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鑫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對患者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組(聯合治療組,n=30)、單獨丁苯酞治療組(單獨治療組,n=30)兩組,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大腦中動脈Vm、NIHSS評分、MBI評分、臨床療效、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 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大腦中動脈Vm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NIHSS評分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MBI評分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治療的總有效率:聯合治療組為93.3%(28/30),單獨治療組為76.7%(23/3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血清CRP、IL-6、IL-10水平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聯合治療組為6.6%(2/30),單獨治療組為9.9%(3/3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較單獨丁苯酞治療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
[關鍵詞]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心通膠囊;丁苯酞;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臨床療效;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74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13-0058-04
Impacts of Naoxinto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on hemodynamic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YE Xin
Department I of Neurology, Mudanjiang Forest Center Hospital in Heilo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Naoxinto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on hemodynamic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n=30, Naoxinto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and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n=30, butylphthalide alone)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 Vm, NIHSS score, MBI score, clinical efficacy,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DRs)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Vm increase range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 The NIHSS score decrease range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The MBI score increase range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In terms of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93.3% (28/3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7%(23/30) of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CRP, IL-6 and IL-10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of ADR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6.6%(2/30), and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was 9.9% (3/30),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IS, Naoxinto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modynamic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an butylphthalide alone.
[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Naoxintong capsule; Butylphthalid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Hemodynamics; neurological functio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clinical efficacy;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Adverse reactions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一種腦血管疾病,誘發因素為顱腦、頸、椎等部位血栓形成或動脈狹窄、閉塞等,占總數的70%~80%左右[1]。神經保護、溶栓等治療雖然能夠將一定的療效獲取過來,但是治療時間窗狹窄,副反應嚴重。中醫認為[2],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風”范疇,中藥辨證施治能夠將肯定的療效獲取過來。丁苯酞的抗腦缺血作用較強,能夠對腦能量代謝進行改善,聯合腦心通膠囊可能能夠促進療效的進一步提升[3]。為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更好的治療,從而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統計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60例的臨床資料,探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對患者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組(聯合治療組,n=30)、單獨丁苯酞治療組(單獨治療組,n=30)兩組。聯合治療組患者中男16例(53.3%),女14例(46.7%),年齡46~75歲,平均(62.8±11.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20 min~6 h,平均(3.2±1.0)h。年齡分布:46~59歲14例(46.7%),60~75歲16例(53.3%);梗死部位:腦干12例(40.0%),基底12例(40.0%),小腦6例(20.0%)。單獨治療組患者中男17例(56.7%),女13例(43.3%),年齡46~75歲,平均(62.6±11.3)歲;發病至就診時間30 min~6 h,平均(3.4±1.1)h。年齡分布:46~59歲12例(40.0%),60~75歲18例(60.0%);梗死部位:腦干13例(43.3%),基底13例(43.3%),小腦4例(13.3%)。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具有正常的精神;②均為首次發病;③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①有其他類型腦血管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過敏性體質。
1.3 方法
1.3.1 單獨治療組? 給予患者靜脈滴注100 mL丁苯酞氯化鈉(規格:100 mL,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每天2次。
1.3.2 聯合治療組? 同時讓患者口服3粒腦心通膠囊(規格:0.4 g×48粒,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01),每天3次。
1.3.3 療程? 兩組均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隨訪1個月。①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采用經顱超聲儀(TC-2000s型,德國EME公司)對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Vm)進行測定;②神經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內容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面癱、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共濟失調、感覺、語言、構音障礙、忽視癥,總分0~42分,表示好~差[5];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MBI),內容包括修飾、洗澡、進食、用廁、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上下樓梯、桌椅轉移、平地行走、坐輪椅,總分0~105分,表示低~高[6];④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將5 mL空腹靜脈血采集下來,離心10 min,半徑、速率分別為13.5 cm、3000 r/min,將血清分離出來,在-80℃的冰箱中放置,應用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進行測定;⑤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嘔吐、腹瀉、頭痛、皮膚瘙癢。
