賁得梅
摘 ? ?要:農業植保技術對促進社會穩定以及推動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是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技術舉措。相關部門需要對植保技術開展大力宣傳,深入了解植物結構,從而進行技術創新。采取合理防治,科學使用化學農藥,有效防治病蟲害,從而培育出產量高及質量好的農產品。還需要重視食品安全,保證農業生產活動有序進行。針對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作出了相關分析,并提出相應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植保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7-007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43 ? ? ? 文獻標志碼: A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對農業發展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支持,從而推動農業的發展。
但是在農業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眾多問題,如農業產品質量不高、產量減少,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發展,同時嚴重地威脅到人們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針對這些問題,農業生產人員需要作出重點分析,重視農業植保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通過各種技術應用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生長,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推動我國農業穩定發展。
1 ? 推廣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作用
針對農業植保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分析,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眾多問題,且未得到有效解決,這給農業未來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倘若相關問題農產品流入市場,會給人們的安全帶來較大威脅。在植保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應用的過程中,可對農作物生長過程進行管控,如發現威脅農作物健康生長的因素,應有效解決。還需要結合農作物類型以及常見病蟲害產生的特點及危害,積極對其進行蟲害處理,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因此農業植保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具有極高的運用價值,可以在農業生產中大力推廣。
將農業植保技術及病蟲害防治運用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中,能夠保證農作物生產順利進行,避免因不良因素對農作物種植生產造成影響,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害蟲對植物造成危害。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業生產人員必須結合技術達到農作物種植的標準,科學施肥,合理灌溉,最終讓農作物產量達到最高、品質最優、發生病蟲害的風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其對社會經濟的持續性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1]。
2 ? 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 加大宣傳力度
農業生產管理部門必須對當地農業種植產業發展特點作深入分析,發現其問題以及產生原因,并需要充分了解農業植保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等,然后制作出符合當地農業發展的植保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宣傳手冊,將其發放給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讓這些人員對農業生產活動擁有更科學的認識。通過學習,轉變其對農業生產種植錯誤的思想,從而更好地利用手冊中的內容,讓農作物生產活動達到最佳效果。
與此同時,管理部門必須投身于當地農村,有效結合農業生產技術手冊中的內容,通過開設講座、親身指導等形式對農業生產人員進行宣傳講授,讓農戶對農業生產活動有足夠認識,從而讓相關技術得到最有效的應用。
通過管理部門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將農業植保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中,且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在實施中也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2]。
2.2 ? 采用綜合保護措施,降低農作物污染
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必須采取綜合保護措施,讓農業植保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發揮最大的作用。在處理農作物生產期間的病蟲害問題時,必須采取多種保護措施,并預防農作物出現污染問題,保證農作物產量及品質達到最好。比如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除采取化學手段消滅病蟲害外,還必須采用物理以及生物等新方式開展處理工作,從而能夠更好地避免化學藥劑對農作物的污染,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3]。
2.3 ? 引入新型技術設備,設計病蟲害系統
在目前的農業現代化生產過程中,必須有效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實現農業生產,從而改變以往的農業生產情況,推動農業更好地發展。
在技術設備上,必須大量引進自動化技術、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以此加強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監督,以便從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從而讓農業生產達到最佳的效果。此外,還需要引進光伏水泵、農作物播種機以及收割機等先進農業設備,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使農業生產效率得以提高。
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還需要通過各項技術來建立病蟲害系統,從而在農作物生產中及時發現病蟲害問題,并能有效處理,從而降低病蟲害造成的危害。在監測系統運用的過程中會收到各種信息,對于這些信息需要展開充分研究,從中發現病蟲害相關信息并及時反饋給農業生產人員,進而降低農作物生產中的病蟲害風險。倘若病蟲害已存在,應及時進行有效處理,推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4]。
2.4 ? 進行有效的田間管理
農業生產人員必須在種植農作物前仔細調查該田間土壤情況,有效掌控土壤性質、含水率及肥力等。再采取翻耕措施,對土壤進行施肥,增加土壤肥力,保證農作物擁有足夠的肥力。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農戶必須對土壤肥力進行有效調查,倘若土壤肥力不充分,要及時進行施肥,保證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具備充足的養分。
需要注意的是,施肥量不宜過多,避免由于土壤肥力過量對水分造成污染。倘若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病蟲害問題,就需要及時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處理,防止植物中存在的病原體對土壤造成污染,從而對栽種農作物造成危害。
2.5 ? 建立優秀的植保技術團隊
當地農業生產管理部門必須吸納大量優秀的植保技術人員,組建一支具備高水平及高技能的技術隊伍,使其能長期位于農村地區對農戶的農業生產給予有效指導。
有關農作物通過應用植保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后,大大提升農作物產品的產量、質量及安全性,從而促進現代化農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技術團隊在工作中要及時檢查植保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情況,發現所存在的問題,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解決,從而讓農作物更加健康地生長。
2.6 ? 規范化管理
伴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及農業實現規模化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病蟲害的重要作用,成立病蟲害防治小組,配備相關設備以及技術人員,并且給予技術支持,加強田間作業人員的技術支撐。針對農作物病蟲害可以準確識別,了解農藥使用方法以及間隔期,對施藥機械和防治用品正確應用。除此之外,必須依照國家相關農藥合理使用制度,設立服務檔案,讓田間作業人員做好防護,確保病蟲害工作順利展開[5]。
2.7 ? 病蟲害防治
2.7.1 ? 綠色防控
促進綠色發展,增強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業資源應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應對綠色防控技術加以重視。
國家需要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創新給予大力支持,針對信息技術及生物技術進行普及,促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更加專業化,讓綠色防控技術得到廣泛推廣。
2.7.2 ? 相關人員做好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相關部門以及農業生產者必須明確防治責任,強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農業相關機構要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監督管理工作,各級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展開防治工作。
地方政府輔助上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做好防治工作,農業生產經營者需要做好一定范圍內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避免病蟲害范圍擴大,發生病蟲害時必須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匯報[6]。
2.7.3 ? 應急處置舉措
組織應急培訓及演練,準備充足的應急物資。農作物發生蟲害時,做好應急處理,調動應急備用物資,開展針對性處置。
2.7.4 ? 監測預報
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的必要條件為完善監測預報制度,強化監測網絡建設管理,展開監測網絡建設規劃。針對病蟲害暴發的種類、范圍以及時間,必須及時上報監測信息,由地區人民政府農業主管機構發布預報。
3 ? 結束語
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綠色植保技術發揮的作用顯著,對該技術的應用是農業生產的新趨勢。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較大,對此,必須加強對農業植保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從而讓科學技術和農業種植有效結合。在農業生產中有效應用科學技術,采用先進的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使農作物更具抗性,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安全性,有關部門也需積極大力開展宣傳工作,進而推動農業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許國華.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J].江西農業,2020(8):24,26.
[ 2 ] 但季樺.試論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9(12):39.
[ 3 ] 翟研研.試論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9(12):37.
[ 4 ] 元學會.綠色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運用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53-54.
[ 5 ] 孫瑞娟.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江西農業,2020(16):33.
[ 6 ] 強英琴.探究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39(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