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霞
一、英國ARGUS計劃
ARGUS計劃是英國國家反恐安全辦公室于2005年倫敦七七恐怖襲擊后制定的反恐測試與演練計劃,由各地反恐安全和反恐意識顧問負責組織實施。ARGUS計劃是一個恐怖襲擊多媒體模擬計劃,旨在探究萬一發生恐怖襲擊會出現什么情況及如何應對。計劃針對人口密集地方的企業和組織,強調提前做好準備,制定必要的方案來保護員工、訪客和資產。所有演練活動都包括一個恐怖分子使用槍支或武器襲擊的模塊。
ARGUS計劃的第一個產品是2007年啟動的“ARGUS零售”。該產品是針對人口密集地方,比如購物中心的零售部門進行的反恐測試與演練活動。目前ARGUS計劃的產品已經發展到涵蓋其他八個行業部門:繼續教育、英國國民醫療服務、賓館、內部威脅、重大活動(體育場館)、夜間經濟、港口城市、專業人士(設計師和規劃官員)。
ARGUS產品活動是免費且互動性的,公眾可以參加每一個活動。由應急救援部門、地方政府和其他專業機構成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將出席活動并回答參與者提出的任何問題。ARGUS計劃的目標人群是來自辦公和零售、賓館、教育機構、醫療中心和夜間經濟的管理者(比如經理或者領班),通過一系列的多媒體模擬場景,使來自企業和組織的管理者們增強恐怖主義威脅意識,掌握應對恐怖襲擊的正確方法,包括如何在早期關鍵階段控制局面,作出挽救和保護生命的重要決定,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預防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和如何在直接或者間接遭遇恐怖襲擊事件后盡快恢復。然而,ARGUS計劃同時對任何企業和機構的員工開放。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一些管理者不能制定和執行反恐計劃,不能很好地指揮應對恐怖襲擊,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學習了解應對恐怖襲擊事件的正確方法。
ARGUS測試與演練活動的參與者們組成聯合小組,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和挑戰,小組成員可以合作制定應對恐怖襲擊的方案,學會正確處理恐怖襲擊威脅的方法。三小時的演練過程中有茶歇,參與者有機會向專家提問,有些演練活動包括一個討論恐怖分子使用槍支和武器的模塊,提高民眾對恐怖襲擊方法手段的了解。
總之,參加演練活動可以使公眾更好地了解來自恐怖襲擊的威脅,并掌握保護企業或組織安全的正確方法。
二、ARGUS計劃活動中公眾反恐意識與培訓經驗研究
ARGUS計劃雖然在舉辦活動的數量及活動后即時學習效果方面超出了預期,但并沒有達到通過長期嵌入式學習改變個人和組織行為的目標。為了使ARGUS計劃更好地達成目標,在提升人口密集地方對恐怖主義適應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研究人員設計并分析了活動前及活動后問卷調查,探究在購物中心進行的“ARGUS零售”活動帶來的影響。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對活動主持人及參與者進行了追蹤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補充。以下是研究的具體情況。
1.研究背景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世界各國政府都增加了資金投入,加強有效反恐措施的研究。在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后和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前不久,英國民防預算在2004年翻了一倍增加到3800萬英鎊。2017年上半年英國發生了一連串恐怖襲擊后,內務大臣宣布在2017年到2018年間已經增加了7.7億英鎊的基礎上再給反恐警務投入2400萬英鎊。然而,盡管注入了大量的資金,很多項目的有效性仍有待評估。