1.5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NIHSS評分降低幅度,NIHSS評分降低0%~17%評定為無效、NIHSS評分降低18%~45%評定為進步、NIHSS評分降低46%~90%評定為顯著進步、NIHSS評分降低91%~100%評定為基本痊愈[7]。總有效=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大腦中動脈Vm、NIHSS評分、MBI評分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大腦中動脈Vm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NIHSS評分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MBI評分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的總有效率:聯合治療組為93.3%(28/30),單獨治療組為76.7%(23/3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血清CRP、IL-6、IL-10水平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聯合治療組為6.7%(2/30),單獨治療組為10.0%(3/3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一種腦血管危重癥,在臨床較為常見,又稱急性腦梗死,病理實質為腦組織在腦動脈血管狹窄、栓塞的作用下缺乏充足的供血、供氧。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8],大部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存在,而腦動脈持續或急性栓塞會對腦組織供血、供氧造成不良影響。神經細胞在缺氧狀態下會將有氧呼吸逐漸轉變為無氧呼吸,無氧呼吸一方面具有較低的能量供給速度,另一方面還會有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質產生,對細胞內外酸堿平衡造成不良影響,從而造成神經元細胞大量凋亡、壞死,最終進一步加重顱腦損傷。近年來,其發病率日益提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那么大量腦細胞就會凋亡、壞死[9]。丁苯酞是一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消旋正丁基苯酞是藥物實質,由人工合成,結構類似于左旋芹菜甲素,一方面能夠能夠對線粒體進行保護,另一方面還能夠對局部微循環進行改善,從而促進腦組織損傷的減輕、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提升[10]。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11],丁苯酞能夠為內源性成神經細胞遷移并分化向受損區域提供有利條件,途徑為將神經營養因子表達上調,從而促進受損神經功能恢復速度的加快。腦心通膠囊的主要功效為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12],腦心通膠囊中水蛭、赤芍、桂枝、丹參能夠對ADP誘導血小板聚集進行積極抵抗。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3],腦心通膠囊能夠對動脈血管病變導致的炎癥反應進行有效緩解。
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4],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中,和單純丁苯酞治療相比,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評分、提升患者的MBI評分及治療總有效率。本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大腦中動脈Vm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NIHSS評分降低幅度顯著 高于單獨治療組,MBI評分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方面,聯合治療組為93.3%(28/30),單獨治療組為76.7%(23/3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能夠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改善,促進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相關醫學研究表明,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能夠促進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有效降低。本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血清CRP、IL-6、IL-10水平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聯合治療組為6.6%(2/30),單獨治療組為9.9%(3/3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中,腦心通膠囊、丁苯酞均能夠將積極作用發揮出來,但二者具有不完全相關的藥物機制,聯合治療能夠對單獨治療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從而一方面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還不會在極大程度上將用藥風險增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5]。
綜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腦心通膠囊聯合丁苯酞治療較單獨丁苯酞治療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黎明,董慶.腦心通膠囊配合丁苯酞治療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3):451-452.
[2] 周軍.丁苯酞聯合腦心通治療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9,19(9):50-51.
[3] 楊梅,蒲曉,張倩,等.丁苯酞氯化鈉、腦心通膠囊聯合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 17(2):148-151.
[4] 丁敏申,李如雅,金小坡,等.腦心通膠囊聯合瑞舒伐他汀鈣片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炎癥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藥師,2020,23(5):887-890.
[5] 傅攀,朱碧宏.機械輔助動脈溶栓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16,45(3):146-149.
[6] 魏本霞,鄭世賓,徐世努,等.腦心通膠囊聯合阿托伐他汀片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6):844-847.
[7] 文海杰.腦心通膠囊聯合長春西汀注射液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NIHSS評分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2):84-85.
[8] 黃健明,張詩敏.阿托伐他汀聯合腦心通膠囊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血脂水平、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4):66-70.
[9] 張蕊,郝春華,孫雙勇,等.舒腦欣滴丸對大鼠腦卒中急性后期細胞凋亡及應激平衡的影響[J].藥物評價研究,2020,43(5):835-841.
[10] 黃陽萍,林蕾.腦心通膠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8):2792-2795.
[11] 王大慶.腦心通膠囊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運動功能和D-二聚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9):21-23.
[12] 段小林.步長腦心通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療效探討[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2(2):59-61.
[13] 程瓊,魏文,林倩,等.腦心通膠囊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氯吡格雷抵抗型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8):1148-1150.
[14] 謝玲玲,周天梅,陳坤飛,等.續命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9):121-124.
[15] 王芳,顧大東.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19):55-57.
(收稿日期: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