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的創建與實踐

2021-06-24 18:30:48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21年10期
關鍵詞:科技評價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

首鋼集團始建于1919年,已有百年歷史,總部位于北京。目前,已發展成為以鋼鐵業為主,兼營礦產資源業、環境產業、裝備與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建筑及房地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海外產業等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技術研究院是首鋼集團技術創新體系的核心,是首鋼科技創新的組織管理中心、研發推廣中心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輸送基地,負責全面推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工作。當前,首鋼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對于長期從事鋼鐵產品研發生產的傳統行業超大型國有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是實現產業與產品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人才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選拔工作尤其重要。

一、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科技人才。”關心、重視科技人才工作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黨和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都把科技人才的培養選拔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一)國家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工作

2011年7月26日,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委聯合下發了《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指出:科技人才是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該規劃明確了人才建設的主要任務包括:造就一支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科學家隊伍、重點建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支持和培養一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七項內容;明確了人才建設需實行體制機制創新,包括創新和改進科技人才培養開發機制和激勵機制等;明確了實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支持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等。在科技人才培養和評價方面指出,要加大完善科技人才繼續教育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國際化培養力度、注重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培養和凝聚一流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創新績效綜合評價制度,引導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建立以科研質量和創新能力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

在國家積極倡導創新發展的背景下,各級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支持科技人才成長與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評價的政策,在激勵機制、科技創新文化環境建設等各方面進行支持。以北京市為例,2017年3月出臺了《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實施管理辦法》,目的是加強首都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選拔并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構建富有創新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全力推進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該辦法具體規定了首都科技領軍人才的申報資格條件、選拔、支持和管理等內容。與國家政策相比,該辦法操作性、可執行性更強。

(二)先進企業積極探索科技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方式

對國家而言,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對企業也一樣,建設一支由科技領軍人才凝聚而成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是企業能夠持續進行技術創新,效益增長的原動力、硬保障。在這方面,一些先進企業進行了有益實踐。寶鋼(寶武集團)制定了《寶鋼集團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年)》,大力實施“金蘋果”人才建設計劃,通過承擔企業重大科技項目,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領軍人才。陜西延長石油(集團)設計建立了暢通的科技人員職業發展通道,拓展了其縱向橫向成長的空間;結合多因素綜合設計了測評體系,劃分人才梯隊,將測評因素作為創新型科技人才自我定位、自我發展的依據和目標;建立了與相應職級管理人員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分配模式;運用培訓交流、項目帶動、業績考核等配套措施促進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三)首鋼實現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

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首鋼京唐集“產品制造、高效能源轉換、消納社會廢棄物”三大功能于一體、世界最先進的鋼鐵生產流程已經建成。產品結構明顯提升,汽車板等高端板材產品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整體工藝技術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向并跑的轉變,部分實現了領跑。首鋼這一發展歷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重大支撐作用,主要依靠自主創新實現了從傳統長材生產到高端板材轉變的歷史性跨越。目前,首鋼轉型發展已進入到新階段,鋼鐵生產要實現以高效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為代表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隊伍,是首鋼實現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

首鋼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了《首鋼技術專家、首鋼技術帶頭人推薦選拔工作實施辦法》,通過推薦選拔的方式,建設一支高層次、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該辦法的實施,對科技人才的選拔提供了平臺,但目前的選拔條件仍以定性為主,缺乏定量的評價標準,尤其對于科技領軍人才的評價選拔缺乏有效的支撐。

科技領軍人才是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是本專業、本領域公認的杰出人物,是科研團隊的核心,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要求科技領軍人才具有學術道德高尚、科研能力突出、科研水平領先和國際視野開闊、領導力強等綜合素質。因此,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與選拔工作周期長、操作難度高。主要表現在:

(1)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沒有成熟經驗,缺乏操作性強的選拔評價標準,無法有效支撐適應企業轉型發展的要求。

(2)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科技領軍人才往往因個人待遇等問題非正常流動,造成人才流失,科技人才隊伍不穩定。

(3)科技人才晉升渠道單一,個人待遇往往只能通過行政職務的提升得到滿足。

為解決上述問題,技術研究院進行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其目的是建設一支科技人才梯隊合理,技術創新能力強,為首鋼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

