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領 楊沛


目前,山東省屬企業管理人員占比有效控制在8%左右,優于中央企業整體水平和“雙百企業”平均水平;員工市場化退出率(企業主動退出比例)達到3%左右,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和勞動合同簽約率雙雙達到100%。
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已在山東省屬企業中基本建立。
干部能上能下
2021年1月15日上午,在魯商集團39樓會議室,一張2020年度測評表擺在魯商集團所有領導班子成員以及20余家直屬單位一把手的面前。這張小小的表格,決定著公司管理層誰將被重用,誰將被淘汰。
這是魯商集團2020年度測評會。按照魯商集團“一考核兩測評”管理規定,通過由360度全方位、多視角評價,確保評定的結果與干部的實績相符,結果匯總工作交由第三方負責,然后再交給集團黨委常委會研究運用。
2020年以來,魯商集團共“一降兩退”211人,占比干部總人數的5.3%。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重點在于解決“下”的問題。山東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數據顯示,2020年,20戶省屬企業按照0.5%-9.7%的比例實行淘汰。管理人員“下”的比例達1.1%,2020年下的人數達621人,較2017年增長137%。
“下”的常態化伴隨著干部隊伍的年輕化。山東能源新礦集團有意識地派遣部分年輕干部“植根”基層,通過實施海選擴源工程、深植厚培工程、多向晉升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推進了干部隊伍新老交替,51歲以上的占比由最高53%下降到35%,“80后”年輕干部由2人增加到68人。
此外,省屬企業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或職業經理人制度也取得了新突破,據統計,目前25戶省屬企業均在權屬二級企業推行了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或職業經理人制度。
山鋼集團12家權屬二級公司已有11家實行了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其中8家公司的32名經理層成員已開始契約化管理第二任期任職;權屬三級公司經理層契約化管理覆蓋率2020年7月即達到100%。目前已有26名權屬公司經營管理人員在競聘中落聘或因完不成經營績效目標被解聘。
員工能進能出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市場經濟的規律,無論是對企業來說,還是對企業中的員工來說,任何人都無法逃避。
山東國資委大力推行省屬企業管理人員任期制、到期競聘上崗制、崗薪制、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等“四制”管理制度。
2021年各級省屬企業中層正職管
理人員探索實行任期制及到期競聘上崗制;2022年各級省屬企業管理人員全面推行任期制及到期競聘上崗制。
2021年省屬企業管理人員“下”的比例達到2%左右;2022年省屬企業管理人員“下”的比例提高至2.5%左右。
2020年,山東高速集團能進能出工作全面推開,向冗員和低效開刀,全年退出1262人。華魯集團魯抗醫藥以FTE全時工作法為抓手,依法依規已清退員工391人,占員工人數的6.35%。
據統計,近三年省屬企業市場化退出率穩定在3%左右,高于央企員工市場化退出率。
人才是企業第一資源,華魯集團新華制藥堅持“人才強企”戰略,2020年,新增2名外聘院士,成功引進2名博士,獲批1名齊魯首席技師,連續兩年被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已形成由5名院士、1名長江學者、2名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6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4名外國專家,以及290名碩博士組成的科技人才隊伍。
2020年省屬企業引的高層次人才人數較2017年增長118.6%。另外,2020年招聘高校畢業生17083人,實現倍增,高校畢業生招聘人數占全部招聘人數權重達60%,較省政府要求高出10個百分點,其中,引進“雙一流”高校畢業生3745人,完成計劃的107%。
收入能增能減
打破“鐵飯碗”的同時,也要砸掉“大鍋飯”。
今年,山東省國資委研究出臺了工資總額周期制管理試點實施意見,并選取2-3家省屬企業開展試點。
目前,省屬企業已全部實施工資總額預算備案制管理,普遍建立了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及勞動效率聯動體系。省屬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收入倍數差距在2.6倍以上,浮動薪酬占比達61.6%。
中長期激勵也是企業激發內生動力的有力武器。山東省屬企業要健全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突出質量效益,突出科技創新,突出可持續發展,加強短板考核,并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市場對標及差異化定薪,豐富激勵模式和手段,提升激勵效果,破除“高水平大鍋飯”。
2018年授權魯商發展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向員工定向發行公司普通股3002.9萬股,員工持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3%。2019年,魯商置業營業收入增長16.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長112.58%,每股收益增長112.5%;2020年上半年,在受疫情嚴重影響情況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長135.08%,每股收益增長140%。
目前,山東省11戶A股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覆蓋率列地方國資委第一位。激勵實施后,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28.8%、51%;凈資產收益率為25.4%,高于全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水平16個百分點;魯商發展、華魯恒升、新華制藥等實現了骨干人才零主動流失。
下一步,山東省國資委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計劃于2021年,出臺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意見和完善非上市公司中長期激勵有關制度,持續優化中長期激勵政策體系。到2021年底,實現省屬二、三級企業中長期激勵覆蓋面不低于10%,力爭達到300戶。
編輯/孟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