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子
(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于喧囂城市中擇一處靜謐地方,與書香、茶香為伴,和三五個好友閑暇小聚,和一二知己談天說地,這一幕,大概是許多人羨慕已久的暮年生活。而坐落于虎溪畔的福清市老年活動中心作為多種目的的老年人長期滯留的空間,充分利用基地周邊得天獨厚的濱水公園景觀資源,打造一個內外滲透、寧靜優美、契合老年人需求的 “園林式”建筑。這樣,老年活動中心走向空間的復合化,輔以漫步連廊、大平臺、屋頂花園,強調作為城市容器的公園式建筑的公共性、開放性,創造公園式的空間形態。它是流動的空間,變化的空間,在不同標高不同地點體驗“相遇”與“交流”,“發現”與“感動”,享受空間的浮游性和趣味性。
總體設計以建立一個與自然景觀融合的公共空間為原則,在建筑中創造環境,并將建筑融于環境中。設計以庭院共享空間為核心進行布局,各種活動、交流、辦公空間圍繞布置。建筑南面設置主要出入口,零距離銜接虎溪城市公園,運用寬大的玻璃窗,最大限度地將公園內的自然景觀引入到建筑之中,達到建筑與自然景觀情景交融的意境。主要活動場館沿虎溪布置,讓老人們在休息間隙感受溪邊漫步的閑靜。建筑北側設置集中停車場,人車分流,力求做到功能分區明確,流線順暢實用,如圖1~圖2所示。
建筑主體為3層框架結構,平面布局充分體現了“西靜東動,動靜分區”的原則,以庭院為過渡空間,東側布置門球場、氣排球場、排練廳,西側布置辦公室、棋牌室、健身房等,空間單元靈活劃分,滿足現代交往模式多樣化的需求,如圖3~圖5所示。
入口空間采用兩層通高模式,與庭院環廊形成有趣的交往空間,兼有門廳、交流、接待、等候等多種使用功能。交通空間復合交流、活動空間,綜合利用走廊、中庭等空間設置休息、交流、閱讀、乒乓球場等功能區。高大空間的氣排球館、門球館除了正常的體育活動外,還可兼有書畫展覽、文藝表演、健康講座等功能。
多功能復合空間的組織有效提高了公共空間、活動空間的使用率,實現活動形式多樣化。
在建筑首層設置了擴大的休息廊、休息廳等過渡空間,兩組庭院以走廊相通,加強了內外空間的滲透,增強了院落空間的流動性。多個不同標高、大小形式不一的屋頂平臺,或延伸至溪邊,或依附于庭院,豐富了空間屬性,也增添了室外風景的觀賞角度[3]。它可以作為室外活動場所,讓老人們的活動更貼近自然;它可以作為種植園,讓老人們體驗務農樂趣,分享收獲喜悅;它可以作為室外書吧、茶座,為老人提供自由溝通及觀景平臺。層次豐富的屋面讓老人們在看與被看之間,激發更多興趣愛好,使交流模式更加靈活多樣。

圖1 總平面圖 圖2 鳥瞰圖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他們的視力、聽力、平衡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他們的生理、行為特征為設計出發點,優化公共空間的設計,為老年人營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空間。
活動中心在平面設計中盡量減少反坎或高差的設計形式,保證地面的平整和統一。入口處設置無障礙坡道,并選擇防滑性較強的地面材料,避免老人在使用過程中磕碰、絆倒。
衛生間分布均勻,每層均設置無障礙衛生間,入口處以緩坡過渡,并采用降板形式,保證蹲便處無高差。地面適當增加排水坡度,避免積水造成老人滑倒[1]。
建筑內部避免出現銳角,如墻角、走廊轉彎處,并對這些部位進行圓角處理。走道上避免平開窗、墻面裝飾物等墻面突出物對老人造成傷害。
入口門廳處設置一部無障礙擔架電梯,保證輪椅和急救擔架方便快捷地進出。電梯選用慢速,梯門開啟關閉緩慢的型號,并沿電梯周邊設置安全扶手。
圍繞中庭設置3部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樓梯,使垂直交通體系一目了然。樓梯踏步、平臺、扶手等均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設計[2]。
建筑南北向布置大面積可開啟外窗使室內空間通風采光良好。自然光的引入,讓老年人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接觸,營造溫馨、舒適的室內環境。
沿外廊設置充足的緩沖空間,布置休息座椅,防止過長的走道給老人帶來疲勞感,也為老人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空間。
“落葉歸根”是老年人重要的心理訴求,鮮明的地域性有助于增強老人的歸屬感,幫助老人更好地融入到社區環境中。福清老年活動中心在設計中突出了文化性、地方性和現代性,把福建地方傳統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語匯,以現代的手法加以改造、變形、重組、集中加以表現,新舊融合,和諧共生,如圖6所示。

圖6 主入口透視圖
老年活動中心的建筑布局采用福州傳統民居的院落式布局,與自然無縫連接,有充足的陽光、繁茂的植被,形成適合南方的溫暖小氣候,為老人提供舒適愜意、充滿活力的共享空間。在景觀設計上,傳承中國傳統園林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的核心理念,雙重院落空間相互連通、相互滲透,形成了半開敞-開敞的豐富空間層次,通過迂回曲折的連廊在有限空間營造無限景致。中心庭院與大面積落地玻璃窗,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線。室內外環境融合不僅使老人視線開闊,還能享受陽光的溫暖,促進鈣元素吸收。
整個建筑利用新型材料,新式組合,在表現地方特色的同時展現時代特征。在墻面材質上,主要采用了灰白色面磚,這是對福建傳統民居白墻灰瓦的一種演化變形,也有助于老年人舒緩情緒、放松心情。在屋面設計中將福建傳統建筑的坡屋面和挑檐抽象提煉出來,采用金屬直立鎖邊屋面做法取代傳統灰瓦,用更為簡潔和現代的建筑語匯來還原傳統建筑風格。建筑立面強調豎向線條,長條仿木金屬格柵與形式各異的窗洞交錯而設,與大面積白墻形成虛與實、疏與密的圖底關系,突出了立面效果,如圖7所示。

圖7 沿溪透視圖
老年活動中心的建筑形象、形狀、用料、做法都具有福建傳統建筑的痕跡與聯想,將地域特色融入到建筑空間與環境中,滿足老年人對鄉村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的懷念。
福清老年活動中心的設計基于文化養老的視角,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努力營造一個適合老年人健身、學習、文化娛樂的場所,并在建筑空間設計中,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對建筑的易達性、舒適性、安全性就行優化設計。此外,設計充分利用福清的人文生態優勢及地域特征,打造具有歸屬感的新型養老空間,推動“文養結合”幸福養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