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多多
她是代表鎮江參加央視《群英匯》節目的業余相聲演員,是著有百萬字小說的網絡作家,是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最年輕的護士長……她叫楊吉羚,劍走偏鋒打造醫院新媒體公號,迅速吸粉過萬。她助推正能量在“云上見”,系列文章多次被江蘇省級政務新媒體“健康江蘇”轉載。2021年5月,楊吉羚榮獲“江蘇青年好網民”榮譽稱號。
網絡作品中有“小心思”
楊吉羚被稱為“鎮江美少女”中最會說相聲的人、相聲圈里最懂醫療的人、醫療界筆桿子最硬的人。她有一個極具辨識度的喜感形象:胖乎乎的身材、圓圓的臉蛋,總是戴著副大大的黑框眼鏡。她從小就愛讀書,慢慢喜歡上了寫作。
她還酷愛相聲,七歲入門便拜了一位天津的先生為師,學習說、學、逗、唱四門功課。雖說以玩為主,五年的歷練卻讓她積淀了深厚的功底。上中學后,只要學業不忙,她便練貫口、聽相聲、寫段子。校園里的各類舞臺上,都留下了她“耍嘴皮子”的身影。
楊吉羚的奶奶從事的是中醫藥工作,從小耳濡目染,楊吉羚對中草藥逐漸產生了濃烈興趣。閑來無事,她將中草藥典故和相聲段子結合,演繹出有趣的中醫藥相聲作品,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2010年,楊吉羚進入江蘇大學深造。她選擇了跟醫學有關的護理專業,歷經四年專業學習,她逐漸發現:“以前覺得醫生是主體,護士是輔助醫生開展工作的。其實不然,醫生和護士只是側重點不同,專業性要求卻一樣。”楊吉羚逐漸喜歡上了護理工作,甚至越鉆越深,并且將解剖學、護理學等專業知識用到了文學創作中。
本科畢業前的實習期間,楊吉羚開始創作法醫和警察職業領域的推理小說。因為這類小說對專業性要求很高,涉及多類生理知識、病理知識,她買了大量法醫學相關的書籍,利用上夜班空閑時間研讀。嘗試寫作時,她又借鑒了很多名家寫推理小說的技巧,不斷打磨故事細節,文筆逐漸獲得了網友的認可。
“那時候網上‘鍵盤俠現象盛行,我在創作中力求客觀、真實,讓大眾樹立辯證的處事觀。”日積月累,加上筆耕不輟,楊吉羚創作了百萬字網絡作品,受到了網友的喜愛,創作時的“小心思”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不少人。
用相聲為醫患架起“溝通橋梁”
2013年,楊吉羚以優異成績考進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為了一名專業護士。連軸轉的繁忙工作,使她無法全力進行相聲和文學創作,但是在工作中,每時每刻發生的趣事,都成了她積累的素材。
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吉羚和同事童雯試著合作,在醫院的年會上表演了反映醫患故事的原創相聲,臺下觀眾時而聽得津津有味,時而哄堂大笑。之后,楊吉羚便萌生了建立一個相聲組合的想法。和童雯一商量,兩人一拍即合,“PS組合”便誕生了。
“我叫楊吉羚,我身邊這位叫童雯,我們兩個就是鎮江相聲美少女新勢力——PS組合……”“得了吧!不就是胖、瘦嗎!你是大胖兒,我是小瘦兒!……”“那天來個小伙子頭疼看病,我先幫他量體溫,我說體溫表放腋下,他看著我,愣了兩秒,伸出手略帶羞澀地說‘耶。我用普通話又說了兩遍‘腋下,腋下,他微微一笑,伸出兩只手,耶耶!這小伙子還來逗我,腋下不知道嗎?胳肢窩知道嗎?鎮江話叫‘嘎咋窩……”楊吉羚和童雯表演時,臺下的歡呼聲總是無比熱烈。
