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遲退休如何進行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為什么要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如何理解這些原則?記者采訪了人社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
改革節奏總體平緩,個人有自主選擇空間綱要提出要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原則,如何理解?
人社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分析,小步調整,簡單理解就是延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節奏總體平緩。
彈性實施,也就是說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后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要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這也是延遲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一個特征。
客觀地講,不論是從不同職業群體、不同崗位的就業穩定性和工作強度看,還是從個人身體狀況、家庭需求和價值追求看,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產生的訴求各不相同。延遲退休改革,應該充分考慮這種多元化需求。在統一實施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增加彈性因素,允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提前退休的具體時間,充分體現改革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不同群體繼續保持退休年齡差異,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協同推進綱要提出要堅持分類推進、統籌兼顧原則,如何理解?
金維剛認為,分類推進,意味著延遲退休不是“齊步走”,而是要與現行退休政策平穩銜接。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政策有所不同。實施延遲退休改革將區分不同群體,采取適當的節奏,穩步推進,逐步到位。對于現有不同職業、地區、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異,改革后也會保持政策延續性,確保政策調整前后有序銜接,平穩過渡。
統籌兼顧,即延遲退休不能“單兵突進”。退休年齡問題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因此,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與之相關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一方面,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要隨著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例如,如何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就業幫扶等措施促進大齡勞動者就業創業;如何更大力度地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幫助其再就業等。
來源/人民網
《隨機漫步的傻瓜》
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以深刻獨到的視角,告訴你這個隨機世界的規律和運行方式。隨機性雖然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學著接受它。就像在投資市場上,如果一個小概率事件可以帶來巨額回報,為什么不在這個事件上持續下注呢?換一種思維方式,做“隨機漫步的傻瓜”,我們對人生的了解無疑將大為增進。
《百歲人生》
作者:琳達·格拉頓、安德魯·斯科特
長壽時代人生規劃參考書。長壽帶來的巨大改變就是,它會顛覆我們對人生階段的理解。過往的人生我們嚴格按照受教育、工作和退休三階段的人生模式,這種模式在我們活到100歲這個背景下將不再有效,更多的人生階段將出現,人生階段交叉反復也將成為常態。也就是說,老年并不等同于退休和等死,老年將成為全新的學習、創造、娛樂的階段。
《超人類密碼》
作者:卡洛斯·莫雷拉、戴維·弗格森
作者使用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作為總體框架,分別討論了技術在水、食品、安全、健康、工作、金錢、交通運輸、通信、社區、教育、政府和創新方面能起到的作用。我們共同選擇的道路將決定我們的未來是暗淡還是光明。因此,作者提出了“超人類密碼”這一新概念,并與當代眾多企業家和創新者對話,共同探索和追求人類共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