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強偉
與初中歷史相比,高中歷史課堂在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高中歷史教學不再是給學生們講解簡單的歷史現(xiàn)象,而是需要學生通過現(xiàn)象對于本質的探究,從具體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目標也不是教會學生如何記憶知識,而是著重于提升其概括能力、理解能力養(yǎng)成一種主動、獨立探究的學習意識,從而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為高考打好結實的基礎。伴隨著我國高中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很多新型的教學方法被引進到高中歷史學習中,新課程標準提出要立德樹人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經(jīng)實踐證明,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其中項目化學習法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其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所謂項目化學習是對現(xiàn)實世界中學生們關注的項目主體的深入性探究,其從學生的角度為出發(fā)點,通過設立主體、分工協(xié)作、完成目標來實現(xiàn)整個教學過程。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項目化學習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有助于更新學生的學習觀念。步入高中階段之后,很多學生依然保留著在初中學習歷史時的死記硬背學習方法上,缺乏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高中歷史更多的是關于歷史材料的解讀和問題的提取和對課本知識與問題的銜接概括總結。“項目化學習”分為五個階段,即目標、計劃、實施、調整、展示;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五個階段分別進行時間管理,明確各階段起止時間。項目化學習法使學生意識到初高中學習方法上存在的不同之處,進而主動更新自己的學習觀念,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歷史學習。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以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極大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而項目化學習法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討論,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增強課堂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主體性和探究性,進而提升了學習知識的興趣和課堂效果。
(3)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知識框架。“項目化學習”分為五個階段,即目標、計劃、實施、調整、展示。項目化學習擁有明確的研究目標,而研究主題一般都是教師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通過五個階段的學習和系統(tǒng)化的歸納與總結。在過程中還可以將不同項目相關知識點進行擴展延伸,進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框架,以便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4)有助于鼓勵學生自我展示評價。項目化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以及探究的過程,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項目的探究,都會得到一些學習成果。教師需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其展示自我成果的時候可以跟他人一起展開討論,這樣有助于鞏固自己的所學內容,其他同學在傾聽或討論過程中也會思考自己研究成果中存在優(yōu)點及不足。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展示評價也是一個對學習進行總結、反思的過程,這對于下一次項目化學習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yǎng)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但是在實施項目化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即目標、計劃、實施、調整、展示五階段,各個階段都需要教師做到心里有數(shù),對學情有具體的了解。期望與現(xiàn)狀必須向結合,否則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項目化教學法是新時代下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其符合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樂趣以及信心,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展望未來,項目化學習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必將促進個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是真正服務于人,實現(xiàn)自我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