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農業經營單位。
家庭農場的特征
具有一定規模,以區別于小農戶。其規模下限是保障農戶生活消費的最低規模,規模上限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家庭成員生產能力所決定的最大經營規模。
以家庭勞動力為主,以區別工商資本農場的雇工農業。農業是一種依賴豐富經驗和需要高度責任感的活動,為自己勞動的農業和為他人勞動的農業所獲得的結果是不同的。
具有穩定性,以區別于兼業農民和各種承包的短期行為。家庭農場涉及規劃、計劃、財產、品牌建設、農場繼承等一系列問題,穩定性是必然要求。
要進行工商注冊。家庭農場作為農業企業的一種形式,不同于小農戶和某些流動的承包大戶,注冊為家庭農場,便于識別和政府的管理與政策支持。
家庭農場的優勢
家庭農場的最大特點在于既保留了農戶經營農業的優勢,符合農業生產的要求,同時克服了小農戶的弊端。家庭農場的優勢有很多,如家庭農場的穩定性和適度規模有利于激發農戶的科技需求和應用;有利于農業集約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實現;有利于耕地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有利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可提高政府支農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家庭農場有利于農業文化的傳承等。
家庭農場應多樣化
事實證明,工商資本在農業領域發揮作用的空間是有限的,一般局限在加工和流通過程,工商資本承包土地代替農戶經營面臨著諸多風險。農業的農戶經營形式是不可替代的,未來農業組織的最基本形式應該是在堅持家庭經營基礎上發展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在實踐中不要把家庭農場神秘化或標準化,無論是規模還是經營方式都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山東棲霞的一對果農夫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果園上,最多只能經營5畝規模,每年純收入4萬多元,可以注冊為家庭農場;黑龍江的農民開著拖拉機,每個勞動力可以種300多畝糧食,一戶如果有3個勞動力,這個家庭農場的規模可以達到千畝。農場的類型可以是專業農場,也可以是綜合農場,通過建立綜合性農場,可以解決農業勞動時間分配不均地勻問題,為穩定就業提供保障。
相關鏈接
家庭農場登記注冊所需材料
1.專業農場申報人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專業農場認定申請及審批意見表。
3.土地承包合同或經鑒證后土地流轉合同及公示材料。
4.專業農場成員出資清單。
5.專業農場發展規劃或章程。
6.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材料。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土地流轉以雙方自愿為原則,并依法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第二,土地經營規模,比如水田、蔬菜和經濟作物經營面積30公頃以上,其他大田作物經營面積50公頃以上,土地經營相對集中連片;第三,土地流轉時間10年以上(包括10年);第四,投入規模、投資總額(土地流轉費、農機具投入等)要在50萬元以上;第五,有符合創辦專業農場發展的規劃或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