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空捏造、走馬觀花……
無水可用的村鎮,水利部門竟然“政績斐然”;驗收考核時敷衍應付、走馬觀花,導致民生工程淪為“涼心”工程;為了應付驗收檢查,在上報數據時憑空捏造、弄虛作假……現實中,個別基層部門欺上瞞下的做法,讓脫貧攻堅的成果打了折扣。
如今,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但從近期各地通報來看,在此前脫貧驗收中,弄虛作假、把關不嚴等問題仍然存在,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容忽視。
有的地方摘帽脫貧后,五保戶的生活狀況無人問津
陜西省洛南縣是一個偏遠的小縣城,位于秦嶺南麓的山區里。受區位和自然條件的限制,這里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去年2月,洛南縣終于退出了貧困縣序列。
按照脫貧攻堅的要求,洛南縣靈口鎮上河村需要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五保戶進行集中安置。然而,原本可以住在安置點里的五保戶們如今卻要自尋住處。當地村民表示,為了迎接上級脫貧攻堅的驗收檢查,這些五保戶集中安置點的修繕工作都是匆忙進行的。水都沒有接通,村里的干部就急著讓五保戶們集中住進去。洛南縣摘帽脫貧后,這些五保戶的生活狀況卻無人問津。
程線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他家門口有一張“商洛市洛南縣農村飲水安全明白卡”。上面對飲水安全標準有明確的規定: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達到20升/人/日以上,供水到戶或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然而,為了用水,程線軍一家卻東拼西湊買了一輛三輪車用來拉水,一次最多可以拉一噸水。在當地,像他這樣有車可以自己拉水的村民并不多。由于大多數勞動力都已外出打工,現在大多數村民都要花錢請人拉水。折算下來,一噸水需要花費50至60元。
靈口鎮三星村在2019年退出了貧困村序列。在村民喬春娥的眼中,家里的水龍頭就是一個擺設。為了解決用水難題,三星村的村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除了去水洼里挑水外,有的村民還在房檐上鋪設了管子,這樣雨季來臨時就可以把雨水收集到自家的旱窖里。
為了反映用水難題,記者和當地的部分群眾來到洛南縣扶貧開發局,詢問飲水工程的事情。而當地的干部在知曉記者到來后,首先問記者:“你是誰家的親戚,誰那么大膽?”
隨著問題曝光,陜西省人民政府作出回應:立即成立調查組對所報道問題進行全面深入調查。
五花八門的脫貧造假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是中央的工作要求。但現實中,個別基層部門欺上瞞下的做法,讓脫貧攻堅的成果打了折扣。
有的在驗收工作中敷衍應付、走馬觀花,導致不符合標準的工程項目通過審核。比如,遼寧省彰武縣水利局在對該縣飲用水安全工程進行驗收時,僅依據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結果,即作出飲水安全100%合格的結論,并形成《貧困縣退出安全飲水情況自評報告》;四川省華鎣市明月鎮竹河村村委會主任江乾良明知公路強度不夠、水泥標號不達標,卻只是口頭叮囑施工方進行整改,導致本能夠惠及7000余名群眾的民生工程淪為“涼心”工程。
有的為了應付驗收檢查,在上報數據時憑空捏造、弄虛作假。比如,貴州省岑鞏縣原副縣長、生態移民局原局長陳躍在負責脫貧攻堅易地搬遷工作中,明知實際搬遷戶和搬遷人數只占總計劃的24.24%和26.17%,但在上報數據時仍要求職能部門按住房主體建設完成率100%上報。
還有的在執行驗收審核政策時變形走樣,甚至通過編造成果的方式來通過驗收。比如,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黨委原書記劉曉峰在當地督促檢查易地扶貧搬遷舊宅基地騰退工作時,授意采取置換他人舊房的方法完成拆除任務,導致舊宅基地騰退不徹底。
此外,有基層干部反映,脫貧驗收考核內容過于復雜、形式要求多,繁雜的資料表格、數據臺賬讓扶貧干部疲于應付,“材料脫貧”問題有抬頭之勢。
整治脫貧驗收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在脫貧驗收中弄虛作假,究其根源在于政績觀錯位。面對艱巨繁重的脫貧任務,平時不愿真抓實干、工作浮于表面。到了考核驗收的關頭,又想通過編造數據、設計迎檢路線等方式蒙混過關。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要求,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堅決防止和糾治松勁懈怠、弄虛作假等問題,確保脫貧攻堅真實可靠、夠格達標。截至目前,已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5萬余個,處理35萬余人。
整治脫貧驗收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既要嚴肅查處,還需要改進考核方式,力求少做虛功、減輕基層負擔。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啃下這塊硬骨頭后,馬上面臨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新任務、新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繼續做好對脫貧攻堅后續政策措施落實的監督,嚴肅整治弄虛作假、松勁懈怠等問題,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堅強保障。
(《半月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