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捷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 201306)
海外征集,是博物館通過境外的藏家、機構進行藏品征集的行為。在國內藏品市場復雜混亂、真假難辨的大環境下,相對更為規范的海外文物市場引起了國內眾多文物收藏機構的興趣。與此相對的是,博物館難以直接赴海外市場進行征集的實際情況,這就使得進行相應風險管理對海外征集中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管控成為必然選擇。
作為可以進行多指標、多方案優化決策的系統管理方法和數學模型,模糊層次分析法是一種能有效的和模糊理論結合起來進行模糊判斷的系統方法。博物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風險識別,往往帶有主觀性、復雜性、含糊性等特征,沒有明確的界定方式。這些符合模糊理論概念的特性,使得在博物館海外征集項目中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成為可能。
結合風險管理理論,通過對博物館海外征集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因素的識別,可以得到7大項15小項的風險因素(見圖1)。根據模糊層次法,可以將其細分為目標層A層(即風險管理目標)、準則層B層(即風險管理中概率和損失程度兩大要點)、因素層C層(即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管理因素)及子因素層D層(即對項目風險管理因素的細致分類)。
根據海外征集項目的層次風險模型,相對于準則層的發生概率B1、損失程度B2,需要對因素層C層中的7種因素進行兩兩比對,可以得到模糊判斷矩陣。本文選取了5位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專家、學者通過管理界通用的0.1-0.9的九標度法作為衡量單位進行對比。
根據專家評估的結果,將評分進行均值計算得到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加以應用,以B1風險頻率、B2風險損害程度為對象得到了海外征集項目風險管理的模糊互補判斷矩陣分別為:

通過計算,可以得知由于矩陣B1、B2中的各元素滿足aij+aji=1,兩者為模糊互補判斷矩陣。根據模糊互補判斷矩陣的特性,對矩陣B1,B2進行行和歸一化處理,得到因素排序向量W=(W1,W2,…Wn)T,向量W滿足Wi=(i=1,2…,n)。由此,得到矩陣B1和B2的權重值WB1,WB2。

在模糊互補判斷矩陣的實際應用中,完全可能出現由于某一層次上風險因素較多而導致的模糊互補判斷矩陣的不一致的情況,由此,模糊互補判斷矩陣經過權重計算得到的重要性權重值是否合理,通常需要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根據海外征集項目的特性,本文用以進行檢驗的指標是模糊判斷矩陣及其特征矩陣的相容性。

圖1 海外征集中的風險管理模型
根據模糊判斷矩陣的特性,即W = ( W 1 ,W 2 ,…W n ) T 是模糊判斷矩陣的重要性權重向量的情況下,其中 ,,令Wij=,則判斷矩陣的特征矩陣就是n階矩陣,即W*=(Wij)n×n。
根據特征矩陣的相關特性代入上述公式對各權重向量分別進行計算,我們可以得到的海外征集項目中的模糊互補判斷矩陣B1、B2的計算結果分別為:


在海外征集項目的兩大特征矩陣求解完成后,求解模糊互補判斷矩陣B1、B2與其特征矩陣WB1*、WB2*的相容性,需要根據相容性指標計算公式I(B1,WB1*)=及I(B2,WB2*)=進行計算,并與決策者態度(設決策者態度為α)進行比較。當相容性指標I≤α,則認為模糊判斷矩陣滿足一致性。
根據公式進行計算,可以得到I(B1,WB1*)=0.089,I(B2,WB2*)=0.076,均小于0.1,即相容性指標小于決策者態度,由此判斷模糊互補判斷矩陣B1和B2均是滿意一致的。
根據上文中的方式及計算公式,根據專家對各風險因素的評分對子因素層D層中的因素進行計算。若因素A、C1、C2、C3、C4、C5、C6、C7的模糊互補判斷矩陣分別為:

根據判斷矩陣可以得出:
1、管理風險C1

管理風險C1 征集范圍變更D1 領導者決策D2 權重W征集范圍變images/BZ_13_1460_1190_1570_1241.png0.5 0.3 0.4領導者決策D2 0.7 0.5 0.6
2、人員風險C2

