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鋼鐵產業具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要素高度密集,產業規模較大;二是產業鏈錯綜復雜,上游涉及采礦、煉焦、運輸等相關行業,下游涉及建筑、裝備制造、航空、汽車制造等諸多行業;三是作為“高碳”產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使用“高碳”原燃料,容易引起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
產業轉型一方面是指對原有產業進行綜合調整,另一方面是指將衰退落后產業直接轉化為新興產業,這里的調整和轉化均需要協調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產業升級是指通過調整產業政策、提升技術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延伸產業鏈條等一系列舉措,最終實現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污染和耗能、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的發展目標。實現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簡而言之,就是要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經營管理模式、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通過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企業效益,實現綠色發展。
多年來,豐南區依托臨海有港、土地富足、交通便利等區位優勢,按照“關停散小亂、培育高精尖、深度治污染、全面抓整合”和“項目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高端化”的發展思路,將鋼鐵產業打造成了集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及焊管、鋼鐵深加工、鋼鐵物流等一系列主輔行業,構成了門類齊全、上下游產業鏈銜接較為完整的鋼鐵產業體系。該區鋼鐵產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1980年3月,豐南借助唐鋼的技術及廢料、鋼坯等資源,建成了第一家鋼鐵企業————豐南縣軋鋼廠。之后,又成立了唐豐軋鋼、德豐鋼鐵、宏利鋼鐵等多家企業。到1993年,豐南的鋼鐵企業數量已增至45家,形成了以“地條鋼”為主打產品的鋼鐵產業,鋼鐵成為豐南第一支柱產業。
1993年是極為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豐南軋鋼廠與香港中旅集團正式簽約,合資興建國豐公司;銀豐鋼鐵有限公司也與香港中銀集團簽署了合資協議。在資本支持和改革驅動共同作用下,豐南鋼鐵企業快速發展。國豐公司曾躍居全國鄉鎮企業“經濟效益十佳企業”第4位、河北鄉鎮企業十強之首,其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銀豐鋼鐵公司曾被評為河北省鄉鎮企業“明星企業”,并跨入全國冶金行業50強。
自銀豐鋼鐵公司建成唐山市地方鋼鐵企業第一座179立方米高爐之后,豐南先后涌現出了聯強軋輥、經安、泰豐、友明、福豐、順興、粵豐等鋼鐵冶煉企業。這些企業多以100至200立方米高爐為主要裝備,綜合產能380萬噸。自此,豐南鋼鐵產業蓬勃興盛,為豐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1年9月,國豐鋼鐵與銀豐鋼鐵共同出資35億元,組建了唐山新豐鋼鐵有限公司。新豐鋼鐵投資20.5億元建設了國內首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創造了一期工程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新豐速度”。2003年10月,在香港中旅集團增資擴股的基礎上,國豐、銀豐、新豐3家企業進行資產重組,組建了固定資產達70億元的新國豐,掀開了豐南鋼鐵歷史嶄新的一頁。
2005年,按照唐山市政府“整合重組、置換改造”的精神,豐南區先后組建了瑞豐、貝鋼、清泉3個鋼鐵集團,將全區16家鋼鐵企業整合成了4大集團,淘汰了所有300立方米以下高爐,按國家產業政策實施置換改造,從而擁有高爐32座、轉爐26座。與此同時,豐南鋼鐵企業在全市率先推行全燒結煉鐵、鐵水全熱裝、鋼水全連鑄、鋼坯全熱送、軋鋼全一火成材及高爐富氧噴煤“五全一噴”生產工藝,率先推行了TRT及煤氣發電節能工藝,并逐步配套完善了環保設施。經過這一系列改造,豐南全區鋼鐵企業裝備完成了脫胎換骨式的升級。
2008年12月,豐南區內10家鋼鐵企業聯合組建了渤海鋼鐵集團,謀劃實施渤海鋼鐵聯合重組暨城市鋼廠搬遷改造項目。隨著該項目被列入《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重點項目,全區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序幕徐徐拉開。2015年3月,因香港中旅集團退出,項目中斷停滯。
2016年11月,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豐南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河北新華聯合冶金控股集團。該集團接替唐山渤海鋼鐵有限公司,獨資建設原定項目,并將項目名稱變更為河北縱橫集團豐南鋼鐵有限公司聯合重組暨城市鋼廠搬遷改造項目。該項目占地10922畝,計劃總投資381億元,設計能力為年產鐵790萬噸、鋼770萬噸、材747萬噸、焦化187萬噸,鋼鐵產能均由區內企業以1.25∶1的比例減量置換形成。按照“先建后拆、建成即拆”的要求,項目建成投產前,相關鋼鐵企業拆除產能置換方案中鋼鐵產能,實現企業退城搬遷和產能向沿海轉移。2015年8月,貝鋼全面關停。2016年3月,國豐鋼鐵北區全面關停。2018年年底,國豐鋼鐵南區關停。目前,國豐北區、貝鋼公司已全部拆除到位,國豐南區也于2019年10月16日完成拍賣并啟動了拆除工作。
截至2020年底,豐南共有縱橫、瑞豐、東華(凱恒)、經安等鋼鐵企業4家,總占地12128.5畝,職工26632人,合計擁有生鐵年產能1990萬噸、粗鋼年產能1812萬噸。豐南作為全國最大的帶鋼生產基地,帶鋼年產能840萬噸,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為7%。瑞豐帶鋼具有國內市場定價話語權,縱橫全部產品均為中高端鋼。東華作為全國“高強抗震螺紋鋼推廣示范企業”,年產能320萬噸。在這些優秀企業的示范帶動下,豐南鋼鐵產業不斷優化升級,目前中高端產品比重達40%以上,擁有帶鋼、卷板、冷軋鍍鋅、螺紋鋼、高強度汽車鋼、集裝箱用鋼、耐候鋼、雙相鋼等眾多優勢產品,推動豐南區由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強勢轉型,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鋼鐵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審視豐南區鋼鐵產業的發展現狀,發現仍存在以下問題和制約因素。