七七爆炸案后,研究人員進行了數量巨大的電話追蹤調查,評估事后公眾的壓力水平。研究發現,事前經歷過恐怖主義或者恐怖主義預警演習的倫敦人在這次襲擊中可能感到的壓力較小。目前倫敦舉行的反恐意識與培訓活動主要關注如何使人口密集地方的人員做好準備,控制恐怖事件,幫助卷入恐怖事件的民眾,從而減少事后臨床干預的需要。
研究發現,如果公眾通過可靠的信息源不斷了解恐怖主義,那么他們對恐怖威脅就表現出更強的適應力,這對于反恐溝通策略非常重要,因為與恐怖主義相關的危險經常被認為是公眾所不熟悉且無法控制的。這種看法往往會導致“社會擴大效應”——民眾把一個事件的結果看成是災難性的,從而喪失對政府機構的信心。一個例子就是在2005年5月七七爆炸案前不久,英國把恐怖威脅等級從“嚴重”降低到了“重大”。隨后議會調查發現,威脅等級和警戒狀態容易使公眾感到困惑不解,沒有實際作用,因此建議系統化審查該等級體系,恢復民眾的信心。另外,“時間就是金錢”的商業限制、相互沖突的商業慣例、普遍存在的風險偏好等有時會妨礙坦率可靠的信息傳達給公眾。這些阻滯因素會導致公眾參與反恐演練活動不夠積極。
因此,英國警方策劃了一系列簡短易操作的訓練和意識活動。這些活動包括ARGUS計劃——針對人口密集地方不同部門的管理者進行的恐怖襲擊模擬計劃;GRIFFIN計劃——始于2004年,針對前臺、安保和接待人員進行一系列講座包括威脅意識、敵方偵察、處理可疑物品;SERVATOR計劃——始于2014年,涉及警力部署、媒體活動、增強適應力和報告可疑活動。這一系列訓練計劃旨在建立廣大參與者對政府機構的信任。這些活動的參與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對應急反應的操作和規程不熟悉或者缺乏專業知識。
本研究旨在探究是否可以通過不斷增加反恐意識和培訓活動來促進企業和組織應對恐怖襲擊的準備工作,成功消除七七爆炸案以來出現的“易恐慌大眾的神話”,并檢驗ARGUS計劃訓練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2.研究方法
該研究是在2019年3月1日到8月1日之間進行的,僅限于“ARGUS 零售”產品。該產品運行時間最長,活動過程中將參與代表適當地安排在不同的研究小組。“ARGUS 零售”產品是唯一安排在雅芳與薩默塞特郡警區(Avon and Somerset Police)且研究人員有機會接觸的產品。許多公司選派很多代表參加,給研究人員提供了研究參與者是否將知識應用在工作場所的機會。該研究得到倫敦國王學院倫理上的認可。
數據是從購物中心的四次活動中收集的,兩次在巴斯(Bath),兩次在布里斯托(Bristol)。研究人員無法在活動前接觸到參與代表,因為企業只能在活動當天確定出席人選。出席人數變化不定,從10人到60人不等,這給主持工作帶來了挑戰。參與者在會場登記,拿到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碼,該識別碼被登記在調查問卷上。一共有120人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問卷調查,其中有店員47人,店鋪經理63人,中心經理10人。
起點調查問卷和活動后調查問卷
起點問卷調查是包括五個核心問題的簡短問卷調查,在培訓前發給參與者并要求馬上完成,其目的是捕捉他們對問題的最初反應。本調查測量參與者在以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反恐安全與意識顧問的作用、恐怖主義、應對恐怖事件的自感能力、識別與處理可疑事件以及業務連續性。
活動后問卷調查是在活動當天模擬演練結束的時候進行的,每一位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份更為詳細的問卷調查,目的是得到質和量兩方面的數據。第一個問題是評價活動的質量和舉辦方式。參與者可以評價活動或者會場的任何方面,比如活動中最有用和最沒用的部分。下一個問題是活動之后打算如何把知識應用到工作場所。最后一個問題采用五分制評價量表評價雅芳與薩默塞特郡警察處理反恐問題的效果。問卷的最后一部分測量參與者參加活動后的自感效果:應對恐怖襲擊的信心是否增加。
后續調查問卷
