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壽國,余躍東
(江蘇天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5)
目前,隨著國內城市化和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建筑外立面裝修也豐富多樣,傳統的外立面材料如普通外墻磚、外墻涂料等也應用廣泛,后續出現的諸如脫落、變色、滲水等質量安全問題較多,后續的維修成本也較高;高檔的外立面材料如玻璃幕墻、干掛大理石、鋁塑板等,主要用于辦公樓、高檔酒店等公共建筑,但造價高,也存在光污染等環保問題。本文所介紹的陶瓷薄板外墻材料來源廣泛、使用安全環保、施工方便、美觀經濟大方,非常適用于工業廠房、商業建筑、醫院、圖書館、音樂廳等公共建筑的大面積外墻。
長沙興工產業園一、二期 1-5#、9-17# 及 38# 廠房項目,建筑面積達 20 萬 m2,項目位于長沙市高新區麓云路 100 號。該項目是長沙高新區重點工業項目,投資商為了取得大氣、美觀、經濟的立面效果,外墻大面積采用了 5 mm 厚陶瓷薄板,與傳統材料相比,其薄而輕,安全可靠,經濟美觀大方,且有效提高了外墻防滲水性能,成為了高新區工業廠房的一個新亮點,廠房竣工完成后的效果如圖 1 所示。

圖1 廠房竣工完成后的效果圖
陶瓷薄板是一種由高嶺土黏土和其他無機非金屬材料,經成形,并采用高噸位壓機多次壓制,再經 1 200 ℃ 高溫燒制而成,可根據外墻尺寸定制不同規格外墻陶瓷薄板,其具有以下特點。
1)薄而輕,建筑減負更安全。市面上傳統的磚厚度超過 10 mm,鋪貼后總厚度達 22 mm,相對于傳統厚磚,薄板磚厚度僅有 5.8 mm,厚度減半,可全面代替鋁塑板、大理石等其他飾面材料,完全解除傳統干掛過厚的缺陷,讓建筑更安全。
2)低碳環保、更健康。相比于玻璃幕墻帶來的光污染,天然石材帶來的甲醛與輻射,陶瓷薄板采用低碳生產,節省 60 % 的原料資源,減低綜合能耗 50 %,污染排放減少 50 %,沒有 VOC 濃度(甲醛等有害物質)與輻射元素的擔憂。
3)堅韌耐用,更防火。采用高科技還原胚體增強技術,經 1 200 ℃ 高溫燒制,具有抗折、抗壓、不變形、不褪色的特點,比鋁塑板、大理石等更有質量保證,本項目陶瓷薄板達到 A1 級(不燃性)防火要求。
1)設計單位根據建設單位要求,對施工圖紙進行優化設計,確定出飾面陶瓷薄板的品種、規格、顏色、圖案;根據外墻門窗、伸縮縫等要求,繪制出排板施工圖,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裁割。
2)根據設計圖紙、本地氣候情況,結合建設單位要求以及相關標準規范,確定陶瓷薄板的性能指標、粘貼材料強度指標。
3)陶瓷薄板。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性能檢測報告,抗壓、抗折及規格品種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顏色一致、表面平整,圖案花紋正確,邊角齊整,無翹曲、裂紋等缺陷。材料進入現場后由建設和監理單位人員進行抽樣復檢,依據 JC/T 2195-2013《薄型陶瓷磚》[2]標準檢測,所檢項目均符合標準要求,依據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標準檢測,屬 A 類。
4)本外墻粘貼材料采用防水益膠泥(瓷磚膠),其在浸水后、熱老化后、凍融循環后、晾置時間 20 min 等不同情況下的拉伸膠結強度必須符合 JC/T 547-2005《陶瓷墻地磚膠粘劑》標準中普通型膠粘劑的技術要求;填縫材料采用 DX-995 硅酮結構密封膠,其外觀、下垂度、表干時間、拉伸模量、粘結性等指標必須符合 GB/T 14683-2003《硅酮建筑密封膠》[3]標準要求,所用材料具體規格如表 1 所示。

表1 陶瓷薄板規格及施工部位
5)技術準備。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熟悉圖紙以及注意事項,對施工班組技術交底。
6)樣板和排板準備。項目部按照“樣板先行、樣板引路”的思路,根據排板圖紙和實際情況貼出樣板,確定各部位的細部作法,把問題解決在樣板過程中,必要時可與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協商;施工時先做好水平標志,墻面彈出水平線,以控制鋪設的高度和分格,采用豎尺、拉線、彈線等方法進行橫豎排磚,才能保證飾面薄板縫隙均勻,保證符合設計要求。
陶瓷薄板滿粘鋪貼施工:墻面清理→粉 15 mm 厚 1∶3 聚合物水泥砂漿找平→養護并經驗收合格→基層清理→彈格分線→粘貼掛片→膠泥施工并梳理條紋→背面刮膠→壓實及平整度調整→填縫、擦縫→清洗→養護(見圖 2)。

