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
2021年4月6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宣布完成7億美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DST Global,Coatue聯合領投,老股東Tiger Global Management、General Atlantic、CMC資本、今日資本、紅杉資本、Ocean Link和弘毅投資等持續加碼,據了解,此次融資資金將用于新區域拓展、供應鏈投入及團隊建設。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
網經社企業庫顯示,叮咚買菜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生鮮電商平臺,從用戶需求出發,從下而上發展,通過大數據預測單量,以降低滯銷損耗率;采用智能調度和騎行路徑優化來提高末端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采用從“城批采購+社區前置倉+29 min配送”,避開“源頭、冷鏈、冷庫”的套路來降低供應鏈成本問題。
受資本青睞重燒錢換市場需資金
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DATA.100EC.CN)監測顯示,叮咚買菜已經獲得12次融資,融資總額超68.6億元人民幣,其中已披露的最高一次融資為7億美元。同時,2020年全年,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共發生18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36.5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生鮮電商共發生了32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73.2億元人民幣。從中得出,2020年生鮮電商雖融資數量相較2019年有所回落,但融資金額遠超70億元人民幣。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這足以說明叮咚買菜獲得風投機構的青睞,其爆發力和潛力被看重,但另一方面也看出,生鮮電商比較重視從供應鏈、冷鏈倉庫以及末端,對叮咚買菜這類生鮮電商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叮咚買菜目前處于燒錢換市場階段,加上它進一步向低線城市擴張,資金對其來說至關重要。
此前有消息傳出,叮咚買菜正尋求至少3億美元融資、最快年內在美國上市,對此叮咚買菜方面未予回應。僅從本輪融資來看,7億美元的融資金額已經遠遠高出此前傳聞中提及的3億美元的募資規模。選擇上市對于它來說能夠進一步補充資金,占領更多市場份額。莫岱青補充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鮑躍忠認為,此次叮咚買菜融資是資本市場對整個生鮮電商模式的一個關注,或為看好?,F在生鮮電商是一個發展熱點,在這個時期盡快地實現IPO,可能是一個必要的選擇,因為再不融資的話,可能資金鏈的壓力會比較大,所以包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都需要趕快上市。
競爭白熱化玩家紛紛搶占IPO新賽道
2020年生鮮電商迎來一波回升,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監測顯示,國內2020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3 641.3億元,同比增長42.54 %。目前,生鮮電商主要平臺包括:垂直電商(如易果生鮮、本來生活、每日優鮮和中糧我買網等);O2O(如京東7FRESH、盒馬鮮生、叮咚買菜、京東到家、美團買菜和多點Dmall);產業電商(如有菜、雨潤果蔬網、鏈農和一畝田等)。
莫岱青指出,2020年年初疫情也加速了生鮮電商的發展,如果叮咚買菜上市成功,生鮮電商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紛紛搶占新賽道,而對于一些中小生鮮電商來說,發展的空間就越發有限。
生鮮電商賽道競爭日益激烈,叮咚買菜除了要面對每日優鮮、天天果園、盒馬鮮生和多點新鮮等以外,還要面對社區團購如興盛優選、橙心優選以及十薈團等的“雙重夾擊”,另外加上頭部電商平臺京東、阿里和拼多多等的入局,給叮咚買菜的壓力著實不小,因此叮咚買菜需要突圍鞏固自身優勢。同時,生鮮電商又將進入新一輪燒錢搶占市場階段。
無獨有偶,此前的生鮮電商平臺紛紛被傳上市,莫岱青分析主要是因為2020年疫情給了生鮮電商快速發展的機會,生鮮電商的爆發力和潛力都在進一步挖掘中,加上城市的生活節奏快,時間和便利性成為人們考慮的因素,生鮮電商能夠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此外,對于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來說,生鮮電商也能夠滿足他們多品類商品選擇的需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認為,本質上在于生鮮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加上生鮮的時效性、后端供應鏈的匹配和區域性等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這個行業雖然整體上現在競爭激烈,但是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種高效的商業模式,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因此生鮮電商紛紛上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行業諸多問題的較好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伴隨著美團買菜與多多買菜等電商巨頭的加速入局,如今的生鮮賽道已更顯擁擠,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多點和美菜網等更是接連被傳出上市消息。究竟誰會成為生鮮電商第一股,或許年內就將揭開謎底。
生鮮電商“卡位戰”升級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存
興盛優選、美團優選和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的迅速崛起,讓生鮮電商們倍感壓力。莫岱青分析,社區團購與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用戶有重疊,并且快速擴張到一線城市,其對用戶的爭奪,逼迫生鮮電商鞏固自身用戶群體。2021年對于生鮮電商來說至關重要,卡位戰進一步升級。加上,生鮮電商格局還未完全穩定,未來生鮮市場會呈現菜市場、超市和社區生鮮(手機App+前置倉)等多種業態共存的局面。
鮑躍忠認為,生鮮電商模式還是在摸索當中,叮咚買菜近幾年總體發展比較穩健,但是自身需要盡快地走向一個全模式、全業態的發展。單純靠前置倉恐怕難以支撐未來的健康發展,需要有前置倉加到店、到家,形成系統化的模式規劃,這個可能是未來必須要實現的一種系統化的模式路徑。
對于未來生鮮電商的發展,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基于中小生鮮電商平臺而言,如今想保證自己生存下來并在市場中有所突破,還需要內部持續升級才行。因此,對于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們來看,有巨大發展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會倒閉。
前置倉模式相交于傳統物流模式來說具有一定優勢,如今已有多家企業開始入局試水,但前置倉的良性運轉要有一個前提,即平臺的前置倉點必須足夠多,在城市滲透情況要非常好,成本模型健康且運營效率非常高。目前來看,叮咚買菜的成本模型還待優化,運營效率上的優勢也尚未露出端倪。
目前來看,大多生鮮電商企業搶占市場的同時往往忽略供應鏈的問題,這也是生鮮電商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如果想靠性價比以及服務優勢突圍,還得靠強大的供應鏈、完善的售后體系以及末端配送優勢,因此,只有全方位地服務消費者,把好品質關才能獲得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