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小米

夜深人靜,他們出了門,頭戴耳機,手握長桿,看似漫無目的,游蕩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他們時不時停下來,側耳聆聽;時不時將長桿插入地下,緊貼著長桿細聽。
只有當喧鬧聲靜了,城市地底下的聲音才隱約傳上來。就如皮膚底下血管里流動的血液,需要醫生通過聽診器查知人的病,他們正在復雜蜿蜒的地下水道中檢查著水管的“病”。
水管年代、材質不同,就像病人的年齡、體質各有差異,好的醫生只要聽一聽就能辨別。聽漏工這份工作對于城市不可或缺,但是很多人不想當,太枯燥;很多人沒資格當,因為沒有堪比鋼琴調音師的“金耳朵”,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心。所以,杭州這樣一個不算小的城市里,也只有十幾名“聽漏工”,他們在城市的背影里默默工作著。
這世上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工作,有人正在察看地,有人正在察看天。
你有沒有聽說過瓦里關山?它地處青藏高原東北坡,海拔3816米,因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豎立于此而聞名于世。
瓦里關山常年云霧繚繞,孤立而寂靜,為保證數據準確,方圓50公里沒有任何企業,飛往青海玉樹的航班也因此更改了航線。對于監測員來說,為了減少做飯油煙對觀測數據的影響,他們常年一日三餐食用的都是半成品。
全天候、高密度觀測,換來的二氧化碳變化曲線被稱之為“青藏高原曲線”或“瓦里關曲線”,對我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你想象不到,有些人的默默付出,不僅在遠離塵囂的寂靜中,也在萬眾矚目的時刻,在高光的背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盛典,一個接一個驚艷世界的大場景:中午12時40分,7萬羽和平鴿振翅高飛;游行結束時,7萬只色彩斑斕的氣球騰空而起。
精彩背后,是難以想象的細微操作。公安部門及信鴿協會的工作人員通過提前培訓的手法,對鴿子進行逐一安檢。每一羽鴿子的頭、羽毛、腳都要檢查到,又不能傷害到鴿子。每人每天需要檢查上千羽鴿子,他們的手幾乎都被啄傷、抓傷過。
氣球輕盈美麗,最適宜節慶活動,但是充氣卻是個繁重的活兒。警察學院的師生,練手長達數月,從450人中選拔出280位快手,一到時辰,一小時之內就充氣了7萬只氣球,平均6秒鐘完成一只,一刻不歇,才得以順利放飛。
為什么平凡的人給我們最多感動?因為他們守護著我們的日常,我們卻毫不知情。
(常朔摘自《風流一代·青春》/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