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近年來,語文教育圈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從課程、教學討論、考試評價等方面逐步推進。全書閱讀有著越來越清晰的課程定位和教學意義。主要闡述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上的一些技巧,探討如何利用整本書閱讀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們的閱讀品味。
關鍵詞:語文整本書閱讀共讀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始終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堅持多讀書、讀好書,帶領學生們沉浸在書香的世界。關于整本書閱讀,我主要使用閱讀+自由閱讀的形式。共享閱讀和自由閱讀之間沒有矛盾。今天,我主要來談談我們如何共讀一本書。
一、選書
因為閱讀整本書是如此重要,所以在學生的選書上需要我們仔細斟酌,首先是選擇閱讀經典的篇目,這也是我的規定篇目。這些經典指的是被時間淘洗高度認可的讀物。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選擇,選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由于作家語言風格和選材的獨創性,能夠擴大學生閱讀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在無形中培養出來的,提高了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素養。所以,我依托教材形成了由一篇文走進一本書,由一本書走進一位作家,由一個主題走進一系列書這樣的課內外閱讀的鏈接。另外,進行興趣優先、學生本位的自主閱讀,是選書的另一個基點。
二、共讀
關于整本書閱讀,基本上有這樣幾個課型:閱讀推薦課——閱讀推進課——整本書閱讀交流課——閱讀延伸活動——閱讀寫作課。整本書閱讀基本上也是這樣一個流程,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以上環節的一些做法。
(1)閱讀推薦課。閱讀推薦課在整本書閱讀的五個階段中起著基礎作用。它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師如何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喜歡閱讀一本本好書,進而讓他們自主地、投入地反復閱讀。因此,教師引領的方式方法是極為重要的。一般都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1.用故事激趣,引領孩子走進一本書是我常用的方式。當我在班里開設的讀書講堂,就成為了我薦書的一個重要平臺。學生們在每周的講堂上興趣盎然講述自己看到的精彩故事,進而輻射更多的人循著故事去追尋書,我想這就是興趣的魔力。2.賞精彩片段(幸福分享十分鐘)賞精彩片段,它是工作中最耀眼的地方。我們需要“體現”“突出”和“秀美”。我們教材里的好多篇目都是節選自整本書里的精彩片段,因此為了做到課內外的有效銜接,我經常把課本上的文章作為我的導讀篇目,師生共讀,之后教師繼續選擇整本書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愛上一本書激發孩子們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如在教學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時,引導孩子們走進文章中那些事,我發現孩子們對其中人物形象很感興趣。于是,我順勢向孩子們推薦了《紅樓夢》這本書,帶領孩子們走進更多的人和事,走進那段歷史。3.感人物形象一些人物傳記或者一些人物形象特別鮮明的書籍,我們就可以把內容定位感知人物形象上,如《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形象鮮明,每人具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綽號,這些綽號的由來,有的和人物身體特征有關,有的和特殊本領有關,有的和性格特點有關。因此我在班級設計了“大話水滸人物”環節,通過綽號,來探討人物的形象,以此來激發學生讀水滸的興趣。
(2)閱讀推進課。讀書推進在整本書閱讀的幾個環節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的重要使命是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探討閱讀主題。它是帶領學生走進深度閱讀的途徑。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主要用閱讀和交流討論兩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讀書進度和讀的情況,進行整本書的推進,閱讀單的設計以及交流討論可以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1.細節、積累大比拼在共讀書的進程中,我經常讓學生熟讀書中的細節,自己保密,等到課堂上的細節小競答環節,學生你問我答,為了難住別人,他們勢必會精心讀書,尋找書中的細節,促使學生抓住細節來品讀。2.課前聊書,課前五分鐘進行精彩賞讀或話題探討。聊書應該是一種無壓力輕松的氛圍,我們不僅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而且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閱讀的促進者。
(3)整本書交流。整本書的讀后交流是在推進的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站在更高的立足點上,觀察作品,思考作品,深化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能力。一般是圍繞同一主題進行交流,彼此分享不同的觀點,提升對文本的理解,或者是將同主題或者是相關主題的文本材料進行整合,比較閱讀,將閱讀引向更深處。
(4)閱讀延伸活動。整本書交流結束后,這個閱讀的鏈條是不是就斷了?還沒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抓住機會,進一步引導閱讀活動到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這是“班級圖書的延伸”。這些延伸應該是多維度、多角度的。我們可以由一本書延伸到一類書,我們可以由一本書走進這個作者的一系列,或者走進相同主題的其他書籍。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將閱讀視角深入到藝術和生活等更加廣闊的領域里。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中的共讀和自由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同時一定要以學生為閱讀的主體,悉心教育,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有效的閱讀方法,快樂閱讀,喜歡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