這也因為她們編寫相聲的素材全來源于兩人工作中的所見所聞。為了拉近醫患之間的關系,她們還巧妙地將就醫場景融入相聲“包袱”中,一遍一遍打磨詞句,加什么動作都要反復地琢磨、推敲,有時候一個稿子要熬夜改上個七八遍。
鎮江市衛生系統舉辦的文藝演出中多以歌舞類節目為主,語言類節目非常匱乏,這讓穿上長袍馬褂的楊吉羚和童雯表演的原創相聲在當地“一炮而紅”。幾年下來,她們的名氣也慢慢地被傳開了,作為“臺柱子”每年都會活躍在醫院和衛生系統舉辦的各種活動舞臺上,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追捧。
2017年10月,楊吉羚和童雯編排的原創相聲《這相聲我沒法說了》被選為鎮江市群眾文化的代表作,登上了央視《群英匯》的大舞臺,還在節目中獲得了榮譽返場的邀請函,在年終與其他專場的人氣最佳節目同臺表演。節目播出當晚,她們表演的視頻片段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收獲了一批“鐵粉”。
因為相聲表演,她們也經常被看病的患者認出:“你是那個說相聲的小姑娘?跟電視中一樣親切。”“你們的節目我看了,當醫生真不容易。”……楊吉羚每次聽到這些話都很開心,一個好的相聲作品,為醫患架起了一座“溝通橋梁”。
推出鎮江首個醫療青年形象團體“Dr.boys”
扎實的文字功底加上邏輯清晰的表達能力,工作期間,楊吉羚代表醫院參加了衛健委和鎮江市舉辦的各類文字、宣講、演講比賽,頻頻斬獲大獎。這讓領導和同事刮目相看,加上專業功底扎實,工作第五年,她就競選成為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里最年輕的護士長。
2015年,醫院借調楊吉羚去黨建部接手院公眾號的編輯。為了構建具備自身特色的宣傳平臺,楊吉羚借鑒了很多公眾號,也報班進行了專業學習,經過多方考量,她決定以年輕人為核心讀者群體。
“年輕人要的就是新鮮、有趣。”楊吉羚說,“我們一方面結合時事熱點,剖析事件,力求從健康知識角度對青年網民進行引導;另一方面結合青年熱愛的影視作品,將影視劇情節穿插于醫療知識中,進行專業辟謠。”
《甄嬛傳》熱播時,里面出現了很多中藥材,楊吉羚召集了很多醫護人員剖析里面的藥材使用,專門制作了一期《別被電視情節騙了!》的科普文章。詼諧幽默的文風搭配有理有據的辟謠,角度新穎,深受網友好評。短短幾年,她運營的公眾號就成為了鎮江醫院里的“頭牌”,迅速吸粉過萬。
《太陽的后裔》熱播時,恰逢楊吉羚擔任院籃球隊經理。她多次參加比賽,結識了很多英俊帥氣的年輕男醫生,其中一位還酷愛拍攝,擅長視頻剪輯,這讓楊吉羚產生了按照影視劇中的造型,為醫護人員拍攝封面照片的想法。“我想打造一支形象代言人團隊,讓大眾知道,醫生的職業氣質絲毫不遜色大眾偶像。”楊吉羚選出了五位陽光帥氣的醫生,推出了鎮江市首個醫療青年形象團體“Dr.boys”。“他們往那里一站,別提多迷人了,醫生的精氣神迷倒了不少女粉絲,甚至有女性網友留言求介紹對象。”楊吉羚說。此后,“Dr.boys”系列文章被江蘇省級新政務媒體“健康江蘇”轉載,獲得了社會各界好評。
生活中的楊吉羚既充滿愛心,又不乏堅韌。2017年獻血時,因為超重,血液不達標,她制定了科學的減肥方法,短短一年多,體重從180斤減到了120斤。2019年,為了突破職業瓶頸,她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參加了江蘇大學研究生考試,現為江蘇大學醫學院護理全日制專業碩士在讀生。在楊吉羚眼中,只有用專業的知識助推事業發展,才是王道。歷練過后,她將用更專業的文筆進行文學創作和相聲創作,借助互聯網繼續發光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