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億萬人民對小康生活的期待逐步由夢想變為現實。
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產業持續發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是鄉村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在助力鄉村產業發展上,我國堅持因地制宜的政策,統籌群眾需求、地方特色、人才引進、基礎設施等,不斷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有效改善。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鄉村獨特魅力的關鍵所在。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以重慶彭水縣為例,其圍繞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工作,夯實農業基礎設施,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鄉村振興引領鄉村文明之風建設。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是鄉村持續發展的精神命脈。文明鄉風的建設既要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要利用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發揮好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治理效能提升。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是鄉村發展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推進鄉村治理效能提升是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依靠組織建設的力量,也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能力。
鄉村振興助推鄉村人民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目標,是鄉村發展的最終落腳點。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要扎實推進村民的共同富裕之路,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村民的全面發展和農村的全面進步。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要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推進下,我國鄉村建設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正在實現經濟、生態、文化、治理、生活等方面的全面振興,鄉村發展駛入了新時代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