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琳浠
高考過后,炫目的新鮮感接踵而來。
脫離了那日夜重復的單調(diào)備考模式,人也變得貪婪起來,似乎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抓住時間,又放下時間,不再顧忌日期。
一天,一個高中的學妹在網(wǎng)上聯(lián)系我:“學姐,我關(guān)注你好久啦,你在校園簽售圖書時我沒趕上,還能買到你的書嗎?”默默關(guān)注向往的人、事、物,這好像是我從前一直在做的事。
我回復道:“可以的,正好明天我計劃回學校看老師,親自送給你吧。”
第二天我選出一本新書,鄭重地給學妹簽上勵志的贈語和自己的大名,然后化了淡妝,換上一襲長風衣,踩著長靴,打扮成自己一直向往的成熟樣子,以熟悉的流程進入了母校的大門。
原來,換了身份回歸的感覺是那么奇妙。
墨綠色的黑板在每一層正對著樓梯口的走廊擺放著,通告上面不再是張口就叫得出的熟悉名字。略有些傾斜的班牌,摔破過一角的花樽,似乎都帶著過往的記憶。
飄過來的身影將我從冥想中喚醒,女孩奔出教室,欣喜地笑了,帶著在我這個“大人”面前的緊張與羨慕之情。
我把書遞給她,她乖乖地接過去,滿臉喜悅。她頓了頓,抬起頭問我:“學姐,最近看你沒怎么發(fā)動態(tài),又有新的作品嗎?你什么時候再出第二本書呢?”我感覺有慚色涌上了臉,只得露出矜持的笑,很成人化地搪塞說這段時間很忙,以后會有計劃云云。
的確,高中畢業(yè)后,擰緊的發(fā)條驟然松弛,連備考時都在堅持的寫作習慣,也懈怠了。想當初,從文山題海中總能擠出那么一些時間,急切地捕捉頭腦中的閃光點,及時填滿在手賬上,緊湊又充實,難得的赤誠。
看望了恩師,一步一步離開校園的時候,我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穿著熟悉校服的學弟學妹身上。一切都如此親切,眼中、心底瞬間被碰撞得有些灼熱。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沒錯,這才是打開青春最正確的姿勢。一段時間以來的迷惑豁然開朗。
剛剛步入大學的時候,色彩如許斑斕,人生也不再閉環(huán),自由唾手可得,眾多的選擇都擺在面前。頭腦放空,體味著自主的新鮮時,似乎得到了快樂,卻很短暫。原來,沒有目標的奔赴,總是空洞。
回想當初,因為喜歡而寫作,因為深愛而投入,體味生活,沉淀生活,又從生活中升華出不同的感受,所有的瑣碎在眼中都是美好的存在。那個單純的、腳踏實地的自己,雖然簡單,但懂得大道至簡,因而步步無畏而堅定……
總有一些節(jié)點會成為特別的人生印記。這段自由卻略顯迷茫的時光,就是我從懵懂到成熟的過渡與轉(zhuǎn)折吧。希望我們都有力量,都有為心中所愛去奮斗的勇氣,去追尋初心,做喜歡且滿意的自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敏寶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