產品結構是指產業中各類產品的構成情況,反映該類產業的發展水平、資源利用、市場需求等各方面具體情況。豐南作為全國鋼鐵產業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鋼鐵生產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產品質量和檔次還有待繼續提升。例如,當前企業生產主要以長線產品為主,中高端鋼材占比相對較小,冷軋生產能力雖有所提升,但產業鏈仍需延伸拓展。
進入新階段,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鋼材需求強度隨之減弱,化解過剩產能勢在必行。近幾年中,豐南雖如期完成了歷年的產能化解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實際操作中所承受的壓力始終較大。特別是在產能化解過程中,大量職工面臨著轉崗、甚至下崗的困境,極易產生不穩定因素。
創新是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創新不僅可以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還可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研發資金,而豐南鋼鐵企業的研發投入只占年銷售額的2%,且多用于投資科研單位和聘請技術專家,并沒有成立專屬于當地的公共研發機構。個別企業的研究成果還沒有被普遍應用,未能創造出更大的產業價值。
鋼鐵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本應互惠互利、相互促進,但由于鋼鐵行業曾被列入限制性領域,加上部分鋼鐵企業因效益不佳無力還貸,嚴重影響著金融機構對鋼鐵企業的支持。近年來,金融機構對鋼鐵企業進行限貸、抽貸、催貸、漲息,致使部分鋼鐵企業償債壓力較大,甚至出現減產和停產的現象。融資難、融資貴不僅嚴重影響著鋼鐵企業的發展,也極大阻礙了金融機構與鋼鐵企業的合作共贏。
近年來,國家對鋼鐵企業的環境治理要求越來越嚴格。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污染物排放考核標準有所提高,企業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唐山市鋼鐵行業績效評價為A類的只有首鋼遷鋼一家,基本不被限產。B類企業有兩家,其中包括了豐南縱橫鋼鐵。其余鋼鐵企業全部為C級。可見,豐南的鋼鐵企業創A差距還比較大。
為盡快推進豐南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需從全局出發,針對梳理出的問題,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發揮優勢,補齊短板,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
首先,鋼鐵企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技術裝備升級改造,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改善產品質量,提高鋼材精品市場占有率。具體來說,可依托縱橫鋼鐵項目規劃建設的精品鋼鐵深加工產業園,以發展精品冷軋板帶、鍍鋅卷材、彩涂板等鋼鐵深加工為重點,吸引外地企業來豐南聚集發展,打造環渤海地區高端鋼鐵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其次,要虛心聽取客戶對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產品質量,提升售后服務水平,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
按照“聯合重組和減企壓產”的思路,豐南完成了縱橫豐南鋼鐵聯合重組暨城市鋼廠搬遷改造項目,推進了東華、凱恒的實質整合重組,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得到有力提升。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現有企業仍不夠成熟,還不能在大事件上獨當一面。今后,要繼續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優秀企業學習國內外產業龍頭的先進經驗,增強應對突發事件和處理行業危機的能力,以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壯大。
深化管理變革是推動豐南鋼鐵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新管理方式,通過調整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其次,將眾鋼鐵企業組建為一個鋼鐵集團,通過整合管理,實現各企業優勢互補,以增強發展合力,提升產業效益。再次,要廣納賢才,培育高端技術人才和本土技術工人,打造豐南鋼鐵智庫,改變單純依靠高校、科研單位技術外援的現狀,為豐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專屬智力支持。
豐南的鋼鐵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需要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應經常組織銀行和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通過銀企對接,早日解決鋼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金融機構應結合鋼鐵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融資需要,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對節能環保項目和高科技產品要大力支持,對扭虧無望、技術落后的企業要予以斷供,通過合理配置金融資源,幫助企業盡快完成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鋼鐵企業的融資形式應與企業的資本結構相符合,要把握好融資時機,依據產品市場行情和企業盈利水平調整融資力度,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保障企業的長遠發展。
環境保護事關企業的生存發展,全面做好環保工作是每個鋼鐵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一是要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能耗限額標準,鼓勵企業以高于國家環保標準的要求進行節能減排技改,以先進的裝備、成熟的技術和嚴格的管理,實現污染物“近零排放”和能源全循環利用。二是全力推進“公轉鐵”工作。鋼鐵企業使用鐵路專用線既可降低污染,又可提高運輸效率。要重點加快縱橫鋼鐵專用線和瑞豐、東華(凱恒)鋼鐵鐵路專用線建設。為減輕企業負擔,要推動鋼鐵企業全部加入全市大氣污染整治“藍天基金”,力保豐南“公轉鐵”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三是要設立治污減排基金。當前,鋼鐵企業的環保壓力非常之大,政府要加大對鋼鐵企業治污減排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對應用、推廣節能環保設備的企業予以補貼,對研發環保鋼材的企業給予獎勵,對示范性的環保項目要大力推廣,并給予相關企業一定的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