二、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創建與實踐的內涵和主要做法

技術研究院作為首鋼集團專門負責產品與技術開發的研發機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建立了適合首鋼轉型發展特點并與研發機構創新性特征突出相適應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其內涵是:形成以機制創新為突破,以科研項目為載體,以科技成果為基礎,以量化評價為依據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創新帶動人才工作創新,暢通科技領軍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建立以注重創新實踐為特點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模式,以創新能力和創新實踐結果作為人才評價導向;構建多維度科技領軍人才評價體系,以相同的量化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對人才進行綜合評價。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強化制度創新,暢通科技領軍人才職業發展

為暢通科技領軍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進一步拓展高端人才的職務晉升空間,集團以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為試點,構建了新的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在科研人員中按照研究員、主管研究員、主任研究員、首席研究員、首席技術專家五個職務建立職業發展通道;同時,為加快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實行首席工程師聘任制,將首席技術專家、首席研究員、首席工程師這三類高端人才,作為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使用。晉升為首席研究員和首席技術專家的領軍人才實行年度崗薪制,其中,首席研究員的薪酬標準區間為30萬元至60萬元,首席技術專家的薪酬標準區間60萬元到100萬元。新的薪酬標準有效對接了國內先進鋼鐵企業與產業鏈下游企業薪酬水平,競爭力明顯提升。同時,職務晉升體系的建立,增加了職業發展的確定性,使科技領軍人才的使命感與榮譽感顯著增強,進一步激發了干事創業的動力。

隨著科研人員職務晉升通道的完善,進一步實施了《首鋼集團“一院多中心”研發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對研發體系進行改革,解決“熱工作”和“冷工作”的不平衡問題;建立了科研人員按照“基本崗薪+科研項目推進獎”的薪酬結構,形成“與價值創造相匹配”的激勵機制。隨著改革措施的落地,先后出臺了《技術研究院科研項目推進獎勵實施暫行辦法》《技術研究院科技領軍人才管理辦法》《技術研究院重大科研項目團隊競聘和實施暫行辦法》《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項目管理辦法》《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形成了科研活動有管理、科技人才有評價、激勵機制有保障的制度體系,搭建了科研人員干事創業的平臺,明確了個人成長的努力方向。

(二)強化創新實踐,推動科技領軍人才快速成長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宵戰風雨”。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要放到實踐中去,必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培養和造就科技領軍人才是一項系統工作,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正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采用多渠道的培養方式,提升科技領軍人才的綜合素質。

1.堅持高標準多渠道引進人才

為提升科技人才質量,加快科技領軍人才成長,積極拓寬了人才引進渠道。注重加強與重點高校的交流與合作,著眼國內領先科研團隊,“定向”引進優秀畢業生;強化面試工作,年均收集畢業生簡歷1200份以上,通過以主要領導帶隊的面試專家組專業面試后,年均錄取近二十余人,畢業生院校分布、專業種類、學歷層次豐富多樣化,做到優中選優;加強與海外知名院校合作,主動到德國亞琛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皇家工程學院等院校對高端科研人才進行考察,引進高水平研究人員回國就業;同時也積極引進了一批行業內有豐富科研經驗的在職人才以及出站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

2.承擔重大攻關項目鍛煉人才

重大攻關項目是指,面向生產現場和市場,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基礎上,積極解決生產現場存在的品種開發和工藝技術等問題,提升產線制造能力、提高企業效益。項目支持的重點是:在產品開發、工藝技術、用戶技術研究和產品第二方認證等方面存在的瓶頸性、基礎性或共性問題。技術研究院與生產基地根據問題的重要性、難度、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等因素綜合考慮,將解決瓶頸問題的工作方案形成攻關項目,設定為院級A類重大攻關項目。項目具有明確的攻關目標,量化的考核指標,節點明確的進度安排和研究內容。項目負責人一般由技術研究院科研骨干擔任,項目組成員由雙方的科研人員和生產技術人員共同組成。