?人員風險C2 項目負責人變更D3 人員配置風險D4 權重W項目負責人變更D3 0.5 0.6 0.55人員配置風險D4 0.4 0.5 0.45
3、技術風險C3

?技術風險C3 鑒定風險D5 保管風險D6 權重W鑒定風險D5 0.5 0.8 0.65保管風險D6 0.2 0.5 0.35

圖2 海外征集項目風險因素相對權重層次結構圖

表1 海外征集項目風險因素綜合權重排序表
4、經濟風險C4

經濟風險C4 鑒定風險D7 保管風險D8 資金風險C9 權重W匯率波動D7 0.5 D8 0.6 0.4 0.3 0.283藝術品價值波動0.5 0.4 0.333資金風險C9 0.7 0.6 0.5 0.384
5、物流風險C5

物流風險C5 報關風險D10 運輸風險D11 權重W報關風險D10 0.5 0.7 0.3 0.4運輸風險D11 0.5 0.6
6、執行風險C6

協調失效D1 0.5 0.5 執行風險C6 溝通2 進度風險D13 權重W溝通協調失效D12 0.5 0.5進度風險D13 0.5 0.5
7、其他風險C7

其他風險C7 項目外風險D14 不可預測風險D15 權重W項目外風險D14 0.5 0.5 0.5不可預測風險D15 0.5 0.5 0.5
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相容性指標均小于0.1,滿足一致性。
通過中對海外征集項目明確了各層次風險因素權重的計算,得到了本層次中風險因素相對于上一層次各有關元素間的相對權重,并進一步對同一層次中的風險因素進行排序,得到海外征集項目的層次單排序結果,如圖4-6海外征集項目風險因素相對權重層次結構圖。如圖所示,對于準則層B層中發生概率B1、損害程度B2兩大風險因素來說,其相對于上一層次即目標層A的相對權重分別為0.5、0.5,從而可以得到B層中,兩大風險因素的排序結果。C層、D層以此類推,其層次但排序結果可以清晰的在圖中表現出來。
海外征集項目的風險因素層次總排序是通過計算所有元素相對于目標層A層的相對權重,從而取得其對目標層的相對重要性指標。層次總排序的過程是從最高層向下逐漸展開的,以目標層A層與準則層B層為例,其通過計算B1、B2,即風險頻率、損害程度相對于目標層中的因素Aj的層次單排序重要性權重分別為Bj1、Bj2,并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因素層C層、子因素層D層的風險因素權重亦按照上述公式逐層計算,即可得到所有風險因素相對于最高層,也就是目標層A層的權重排序。
根據公式,計算以風險頻率B1為目標的重要度權重向量為:

依據計算結果,以風險頻率為基準,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關鍵風險依次為運輸風險D11;領導者決策D2;談判、溝通、協調失效風險D12;進度風險D13。
以風險損害程度B2為目標的重要度權重向量為:

依據計算結果,以風險損害為基準,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關鍵風險依次為鑒定風險D5;領導者決策D2;項目負責人變更風險D3。
綜合考慮底層子因素層對于目標層A的重要度排序見表1。
根據表1可以得知,綜合風險頻率、風險損害兩大因素,海外征集項目的關鍵因素依次為:D5鑒定風險>D2領導者決策>D11運輸風險>D3項目負責人變更風險。
結合風險頻率、風險損害、綜合風險的排序結果,可以認為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高風險因素分別為:領導者決策風險、項目負責人變更風險、鑒定風險、運輸風險、談判、溝通、協調失敗的風險、進度風險等。
隨著管理學的發展,各種項目風險管理工具層出不窮,作為能夠有效將定性、定量分析結合起來,對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的管理工具,本文通過使用模糊層次分析對博物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風險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可以認為:海外文物征集項目時間跨度大,復雜性強、涉及面廣,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等管理工具對在博物館海外征集項目中的風險進行管理是有效的。依靠理性的數據分析來進行征集管理,可以使得博物館的海外征集工作走向規范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