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林同


在俄羅斯,要成為“社會人”需要經過什么步驟?先學會跳華爾茲。前不久,莫斯科舉行了第18屆維也納舞會。位于紅場附近、歷史可追溯到16世紀的商業會展中心里,上百對身穿純白拖地長裙的少女與身穿黑色燕尾服的少男從大理石臺階上沿著紅地毯走到大廳中央,伴著樂團的演奏翩翩起舞,隆重邁出自己“進入社會生活”的第一步。仿佛是老電影《戰爭與和平》的場面重現。由于疫情原因,應在2020年舉辦的維也納舞會推遲到了2021年,因此備受矚目。
臨近午夜要跳俄羅斯傳統舞
維也納成人禮舞會發源于對圓舞曲愛到發狂的奧地利。盛裝的年輕人在管弦樂隊的伴奏下展現華爾茲、波爾卡、加洛普、瓜德利爾等不同的歐洲傳統交際舞。該舞會今天仍然是最受矚目的世界盛裝舞會之一,曾在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起,在莫斯科政府與奧地利駐俄大使館的支持下,莫斯科開始每年舉辦維也納舞會,該舞會迅速成為俄羅斯最知名的社交活動之 一。
莫斯科維也納舞會一般在風景明麗、氣候舒適的5月下旬舉行。與奧地利版本不同,莫斯科版維也納舞會不僅會在舞曲音樂中突出一些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臨近午夜時,還要跳俄羅斯傳統的卡德利爾舞。4-6對男女為一組,舞步簡單,通過復雜的隊形組合變化營造精彩觀感和歡樂氣氛。莫斯科版舞會在傳統的午夜交誼舞會后還增加了一個環節。午夜后,管弦樂隊退場,音樂風格變成熱辣火爆的倫巴、恰恰等拉丁舞蹈。另外,奧地利版舞會的餐飲主要是簡單的冷餐和香檳,俄羅斯版更注重飲食和餐桌交流,有更多種類的美食。
莫斯科維也納舞會通常持續到凌晨3點至5點,但年輕人們往往還舍不得讓這場童話結束,紛紛穿著盛裝結伴走向紅場、扎里亞季耶公園等著名景點合影留念。很多市民還誤以為這是在舉辦集體婚禮。
舞會上要聊聊詩歌和音樂
俄羅斯國寶級的歌唱家、舞蹈家會在這一盛會獻藝。知名歌手阿爾蘇、藝術體操冠軍等都曾身穿白裙、頭戴皇冠在舞會上亮相。曾代表拉脫維亞參加世界小姐評選的達尼埃拉·戈茨-羅曼諾夫斯卡也曾專程參加舞會。當然,最受矚目的要屬在舞會上打開人生新一頁的年輕人。俄羅斯工貿部長曼圖羅夫的女兒莉奧涅拉·曼圖羅娃、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的女兒伊麗莎白·佩斯科娃都是在這里開啟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后者經常出現在維也納舞會的貴賓名單中。2015年,佩斯科娃曾因與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拉姆贊·卡德洛夫共舞登上熱搜。
出身普通家庭的男孩女孩并非與這場奢華的童話之夜完全無緣。維也納舞會從每年2月開始在官方網站上接受申請。16到23歲的未婚女生和18到28歲的未婚男生都可以自行報名。俄羅斯本國的申請者還要求必須在正規大學學習或者有固定工作。報名之后,申請者要經歷嚴格的面試,其中,外表、儀態、舉止教養、文化知識水平、外語水平等都是考核選項。每年都會有一些出身普通家庭的青年男女憑實力入選。該舞會的副總經理娜塔莉亞·德米特里耶娃說,在舞會上不能只聊天氣和八卦,應該聊聊詩歌和音樂,“無形的東西比出身與金錢更重要。”
通過面試之后,申請者要經過專業的舞蹈委員會考核,最終有120對年輕人入選。舞會前還要在來自奧地利的舞蹈大師監督下進行嚴格的排練。很多舞蹈“小白”都在備戰維也納舞會之后變成了舞林高手。
每位舞會參加者需要繳納約合300歐元的費用,其中女生的費用包括皇冠頭飾,比男生費用略高。參加者的服裝需要自己準備。女生需要準備長度到地的純白色裙子、純白色鞋子和長白手套,并且裙子不可以太暴露。男生同樣要戴白手套,除黑色燕尾服外也可以穿軍隊制服。如果女生裙子顏色是米白或奶油色,或者男生在黑皮鞋里穿了顏色太跳的襪子,一切準備就完全白費。有說法稱,想在這場舞會上出彩,從妝容發型到捐贈環節都不能湊合,家長恐怕要準備幾十萬盧布。
曾引發爭議
想當吃瓜群眾的人也可以盛裝打扮之后買票入場觀賞,舞會上有部分席位可供出售,價格從4.5萬盧布(約合人民幣4000元)到18.5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6萬元)不等。
維也納舞會帶有慈善性質,每年都會為不同慈善組織籌集善款。今年的舞會通過門票、現場出售獎券和參加者捐贈等途徑一共募集了約64萬盧布,這筆善款的一部分將交給莫斯科中央芭蕾舞學校,另一部分由俄羅斯救濟基金會交給國家骨髓捐贈者注冊中心。
同時,這一舞會也是商界人士的非正式會晤場所。有許多汽車、美妝、酒類等領域品牌爭當贊助商,希望在這一盛大場合推廣自己的產品,每年都有新的商業合作協議伴隨舞會誕生。
俄羅斯其他城市也曾效仿莫斯科舉辦當地的維也納舞會。秋明市從2016年開始舉辦當地名流舞會,一度被評為“當地最佳文化活動”,但原計劃在2021年新年后舉行的舞會最終因賓客數量不足被迫取消。
雖然參加維也納舞會是很多少男少女的夢想,但該舞會在俄羅斯社會也存有一些爭議。2019年,俄羅斯自媒體Mash對舞會做了現場直播,直播后一些觀眾發表了激烈批評。有人將舞會稱作“有錢人大聚會”,還有人評價現場服務不值票價,參加者的舉止也不夠令人滿意。▲
環球時報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