重大攻關項目的設置都是對產線或用戶影響大、技術難度高、時效性強的項目。在項目的規定節點,由技術研究院與產線的技術專家組成聯合評審組,對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評審,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壓力非常大。但通過承擔重大攻關項目,對負責人的鍛煉價值更大,經過在生產現場的磨煉或與用戶進行更直接的技術合作,在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同時,個人實戰能力和用戶技術服務能力得到迅速提升。重大攻關項目制度并結合“派駐制”“一院多中心”體制的建設,使科研人員更多的接近生產現場與市場,為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科研人員迅速成長為領軍人才創造了實戰化平臺。

3.聯合外部創新資源塑造人才

為解決首鋼搬遷調整過程中的技術源問題,早期首鋼分別與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建立了“三個平臺”,即電工鋼聯合研發中心、汽車用鋼聯合研發中心、寬厚鋼板聯合研發中心。聯合研發中心采用“同一個隊伍、同一個機制、同一個目標、同一個任務”的合作模式,科技人才成長迅速。以“三個平臺”等為代表的與高水平科研機構合作的方式,合署進行實驗室技術研發以及貼近現場和貼近市場,解決現場實際技術難題、解決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為首鋼培養鍛煉了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打造了一支懂理論、熟悉現場、了解市場的技術團隊,為新產線順利投產和產品開發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下游用戶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是培養科技人才的一項有效做法,針對鋼鐵產品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設立聯合技術攻關項目,明確項目目標和任務分工,在聯合實驗室框架下組織實施,定期對攻關效果進行檢查。目前與用戶已經建立并有效運行的聯合實驗室近20個。通過與用戶聯合開展技術合作,一方面解決了用戶端的生產難題,促進了首鋼產品的市場應用;另一方面有效鍛煉了科技人才隊伍,擴大知識面,提升了服務用戶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利用國際創新平臺提升人才

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與北京市外專局合作,推動科研骨干赴國外科研機構進行聯合研究。近年來,連續派出科研骨干到英國伯明翰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進行為期6-12個月的聯合技術研發;分別與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每年選拔一人參與聯合研究;2019年首鋼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成立了“首鋼-帝國理工汽車輕量化新材料與新技術聯合實驗室”,與國外高水平科研機構開展聯合技術研發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目前,已與歐洲的8所院校、北美的3所院校、澳洲的2所院校以及亞洲的3所院校共計16所國外知名院校進行合作,其中的6所院校位居2011-2012年度泰晤士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通過聯合研發與客座研究,對科技人才成長和研發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實施開放的國際交流合作是發展的需要,與世界一流的研究團隊為伍,學習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研究理念,利用其先進的研發裝備,開拓了科研人員的國際視野,掌握先進的研發手段和方法,對促進首鋼技術進步和發展戰略實施,提升研發水平,培養有世界眼光的領軍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5.強化學術交流展示人才

鼓勵科技人才“走出去”,參加國內外高端學術會議,在學習先進研究成果的同時,積極引導科技領軍人物在高端學術會議上進行宣講或進行會議主持,提升學術能力,增強科技領軍人才在行業的影響力。主辦“大師進首鋼”,足不出戶即可領略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大師們的風采,了解最前沿科學技術;搭建內部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2018年,主辦學術講座66場,“大師進首鋼”“首席大講堂”和“海外訪學講座”等系列學術活動的品牌正在形成。全年赴外學術交流210場次,其中國際會議主旨報告4篇,4篇論文獲可持續煉鋼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組織參加世界鋼協活動19人次。完成赴外交流總結報告197份,總結報告的質量進步明顯。組織參加“首鋼-中鋼技術交流會”,圍繞煉鐵、煉鋼領域關鍵技術與臺灣省中鋼集團展開深入交流。組織參加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青年創意大賽”,獲得優秀組織獎,展示了首鋼青年科技人員的技術風采。

6.實施科技獎勵機制激勵人才

伴隨著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了向科技人才傾斜的成果獎勵機制,實施了《技術研究院科研項目推進獎勵實施暫行辦法》,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動力。獎勵機制以科研項目為載體,過程獎勵和結果獎勵相結合,重點獎勵:解決長期存在、久攻不克的瓶頸問題所獲得科技成果;圍繞“首發產品、首創工藝、首開設備”取得的新突破;取得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形成更有影響力的國際標準和專利、在更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對園區開發、新產業發展提供研發支撐、做出重要貢獻的科研工作;成果推廣應用后,對提升質量、提高效率效益起到重要作用的團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鼓勵科技人員潛心研究,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行業發展,提升首鋼競爭力的重大科技成果,新修訂的獎勵辦法中,將科技項目一等獎的獎勵金額由15萬元提高到30萬元,二等獎由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科研獎勵機制的完善,進一步規范了科研項目的管理,鼓勵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產出。

