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彩容,劉麗團
(五華縣人民醫院內科,廣東 梅州 514400)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血液種多種斑塊、脂肪等栓子進行腦動脈,吸附道血管壁,血液流通不暢阻塞血管,腦部代謝減慢,血液部分不均,組織長時間缺血缺氧,局部神經元損傷的疾病。CI 患者臨床可表現為語言、認知能力降低,影響生存及預后。據統計,在每年新增的500 萬CI 患者中,死亡率占據十分之一。臨床采用腦保護、抗凝等治療。可控制疾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
大量研究表示,早下床、早活動、早出院是CI患者康復目標。現代護理理論認為,CI 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時間越早越有利于患者康復。早期康復護理是在臨床治療的基礎下,通過早期康復護理,有利于促進患者功能康復,加快出院,減輕經濟壓力。國內外文獻表示,越早時間對CI 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對于患者自身康復,減少并發癥效果顯著[2]。早期康復護理對于CI 患者的肢體運動及神經功能的影響研究較少,本文通過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對CI 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NIHSS 評分的影響。
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100 例經本院確診的CI 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基礎組和處理組,比例1:1,基礎組接受基礎護理,處理組在基礎組方案上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兩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符合我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制定的CI 診斷標準[3];2)影像學檢測為新鮮責任病灶。排除標準:1)心源性CI、腔隙CI;2)有腦出血病史;3)心臟血管疾病;4)代謝功能異常;5)慢性或急性肺部疾病;6)急性期出現感染入院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用藥者。
治療方案:基礎組和處理組均進行基礎治療,包含:止吐、抑制血小板聚集、腸內或腸外營養,嚴密觀察血壓等。護理方案:基礎組進行一般護理,安全用藥、預防事項、CI 知識宣傳及肢體訓練。處理組在基礎組護理方案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步驟:1)心理干預:和CI 患者進行語言交流,了解患者擔心及顧慮,解除顧慮,向其宣傳護理優勢,減少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加耐受。2)認知干預:護理人員在環境舒適的環境下,語言溝通,刺激CI患者軀體感,增加對周圍環境認知能力,提高注意力,增加記憶能力。3)康復干預:在CI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時,進行運動功能訓練,對不能進行運動的肢體進行被動屈曲、伸展運動,對局部已經能夠進行主動訓練的肢體進行抬舉、屈伸訓練,每日2h,兩組護理干預時間均為14d。
1.4.1 神經及肢體功能評價
參考文獻[3],NIHSS 量表:神經功能,輕、中及重評分,<15 分、15-29 分和>30 分。Fugl-Meyer 運動量表(FMA)評價肢體協調、關節穩定,輕、中、重分別評分為>94 分,84-93 分和<83 分且不低于50 分。
1.4.2 生活質量分析(GQOL)
采用GQOL 量表觀察其生活質量,具體指標包含:心理、軀體、社會和物質4 個因素,每個因素總分為100 分。
1.4.3 認知功能
利用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和癡呆量表(CDR)對CI 患者認知能力。MMSE 總分30 分,分數越高越好,CDR0-3 分,分數越低表示癡呆程度越低。
采用SPSS22.0 統計軟件基礎組和處理組者神經及肢體運動功能采用t 檢驗,一般資料χ2檢驗,P<0.05 表示有差異。
干預前,NIHSS 評分及FMA 評分相似(P>0.05),干預后評分發生變化,處理組和基礎組不同(P<0.05);見表2。

表2 神經級肢體功能評分比較
干預前,各組心理、社會、物質及日常評分相似P>0.05),干預后,以上因素水平均提高,,處理組和基礎組不同(P<0.05);見表3。

表3 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認知功能水平相似(P>0.05),干預后,認知能力改善,,處理組和基礎組不同(P<0.05),見表4。

表4 認知功能比較
CI 是神經內科常見的疾病,是腦部微循環出現缺血,大腦損傷機制被激活,加重腦部缺血反應,使得腦部功能及血管損傷。CI 患者復發率較高,有效治療及預防一直是眾多學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大量文獻表明,CI 治療后部分患者會出現神經功能低下等,患者預后較差。CI 患者康復期間進行護理至關重要,隨著研究的深入,眾多學者表示對CI 患者發病后進行有效護理,減少治療后遺癥出現,對于提高患者生存狀態具有重要幫助[4]。
早期康復護理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認知及康復運動干預,對患者軀體進行刺激,和患者進行交流,減少心理壓力,對改善CI 患者肢體運動及神經功能具有重要幫助。NIHSS 評分是國際公認評價神經狀態的指標,分數越大,神經功能越差。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通過心理及認知干預,減少致殘率發生。Fugl-Meyer 評分是評價CI 患者治療后肢體運動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Araki Y[5]研究表示對CI 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局部神經元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通過對患者關節進行主動及被動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能力。處理組進行早期康復護理,患者神經及運動評分均優于基礎組。這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
本文研究表明,處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認知功能經過早期康復護理,療效均優于基礎組。說明早期康復干預能夠增加MMSE 評分,降低CDR 評分,改善預后。早期康復護理通過運動訓練,會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采用認知干預,能夠減少癡呆發生。
早期康復護理提高CI 患者NIHSS 評分,增加肢體運動能力,提高認知,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