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自去年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殺死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引發大規模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以來,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受到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其國內相關立法也加速提上日程。本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會黑人黨團、多名議員及民權代表的見證下簽署了參議院第475號法案,將每年6月19日“黑奴解放日”(又稱“六月節”)正式認定為聯邦法定節假日。拜登表示,這一紀念日可讓人們銘記美國歷史上的“道德污點”——即奴隸制對國家所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美國《洛杉磯時報》稱,距離1865年6月19日,也就是被視為標志美國奴隸制最后終結的日子,已經過去156年,然而很多美國人才開始了解這個日子。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9日報道稱,不少非裔美國人認為,放一天假不代表實質性的進步,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遠未解決。
據法新社20日報道,在這項法案簽署當天,白宮特意邀請了美國著名民權運動家、94歲高齡的退休教師歐佩爾·李出席簽字儀式,拜登還將簽字所用的第一支鋼筆贈送給她作為紀念。1939年6月19日,年僅12歲的她親眼目睹了美國白人至上主義暴徒焚毀了她的家,而一旁的警察對此視若無睹。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她一直致力于非裔民權活動,長期倡導國家將“6.19黑奴解放日”定為全國性法定假日,被媒體譽為“六月節祖母”。如今老人家終于得償所愿。
新法案的簽署意味著美國公立部門今后將在每年6月19日放假一天,如果這一天剛好趕上周末,則用與之臨近的周五或周一作為補償。由于拜登簽署法案與19日僅隔一日,且立時生效,美國民眾有幸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體驗了生平第一個“黑奴解放日小長假”。18日,不少公立學校“臨時通知”停課一天;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也下發通知,允許政府公職人員“在家過節”。就連美國白宮官員都在上周五取消了工作日的例會和發布會。19日當天,全美多地舉行了慶祝活動。在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六月節遺產工程”發布了一組美國奴隸解放運動壁畫,描繪出美國南北戰爭的梗概,吸引了不少民眾前來觀賞。
美聯社稱,“六月節”成為美國第12個聯邦法定節假日,也是自1983年“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以來,美國首次設立新的聯邦假日。資料顯示,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于1862年9月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美國奴隸制,但得克薩斯州直到1865年才終于擺脫這一邪惡制度。1865年6月19日,蓄奴勢力最后的大本營被瓦解,得州黑人得到了解放。自1866年起,全美多地的非裔社群都會在6月19日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但很多美國人并不了解這一紀念日。根據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本月公布的一項調查,超過60%的美國人對“6月19日黑奴解放日”一無所知或略知一點,白人中對此知道一些或知道很多的只有31%。
美聯社稱,拜登政府此舉并非沒有反對意見。投了反對票的共和黨議員羅森戴爾批評該項法案本質上就是在玩“身份認同政治”。就在該項法案簽署后,美國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政策規章:在伊利諾伊州城市埃文斯頓,居民驚訝地發現市政當局為“六月節”游行大開綠燈,卻以防疫政策為由拒絕7月4日的獨立日慶祝活動。更為諷刺的是,“六月節”活動的很多參與者連口罩都沒戴。
NPR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犀利地指出,拜登政府此舉更大程度上只具備形式意義。美國蓄奴時代的歷史遺產從某種程度上仍在影響著現代社會:截至目前,美國處于監禁和保釋狀態的非裔人口比1850年時的黑人奴隸還要多;白人家庭掌握的財富平均是黑人家庭的7倍多。為了取悅非裔選民,美國有政客表演“下跪默哀”、有人身穿非洲傳統服飾,但“黑人的性命也是命”等民權運動所倡導的警務改革和反執法暴力法案至今還在國會擱淺。媒體呼吁,美國的非裔社群需要的是經濟和社會體制上的變革,而不是政客做出的種種姿態。▲
環球時報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