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廣西將壯族文化三月三推上了國際舞臺,并得到國際和國內的廣泛認可。廣西將每年農歷三月三定為公眾假日,整個自治區人民放假兩天,彰顯了對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視和決心,也為宣傳和弘揚壯族文化提供了舞臺和保障。
說到“壯族三月三”,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唱山歌”——“嘿撩撩啰”。在壯族聚居地,“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在歌圩活動中,人們相和而歌,施展才智、愉悅身心、以歌會友。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
我是地道的壯族人,娘家在廣西來賓。小學時,“三月三”這個節日給我的印象是吃五色糯米飯以及唱山歌比賽。我的父親擅長唱山歌,經常參加唱山歌比賽,他不俗的表現常為鄉人津津樂道,我的幾個同學盛贊我父親的聲音是最具辨識度的。父親在唱山歌比賽中獲獎無數,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6月,他參加五山鄉首屆網絡壯歡比賽,表現精彩絕倫,艷驚四座,最后榮獲一等獎,并被譽為“歌神”。
“歡”是山歌的一種,廣泛流行于壯族聚居地區,因用壯語歌唱而名“壯歡”。壯歡,韻律優美,特色濃郁,是壯族人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唱壯歡也是很多壯族人的愛好,人們忙時唱,閑時唱,每逢節日和喜慶更是越唱越歡。歡歌的內容十分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大體上可以分為愛情篇、生活篇、生產篇、時政篇、說教篇、喜慶篇,等等,其中又以愛情篇和生活篇唱得最為普遍。愛情篇是壯歡文化中最動人的篇章,人們歌唱美好的愛情,借以表達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父親愛唱山歌,干活的時候偶爾會唱幾句,悠閑愜意時也會與人對上幾句。他的歌曲樸實、幽默,充滿生活氣息,深受聽者喜愛。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我也喜歡上了山歌。
山歌的歌詞與時俱進。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人們用山歌對唱的方式傳唱黨和國家的扶貧好政策,比如:“精準扶貧得人心,八有一超定標準;兩不愁來三保障,脫貧達標賽神仙?!苯衲甏汗濌P于就地過年的山歌有:“就地過年方為上,疫情防控記心房;等到疫情過去了,春暖花開福滿堂?!标P于人口普查的山歌則更加傳統有趣:“嗨!全國人口大普查咧,有你有我也有他咧,嘿撩撩啰;真實準確做登記咧,利國利民利大家咧,嘿撩撩啰?!睘樯钊胪七M“平安來賓”建設,進一步提高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曉率,來賓市曾組織了一次以“掃黑惡,凈環境,促穩定,保平安”為主題的“歌會”活動,用山歌傳唱的形式,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取得的成效以及有關知識融入山歌,傳遞給廣大市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國家和各級政府也越發重視文化建設。我上初中后,鄉里組織開展慶?!叭氯钡幕顒痈迂S富多彩了,除了唱山歌比賽,還有壯族服飾展示、壯家美食匯、跳竹竿舞、拋繡球等活動。有一些學校還開設了民族文化課,學生們學習山歌,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過“三月三”節,不可不吃的美食就是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五色糯米飯五彩繽紛,鮮艷誘人;天然色素對人體有益無害,各有清香,別有風味。五色糯米飯不僅味道鮮美、香軟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具有滋養身體的保健功效。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山歌與特色美食,讓“三月三”這個盛大的節日更不一般,更值得期待。
作者簡介:黃錦飛,梧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發表于《梧州日報》《廣西工運》《廣西工人報》《語林》《魁星樓》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