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夏雪 田秋 青木

21年中國高考剛過,畢業生們開始投入緊張的填報志愿環節。然而,教育部最近發出警告,提醒各位高考生不要被“高價報志愿機構”所蒙騙。一些機構以輔助學生報志愿的名義,謊稱“保證上211、985名校”騙取申請費用,有些不良商家甚至要求提前交學費。實際上,作為人生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報大學志愿在各國都是相當受重視的,也存在很多不法機構利用它進行詐騙。這些騙局不僅針對當地學生,也影響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因此,如何識破假機構、尋找正規的輔導咨詢,是高考生必須注意的。
韓國:對高考咨詢設收費標準
在韓國,高考被稱為“大學修業能力考試”。待高考成績公布后,每名考生可報選3所大學,然后參加各所大學自主出題的復試。對于韓國考生來說,填報志愿也不是一件易事。考生需要根據分數和預期競爭率來決定申請哪些大學。因此,一大批高考咨詢公司應運而生,開展高校志愿填報指導活動并收取高額服務費。據韓國教育部透露,以2019年11月為準,全國共有258所高考咨詢機構。但是韓國教育局認為,其中不包括未登記、私自開展咨詢活動的公司和個人,因此實際數字應該更大。
據了解,這些高考咨詢公司大多聚集在首都圈,每逢高考季都會在各地高中的體育館或講堂舉行大規模的入學說明會。他們會結合考生的分數、名次等信息,提供大學和專業選擇、面試指導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大部分咨詢時長約1小時,費用在20-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140-2848元)不等,有些甚至會收取上百萬韓元的高額咨詢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法機構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謊稱可以“走后門”進入名校,進而要求提前支付學費、捐款、宿舍租賃保證金、招待費等,騙取錢財。
為了規范高考咨詢業務,韓國教育部門規定,想要開展高考咨詢必須要登記,并按照規定的標準收費。以首爾市江南區教育部門發布的收費標準為例,高考咨詢費不能超過每分鐘5000韓元、每小時30萬韓元。韓國教育部相關人士表示:“違法規定的企業會被處以停業及注銷注冊等行政處罰,并處以罰金。”
對此,專家認為,學生面對升學和前途產生苦惱時,最應該咨詢的是本校教師。這是公共教育應該承擔的領域,不應該讓企業利用學生和家長不安的心態營利。
近來,為了減輕家長和學生的負擔,越來越多的教育部門開始展開免費的升學咨詢指導工作。此外,去年11月,韓國教育部決定從2024學年度高考簡化相關政策,從根本上緩解問題。
美國:防止“只報保底學校”
歐美等一些地區的高校與中國高校的不同之處在于,各校通常進行獨立招生,因此只要愿意投入申請費,可以無限地申報學校,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報志愿環節。這種申請方式相對于中國的志愿填報,好處是沒有數量限制,不用擔心每申一個學校就會占一個志愿;難點是不同的學校需要的材料不同。以美國為例,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學生所申請的學校不會太多,一般大概在10-15所,還要向每一個繳納50-1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2-645元)不等的申請費。
一般來說,美國每一所高中都配有專門的老師擔任升學顧問,可以通過學生的學業成績、課余活動、興趣愛好等,結合所在中學前幾年的錄取情況,為學生提供申請建議。高中生在選擇申請大學的時候會拉開檔次,既申請一些難度高、錄取率低、高于學生水平的大學作為沖刺型學校,也申請一些難度適中、符合學生條件、極有可能錄取的“安全選擇”,再申請一些相對容易進、可以“保底”的學校,最后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材料準備。
除了學校里的升學輔導,也有一些專門的咨詢公司,幫助學生選擇學校、準備材料。然而這些公司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承諾如果一所學校都申不上的話會退費,但在選校的時候讓學生盡量都選擇偏向保底的學校,以增加命中率。另外,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標準化考試的成績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平時成績、申請題目中小作文的完成情況和課外特長等都會被考慮到,最后的錄取結果也是學校經過綜合考慮的結果,沒有唯一的標準和透明的過程。也有一些自稱學校招生辦或者相關人士出現在這些中介公司,通過承諾家長一定能讓孩子進入某學校的方式騙取錢財。在2019年著名的招生舞弊案被揭露之前,美國大學里的運動隊教練常常能夠一手遮天,讓一些原本沒有特長、或者并不夠出色的“特長生”通過偽造履歷和賄賂的方式進入知名大學,這也將導致學生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歐洲:建議直接聯系學校
歐洲有不少政府支持或民間設立的入學咨詢機構,學生可以咨詢如何選擇大學、整理申請大學的資料及如何面試等事宜。政府支持的一般是免費的,民間設立的則要收費,一般一次性收費數十到數百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7元)不等,針對留學生的咨詢中介甚至高達幾千至數萬歐元。
這些中介機構的服務內容大部分是“一條龍服務”,幫助選擇學校、準備資料、與學校聯系等。有些中介還與歐洲各地大學有合作項目,獲得一定的名額,學生更容易獲得入學通知書。不過通常來說,這類學校的排行都較為靠后。
一些咨詢中介為了讓待辦學生進入大學,偽造申請學生資料的屢見不鮮,甚至改動學生的成績。學生入學后被大學發現而被開除事件也不在少數。因此,不少歐洲大學建議,高中畢業生最好直接聯系大學的招生辦,如果是留學生可以聯系外辦。歐洲一些留學熱點國家還在中國設有留學生服務機構,中國學生可以直接前往咨詢,比如德國的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獲得第一手資訊。▲
環球時報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