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國家提出2060碳中和目標,對傳統造紙行業加快推進能源結構改革、低碳技術研發、創新技術應用提出了要求,對推動整個行業實現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意義。”身處造紙行業,天然面臨更大的環保壓力,而在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總經理陳小榮看來,作為行業標桿,不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環保要求,更要有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視野。
2020年11月亞太森博正式發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對標9大SDG目標,圍繞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包容性發展和協同發展四大方向作出了承諾,為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表率。日前,陳小榮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分享了“開發永續資源,創造美好生活”這一企業宗旨下的豐富實踐。
對話:
Q|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
A|陳小榮
做行業發展的標桿
Q:亞太森博的名稱當中有“森”字,為何以此命名,這與“開發永續資源,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之間有哪些內在關聯?這種理念在運營與管理中有怎樣的體現?
A:亞太森博是新加坡金鷹集團旗下企業,新加坡金鷹集團管理多家世界領先的以可再生資源開發為基礎的制造企業和清潔能源企業。亞太森博作為一家林漿紙、林漿纖垂直一體化企業,制漿原材料木片來自于人工種植森林,公司名字中的“森”寓含此意。
我們平均每天在全球種植100萬棵樹,這些森林吸收陽光、二氧化碳和水來生長,釋放出大量氧氣,改善生態環境。我們用人工種植林來生產木漿、各類紙和紙板、纖維,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這也與我們的宗旨“開發永續資源,創造美好生活”相契合。人工種植林是可再生資源,漿紙產業是生生不息的可持續產業。我們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基因融入到日常運營與管理細節中,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生產,爭做綠色發展的典范。2020年,公司被國家工信部評審為“綠色工廠”。
Q:我們注意到,亞太森博2018-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山東公司和廣東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環保投資超過50億元,這個投入應該說不小,與此同時,森博BPT相思漿、“格林旺”本色復印紙和雅文書紙等環保產品也得了市場的認可,亞太森博通過怎樣的方式考量與管理環保投入與收益呢?
A: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亞太森博堅持“優質高效、節能減排、環境和諧”的綠色發展理念,我們不僅是要合規合法做好環保,還要作為行業的標桿,來引領行業的環保標準。我們著眼于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自我加壓、多措并舉,在環保治理和綠色產品研發方面持續大力投入,從而有效應對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保證企業核心競爭力始終處于行業先進水平,推進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我們堅持應用現行最先進的技術,根據循環經濟“3R”指導原則(Reduce-減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環),爭取把各類排放物降到最低限度,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例如,我們公司投資近7000萬元建設全國造紙行業第一個再處理城市中水工程,不僅提升了城市中水處理水平,每年可節省1000多萬立方米寶貴的水資源,還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是全國第一個再處理回用城市生活中水用于公用設施的工程,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示范效應,為全國的生活污水處理回用、推廣找到了成熟可行的解決方案。該項目已進入國家環保宣教基地進行展示推廣。
2019年亞太森博推出了“格林旺”本色復印紙,主打的就是“生態與健康友好”。“格林旺”的原材料全部獲得CFCC-PEFC森林監管鏈聯合認證標識,采用無元素氯漂白木漿(ECF),可回收循環再利用,減少環境影響。同時,造紙過程不添加熒光增白劑,紙張呈現木漿本色,能夠有效呵護雙眼,獲得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為更好地踐行循環經濟,我們還對“格林旺”的包裝進行了升級,采用了行業首創的便捷式文件夾設計,不僅占地空間小,更便于整理,同時包裝還可以循環利用,實用又環保。
Q:2020年10月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與其他同行企業相比,山東工廠最大的亮點與特色是什么?
A:由于城市化發展和歷史原因,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靠近城區,環境敏感度和綠色發展的要求比一般漿紙企業都要高,容不得絲毫馬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堅持與城市共建、共生、共贏、共享,成為國家綠色工廠是我們的具體舉措之一。
在工廠管理中,我們借鑒航空發動機的維保經驗,開展預防性維修,做好前置管理、過程管理、應急管理,確保機器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狀態。高強度的環保投入及完善的管理,使工廠的主要環保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公司充分利用制漿造紙過程中產生的生物質提供能源,每年可減少300多萬噸的碳排放,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
面向SDG的管理提升
Q:您如何看待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對于亞太森博以及整個造紙行業發展的指導性與引領性?亞太森博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如何能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未來的業務發展以及各部門創新能力提升?
A: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非常全面均衡,為行業和企業參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實現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2020年,我們基于充分調研、行業對標、核心競爭力分析、未來業務發展以及對公司創新能力的評估,制定了亞太森博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公司接下來十年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其中,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提出了“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0%”的目標,這也與國家提出的“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相契合,從而保證了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步調一致。相信這些目標的分解和逐步落實,不僅能持續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能為造紙行業面臨的環境和社會挑戰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對公司業務部門實現開拓創新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例如為實現“零固廢填埋”的目標,環保部門正在探索研究綠泥資源化利用項目,以期推動行業解決這一歷史問題;為實現“10萬名學生受益于教育項目”的目標,企業社會責任部門正在策劃實施“利民興教”“圓夢行動”“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等公益項目,促進社區教育發展。相信這些探索和創新,對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Q: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0%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這個目標的難點主要在哪些方面?亞太森博計劃如何實現?
A:國家已經提出的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相比于歐盟從1990年碳達峰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所需的60年時間,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只有歐盟的一半,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在能源需求還在上升的情況下實現能源轉型,對企業來說挑戰極大。
作為制漿造紙企業,我們會回收利用制漿過程中產生的生物質資源黑液,生物質能源已經占了很大比例,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目前生物質能源占比已經達到80%,在此基礎上繼續增加生物質能源占比,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為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比例,我們計劃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天然氣發電鍋爐、余熱回收等項目,也需要時間和資金的大量投入。
Q:在將SDG融入企業管理過程中,亞太森博以往的管理方式起到了哪些作用,比如精益管理及六西格瑪管理?
A:我們持續推行精益管理及六西格瑪管理,并把SDG融入到這些管理中。在改善項目立項和評估時,我們會主動和SDG對標,不僅評估其經濟價值,同時會對其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進行評估,這種有效的協動,對SDG逐步融入企業運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例如,2020年度,僅亞太森博山東公司員工就提出了1.9萬條合理化建議,280余個改善項目,其中80%以上的項目都與節能減排降耗、安全、環保有關,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這些改善建議和改善項目,都較好地結合了SDG,是SDG的具體實踐。例如其中優秀的改善項目“降低PL12制漿蒸汽消耗”,不僅每年能節約上千萬元的運營成本,而且每年能減少近2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行動更多源自內生的自覺,因為,我們一直相信,綠色發展能促進創新、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獲取新的資金渠道、創造產品綠色競爭優勢、增加企業聲譽,這將帶來最可持續、最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