圖2 陶瓷薄板滿粘鋪貼施工流程
經過基層打底清理后,即進行分段分格彈線,同時著手貼面層標準點,以控制面層出墻尺寸及垂直平整度,粘貼順序為:由于薄板規格尺寸較大,出于安全施工考慮,鋪貼順序自下而上進行,首層第一排薄板的底邊應設置牢固的水平支撐。
1)粘貼膠泥梳理條紋。先用鋸齒鏝刀的直邊,將粘結劑在基面上平整地涂抹一層。再用鏝刀的鋸齒邊,約為 45°~60°沿水平方向將粘結劑梳理出飽滿無間斷的鋸齒狀條紋。
2)背面刮膠。用鋸齒鏝刀的直邊將粘接劑在陶瓷薄板粘貼面壓平涂抹一層,再用鋸齒邊以夾角約 45°梳理粘結劑作出倒角,以防止在粘貼時擠出多余的粘貼劑而污染薄板表面,之后用膠泥在墻面打底兼顧找平,以減少薄板空鼓的質量問題。
3)設計及安全要求。在薄板粘貼時使用 10 mm 的十字縫卡,以保證留縫的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并保證留縫寬度一致。為了保證大面積陶瓷薄板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在薄板背面增加規格 0.5 mm×15 mm×200 mm 鍍鋅掛片,提前用檢測合格的環氧干掛結構膠將掛片粘貼在薄板背面,掛片伸出薄板 10 cm 左右,鋪貼時將伸出的掛片用射釘固定至墻面,同時在墻面及薄板上滿刮膠泥進行施工。
4)平整度調整。薄板鋪貼到基面后,用橡膠錘將基面間的膠粘劑壓實,調整好薄板平直度和平整度。
5)縫隙處理。填縫工序應在薄板鋪貼 48 h 后進行,使用填縫硅酮結構膠前,先將薄板縫隙清潔干凈,去除所有灰塵、油漬及其他污染物,而且縫內不能有積水;同時清除薄板縫隙間松散的膠泥,填縫的適宜溫度為 5~32 ℃。
6)填縫膠施工。首先在縫兩側貼美紋紙,然后用膠槍填縫,沿對角線方向將結構膠逐步填壓入縫,確保縫內填滿。再用橡膠抹子刮凈薄板表面多余填縫膠,在薄板面上不要殘留過多的污物,發現任何瑕疵及時清除,并修補完好。
7)清洗。填縫 6~8 h 后,需對薄板表面殘留填縫膠進行清理,用海綿或抹布蘸濕,沿薄板對角線方向輕輕擦拭,擦掉多余的填縫膠,等填縫劑稍干后,薄板表面再用海綿或抹布及少量的清水擦亮即可。
8)養護。陶瓷薄板填縫后 3 d 內要避免淋水,填縫后 48 h 后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 3 d,養護溫度為 5~32 ℃,并做好相關保護措施。
1)薄板整塊脫落。重視基層處理和自檢工作,要逐塊檢查,發現空鼓,必須返工重做;墻面基層必須干凈,以提高粘結力,保持正溫時進行貼薄板操作,掛片必須粘結牢靠,否則薄板自重在剪應力作用下脫落,因此,工程完工后還需做外墻薄板的拉拔試驗,現場拉拔強度必須符合 JGJ/T 110-2017《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的相關規定要求。
2)墻面不平。主要是結構施工期間,幾何尺寸控制不嚴,導致外墻面垂直、平整度偏差超標,而在外墻貼磚前對基層處理不當,檢查不嚴造成。項目部必須加強對基層打底工作的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分格縫寬度不一。主要是施工前分段分塊彈線不認真、排磚不細,貼灰餅控制點少,以及薄板規格尺寸偏差大,施工中選磚不細,操作不當等造成。
4)爆瓷。一般陶瓷薄板有冷熱漲縮的現象,所以薄板之間要留有縫隙,選擇中性硅酮結構膠作為填縫劑,能有效解決爆瓷現象。
5)細部處理。突出墻面的部位(如腰線、窗臺等)施工時要注意頂面薄板要壓立面,下面薄板要做出流水坡度以防止雨水等滲入墻面內;這些部位的上部必須有坡度并做滴水處理,必須采用立板擋平板的做法(窗臺細部做法如圖 3 所示)。

圖3 窗臺細部做法(單位:mm)
6)墻面污染。主要是陶瓷薄板填完縫后,沒有及時擦凈砂漿和污物,加上其他工種交叉污染,缺少有效保護所致,施工時應加強成品保護,同時用棉絲蘸稀鹽酸加 20 % 水刷洗,再用自來水沖凈。
堅持樣板引路,確保陶瓷薄板實測質量符合要求,在大面積展開施工之前,先做樣板,確定合理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參與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熟悉并掌握施工流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嚴格專人檢查,確保施工過程各道工序的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確保質量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大面積陶瓷薄板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如表 2 所示。

表2 陶瓷薄板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本工程按照以上方法組織施工,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項目部對各施工工序嚴格檢查,近 5 萬 m2陶瓷薄板外墻的工程質量和各項指標均達到規定標準要求,采用雙面滿粘鋪貼法施工和硅酮結構膠填縫的外墻飾面陶瓷薄板粘結強度高,密實度和外墻防水性能較好,竣工交付以來,沒有發現外墻滲漏水、薄磚脫落等質量問題,工程質量安全可靠,值得在一些公共建筑外立面裝修中使用。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