7.創新文化建設打造人才團隊

組織“科技創新敢于擔當、傳承匠心精誠服務”的科技創新宣講會等文化活動,讓身邊的優秀科技人才,以故事的形式,詮釋“嚴謹、創新、協作、責任”的科研精神,激發服務首鋼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造就科技領軍人才,既需要個人努力,也需要一個和諧團隊的支撐。通過制定《技術研究院重大科研項目團隊競聘和實施管理暫行辦法》,本著寬容失敗、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原則,有組織的引導研發方向的拓展和轉型,以及科研人員的轉型和能力提升,構建同一技術領域有共同夢想、共同利益、高效協同的“四同”團隊,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和科研骨干。

(三)創新能力導向,構建科學的科技領軍人才評價選拔體系

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直言不諱地指出人才評價存在的問題,不能唯論文、職稱、學歷論英雄。2018年7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再次強調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提出人才評價指標設立要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領軍人才的選拔評價從對科技領軍人才素質要求、人才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和選拔流程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綜合性評價。

1.嚴格科技領軍人才業務素質與職責要求

科技領軍人才要求專業從事科研工作,是專業領域的技術帶頭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為人正派,善于團結協作,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共分為首席工程師、首席研究員及首席技術專家三個層級。首席工程師設一星、二星和三星三個級別。科技領軍人才的主要職責有:(1)根據首鋼集團總體發展戰略和目標,密切關注前沿科技動態,引領本領域科技發展方向,負責制定本領域技術發展規劃;(2)按照首鋼科技發展規劃,通過組建本領域科技研發團隊,主持關鍵工藝技術和產品研發,制定目標,分解任務,帶領實現團隊工作目標;(3)組織策劃重大科研項目,全程參與本領域科技項目管理,組織進行項目調研和可行性論證;協助做好科研項目的中期評估、重大方案論證等;(4)提出本領域對外學術交流計劃,組織相關領域跨專業、跨部門、跨基地科研人員的技術交流,組織與上下游產業鏈的技術合作和交流;(5)重視本領域團隊建設,積極培養青年骨干人才,幫助其成長為首鋼優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6)結合學科重大科學技術應用與首鋼發展戰略,聯合外部科研機構或上下游產業鏈龍頭企業,提出本領域縱向項目的策劃方案,積極融入國家創新平臺。

2.建立科技領軍人才量化評價指標體系

科技領軍人才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質量、價值貢獻;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指標體系包括基礎專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評價。基礎專業能力評價實際上是指對申報科技領軍人才人員的技術職務要求,即達到主任研究員的水平,也隱含了對實際工作年限與工作經驗以及專業能力的要求,此項要求是否決項,不達要求沒有申報資格;科技創新能力包括承擔重大科研任務以及擔任的角色;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對專業技術創新工作的目標、團隊建設目標規劃等綜合素質的考查。圍繞三個維度分別設置不同指標和權重分配,以相同的量化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對不同專業人才進行綜合評價。基礎專業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采用指標評價表進行評價,綜合素質能力采用筆試考試和專家評審的方式,按照筆試得分要點和評審打分表進行評價。科技領軍人才選拔流程包括:報名資格審查、筆試、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競聘答辯和選拔結果公示等五個環節。

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是指標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由承擔科研任務、獲得科技獎勵、參與標準編制、取得專利、論文主旨宣講等7項評分標準組成,31個評分項,滿分100分。每項評分標準設置基準分數,依據貢獻大小在上限范圍內可加分可減分。這個“指標體系”突出對企業發展的貢獻,承擔“三首”研發和重大科研項目任務,合計權重占比超過70%以上。為進一步落實《首鋼集團“一院多中心”研發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對甘于到基地奉獻、敢于解決“及時、高效”問題的技術中心專職研究員進行加分,且在綜合得分基礎上進行加分;“指標體系”強化人才培養,鼓勵赴國外進修培訓,提升科研素養。出國培訓半年(含)以上的,在綜合得分基礎上進行加分。科技創新能力在“指標體系”中權重占40%,綜合素質能力占60%,其中筆試占20%,競聘答辯專家評審占40%。筆試更多地考察戰略思維能力,競聘答辯更多地考察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創新能力評價指標見表一。