后續調查問卷是在活動結束后至少三個月進行的。旨在確定參與者在ARGUS演練活動中學到的關鍵知識是否應用于工作場所。參與者在參加活動時都會發給一個工作簿。工作簿上列著應該在工作場所應用的關鍵知識,后續問卷上的26個問題正是以這些關鍵知識為基礎的,比如:事件管理計劃、急救措施、人員疏散、“安全空間”與安全、編寫“百寶囊”、為增加組織內工作人員的反恐知識可以采取的方法步驟、如何評價本企業或組織識別敵方偵察的能力。最后,參與者被要求詳述他們處理真實事件的經歷和在應用關鍵知識時遇到的重要障礙。
半結構式訪談
半結構式訪談是為了確定ARGUS演練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是否在工作場所得到應用。事先對訪談進行設計,使受訪者有機會談論他們參加模擬演練的個人經歷,并就經歷的一些方面或者他們關心的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訪談一般在工作場所或者中立區域進行,時長不超過一個小時。訪談內容由研究人員錄音并記錄。
第一組三個受訪者是“決策者”——啟動和實施ARGUS計劃進行戰略決策的人。他們是來自于英國警方和政府部門負責提升反恐適應力的高級代表和高級零售經理。訪談目的是確定ARGUS產品背后的“愿景”,并探討一些關鍵主題:預期結果、模擬演練方式的選擇、目標觀眾、評估工具、ARGUS目標是否已經實現。
第二組是三個“主持人”——一個來自農村警察機構,另一個來自城市警察機構,第三個是來自消防和救援部門的代表,他作為專家團成員參加過無數次ARGUS活動。與這一組受訪者探討的領域包括:ARGUS的目的和目標、保證出勤率的創新方法、使用模擬演練方式的效果、評估方法、促進組織內學習的方法、ARGUS的未來。
第三組三個受訪者來自“零售部門”,分別代表大、中、小型零售企業。這一組訪談目的是了解活動中所學知識是否應用于工作場所,發現成功的案例和組織改變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3.研究結果
調查結果發現,在活動后的即時調查中參與者覺得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活動后即時問卷調查定性評論部分出現了很多對模擬演練大加贊揚的評論:“多樣、活躍、真實”“使我身臨其境”。參與者也表達了良好的意愿:“我會確保我店里的所有方面都準備到位”“我會教給我的團隊處理恐怖事件及事后恢復的正確方法”“我會確保我們的計劃完全是最新的且得到充分的實施”。
后續問卷調查顯示了參與者在工作場所實施的關鍵干預措施:事件管理計劃、主要和次要疏散點、安全空間、百寶囊、業務連續性計劃、傳播敵方偵察意識。他們還被問到是否在工作場所應用知識時遇到障礙。盡管樣品比較小,后續問卷調查顯示應用知識的百分比很高,68%的參與者表示他們在應用知識時遇到了障礙,主要是由于威脅感低和缺乏時間。這也證實了“把知識轉化為行動還需要進一步工作”的說法。
調查和定性評價顯示了參與者對ARGUS的認可,同時也表明參與者在活動后嘗試將知識應用于工作場所。但同時也有一些負面評價:“如果成本保持最低,企業會接受連續性計劃”“更多的后續活動會使我們受益”等,這些評論強調了建立持續性長期關系增強適應力的重要性。
第一組受訪者——“決策者”
本組受訪者一致認同ARGUS的最初目標:提升恐怖主義威脅意識,補充英國反恐適應力,強調敵方偵察,使參與者掌握黃金時段控制局面的方法。也有受訪者認為模擬演練方式“逼真”“是使商界參與重要反恐問題的有效方式”。
但后來在關于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工作場所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購物中心代表建議全國反恐安全辦公室應該采用類似于消防認證方案,并建議通過英國購物中心協會來確保實施,而不是留給個別警察部門去處理。該代表還認為店鋪應該遵守建議維護“品牌聲譽”,從而在重大事件中避免訴訟并獲得保險。
來自政府部門的代表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指出了活動的好處:在開發ARGUS產品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這個開支與事件后恢復重建的成本相比要小得多。所以模擬演練是使商界參與反恐成本效率很高的方法。代表們都談到提高出勤率的方法:象征性地收費使活動具有一定的“感知價值”,參與者通過行業協會(包括安全工業管理局)獲得ARGUS認可。
