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是閩江之源、福建的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78.85%,被譽為地球同緯度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地區之一。境內的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雙遺產地之一,著名的“大紅袍”茶就產于這里。
區域內Ⅰ-Ⅱ類水質比例達96.3%,毛竹林面積占全國的1/10,林木蓄積量占福建的1/3,茶葉種植面積占福建的1/5,素有“福建糧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美譽,好山好水生產出眾多綠色優質的好產品:武夷巖茶、浦城大米、建甌竹筍、政和白茶、順昌海鮮菇等農特產品深受百姓青睞。
近年來,南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突出打好‘大武夷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把生態資源優勢與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優勢有機結合,實施“武夷品牌”建設工程,堅持“統一打造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檢驗檢測、統一營銷運作”,全力打造“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讓品牌為南平綠色優質農產品賦能。
注重質量第一? ?以品質鑄品牌
堅持全生態種養。水源清澈、空氣清新、土質安全的原生態環境是“武夷山水”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全市累計獲得有效“三品一標”產品認證713個,有機食品認證達158個。堅持全品類定標。2018年制定了《“武夷山水”產品質量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體系》。經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評價認定,“武夷山水”產品質量關鍵指標優于國家標準,且接軌國際標準。堅持全過程追溯。建成“武夷品牌”品質保證系統總控平臺,上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平臺、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平臺,下聯所有授權使用“武夷山水”的企業,實現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檢測和可追溯。堅持全覆蓋檢測。建立嚴格規范的統一檢測體系,實行企業自檢、武夷山水公司專檢和政府定期隨機抽檢“三控檢驗”,執行最嚴格的產品質量“一票否決制”,確保產品品質始終如一。
注重市場導向? ?以運作強品牌
堅持公司化運作。成立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合資、合作、授權等多元合作機制,與66家 “武夷山水”品牌授權企業、303家“武夷山水”生產主體共同開展市場化運作。堅持立體式宣傳。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城市,以及德國、法國等海外國家舉辦160多場品牌推介和展銷活動;開展“武夷山水”包裝設計大賽,利用動漫、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武夷山水”品牌。堅持多渠道營銷。線上線下一體運作、共同發力。線上在天貓、京東、微信等平臺開設“武夷山水旗艦店”;線下在福建和上海、江蘇等地設立“武夷山水”加盟店、展示展銷店,同時對接華為、青蛙王子等企業,依托其營銷渠道拓展市場。
注重要素保障? ?以機制護品牌
以規劃強引領。高標準編制《南平市“武夷品牌”發展戰略規劃》《武夷品牌建設實施方案》。以政策強支持。制定《南平市扶持“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政策》,推動各種要素向品牌企業、品牌產業集聚,強化品牌發展的支持保障。以嚴管強形象。加強對“武夷山水”商標標識管理保護,嚴把入口關、落實否決制,實現對入圍用標產品抽檢全覆蓋。
近年來,“武夷山水”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價值力顯著提升,“武夷山水”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三,4個品牌入圍中國品牌價值評價5億元企業榜單,6個品牌進入地理標志區域品牌110強。品牌效應帶動了溢價增值,今年在疫情沖擊下,首批33家“武夷山水”授權企業銷量和價格仍有提升,1~11月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3.62%,生產的46個產品按簡單加權平均計算,價格同比平均上漲11.19%。
通過建設“武夷山水”品牌,南平總結出特色發展經驗:一是堅持政府主導、整體推動。在品牌培育創建上,發揮政府統籌協調、公信權威的優勢和作用,實現從“企業主打、政府扶持”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轉變,為品牌發展提供動力支撐、保障制度環境、拓展市場空間。二是堅持以質為本、久久為功。始終以最嚴格的品控,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始終把綠色、優質、有機、安全作為品牌發展的核心理念,一以貫之、持續著力,推動品牌發展行穩致遠。三是堅持市場原則、精準營銷。突出市場導向,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消費群體細分品類,借助互聯網開展精準營銷;同時,深入挖掘產品內在價值和品牌故事,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情懷的品牌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