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榮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也是經濟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資源。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強勢崛起。
開創新時代品牌建設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出臺了很多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引領我國品牌發展進入新的時期。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國務院2017年4月批準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梢哉f,中國品牌建設正在迎來深入發展的大好時機。
“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今后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始終體現出要推進質量戰略和品牌戰略。在日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其中要求“增強供應鏈、生產鏈的自主控制能力,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工程”,都體現了加強品牌建設這一重要思想。明年,今后五年,今后十五年都要認真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論述。
品牌最重要的是培育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于2013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注冊成立。成立以來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的重要思想論述,在市場監管總局(原質檢總局)的指導下,品牌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業績。
為了建立科學公正和國際公認的品牌評價國際標準體系,我國聯合美國、德國于2014年1月推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中國擔任秘書國,秘書處設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2019年3月,歷經ISO/TC 289六次工作組會議和四次全體會議,ISO 20671:2019《品牌評價 基礎和原則》國際標準正式發布。這是我國在國際標準化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彰顯了中國在品牌評價的理論研究方面的國際話語權,對推動建立全球品牌評價新秩序具有深遠意義。
近年來,按照科學、公正、系統、透明的原則,按照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在市場監管總局(原質檢總局)的監管指導之下,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連續7年開展了中國的品牌價值評價工作,在社會上、在國內外贏得了很高的信譽。
品牌最重要的是培育,要把99%的力量放在品牌培育上。品牌評價是品牌培育工作的重要總結,要從質量、服務、創新、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五個要素開展品牌評價與推進品牌建設工作。每個企業、行業、產業乃至全國,都應當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個環節。
(摘編自“2020中國品牌年會暨中國品牌創刊15年系列活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