第二組受訪者——“主持人”
本組受訪者對ARGUS活動目標和益處看法相同,但對于如何評價活動以及如何將知識在工作場所實施存在分歧。主持活動不乏創新:一個警察部隊運用“城鎮中心經理和應急規劃小組”和“ARGUS小測驗”來確保出勤率。另一個創新是活動結束六個月后采用桌面演練的方式檢驗夜間經濟對城鎮中心發現的可疑裝置的應對能力。
反恐安全顧問認為使代表們參加活動經常極具挑戰性,進行系統性的評價或者促進知識應用都沒有舉辦活動的數量更重要。他們確實使用過“評價表”,但表示“這是一個薄弱領域,沒有對表格進行真正的分析”。這些表格是非標準化的,沒有標明日期,只是在活動結束時臨時用來了解參與者對活動的反饋。他們也嘗試過提供一個“出勤證書”,這對于夜間經濟環境中安保人員的持續職業發展好像很有吸引力。
第三組——“零售部門”代表
本組三個受訪者分別從大、中、小零售企業中隨機抽出。他們都認可活動的質量和真實性,但一個小購物中心的經理透露:我們從不練習……在現實環境中我們有手電筒但沒有“百寶囊”……租戶們自己去應對,這個購物中心的所屬權歸風險資本家,我們需要盡可能使中心開門營業。
來自中型企業的代表也描述了類似的情況。盡管該企業在英國有60多家店鋪,但相較于恐怖主義,他們更擔心商店行竊。不管是出于經濟原因還是結構原因,組織內部沒有改變的意愿。他說:“我確實在參加活動后把知識傳達給了每一個人,但是沒有真正地實施建議,業務連續性是總公司考慮的事情,不是我這個層次要考慮的。”
英國大型零售連鎖店非常積極,自第一次ARGUS活動以來已經進行了七次反恐演練。有一點漸趨清晰:在零售環境里,這一切主要與受訪經理的個人動力有關系,與整個組織則關系不大。公司不僅準備了“百寶囊”,還增加內容使之變成了“戰斗箱”。他們和地方反恐安全顧問一起,策劃了定制活動,但是仍然感覺到使購物中心的零售商鋪都參加訓練是個重要挑戰。
同樣的挑戰還存在于如何把ARGUS知識在更廣闊的零售環境中進行應用和實施。一位受訪者建議把訓練計劃列為零售經理為獲得文憑所修課程的一部分。零售經濟的所有部門都熱心支持ARGUS,但即使在“頂端”部門,組織變化依然取決于有動力和積極性的個人。
三、結論和建議
本研究是自ARGUS啟動以來第一次基于數據和準備理論對ARGUS進行的仔細研究。ARGUS產品具有真實性、相關性。它使參與者跨越了選區的限制,掌握準備知識,制定應急計劃,有效應對國際恐怖主義新常態,補充英國反恐適應力。根據研究中發現的問題,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在全國警察部門推行本研究設計的三階段評估調查問卷模型,包括SNAP網絡調查。同時系統地記錄出勤情況,對參與者進行后續訓練,記錄下準確的長期數據,形成ARGUS未來的資料。
第二,鑒于國際恐怖主義分子的襲擊方法不斷發生變化,出現了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和刃形武器,本研究建議給主持人更多的靈活性,使他們策劃出更有針對性的定制產品。
第三,對接受過ARGUS訓練的人口密集場所進行每年一次的后續訓練,直接演練以前活動中學到的知識,重溫關鍵內容,系統化克服嵌入式組織學習中遇到的障礙。
最后,采用認證方案鼓勵出席活動。可以利用保險業和現有的培訓和認證方案,通過其他的專業機構進行認證。政府可以考慮建立一個“保護和準備職責”,規定在公共空間經營的企業和組織有責任告知員工面臨的危險,增強他們的反恐意識和適應力,參加反恐模擬演練,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作場所。
如果以上措施都得到實施,那么研究者認為,ARGUS兼容并包且逼真的模擬演練方法一定會發揮其潛力,與其他反恐培訓和意識活動一起,為使英國所有社區更具有適應力,為各種突發重大事件而不只是恐怖主義“新常態”做好準備而作出全面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馮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