表一 創新能力評價指標

3.將“高標準”和“公平、公正、公開”作為選拔評價的根本原則

成立科技領軍人才評價工作組織機構,包括: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監督小組。監督小組由紀委書記擔任組長,負責對首席工程師競聘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工作小組邀請首席技術專家、首席研究員、研究所所長參加筆試得分要點的討論,形成試題建議得分要點供領導小組確認。通過廣泛討論得到的試卷得分要點,充分凝聚了科研人員共識。筆試考題考察了候選人的政治站位、專業視野、落實集團“兩會”要求的執行力以及會不會當專家,這是對候選人綜合能力的大檢驗。答辯專家的選擇重點考慮公平性和高水平,包括:973計劃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獎評委、市正高級職稱評審組組長、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家、首鋼科技進步特殊貢獻獎獲得者、高新技術企業主管科技的領導等。在資格審查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辦法中科技領軍人才任職條件要求,嚴格審核。筆試環節也嚴格按照評價選拔規定,淘汰比例大于20%。在競聘答辯環節,不僅對競聘人員嚴格保密了評審專家、主責專家等信息,對評審專家也隱藏了候選人的申報星級,讓專家在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印象下,根據答辯情況給每一名競聘人員打分。確定最終人選階段,確定了專家推薦比例≥2/3,且綜合成績≥70分兩個較為嚴格的判據。

(四)嚴格聘用管理,形成科技領軍人才競爭機制

首席工程師聘任期為2年,采用年度考評和聘期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過程管理。考評內容包括:個人及團隊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貢獻;重大工藝技術和重大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的創新及突破;成果、專利、論文、學術交流及獲獎情況等。采取“指標評價、領導評價、成員評價”的三維評價模式,按一定權重打分,按照優秀、良好、稱職、不稱職分類評價。考評結果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布,接受監督,并對后續評聘及晉升有參考作用。在聘期內因各種原因不能適應工作要求,未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人才作用的,或聘期已滿,未參加新聘期科技領軍人才評聘或參加評聘未獲通過的,按照降級、由本人辭聘或單位解聘的方式進行管理。降級、解聘和辭聘星級首席工程師原則上每期控制在在聘首席工程師總量的10%左右。

三、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選拔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的效果

通過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與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暢通了科技人才職務晉升通道,明確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了科技領軍人才量化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了科技領軍人才選拔流程,為科技領軍人才快速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進一步穩定了科技人才隊伍,為首鋼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隊伍

通過科技領軍人才培養選拔體系的建立與實踐,技術研究院已形成了包括2名首席技術專家、6名首席研究員和27名首席工程師的科技領軍人才隊伍,涉及專業技術方向14個。在2018年和2019年度共計20項目技術研究院重大攻關項目中,科技領軍人才牽頭承擔了13項。一支以首席技術專家和首席研究員為引領,首席工程師為骨干,其他科研人員為基礎,技術能力有配合、專業結構相協調的科學合理的科技創新團隊已經形成。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有效支持了首鋼通過自主創新實現鋼鐵產品從長材向高端板材的轉型發展,實現了做高品質產品供應商和先進技術服務商的歷史性轉變。已形成汽車板、電工鋼、鍍錫板3大戰略產品和系列產品集群,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輸變電、家電、油氣管線、集裝箱、船舶、工程機械、食品包裝及高層建筑等行業。

經過實戰鍛煉,科技領軍人成長迅速,為首鋼集團、首鋼京唐公司等新的生產基地輸出人才數十名,目前已經成為集團領導、生產基地領導或生產經營與管理骨干。近年來,科研人員中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1人,22人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9人獲“北京市勞模”稱號,6人獲得“首鋼科學技術特殊貢獻獎”,61人被評為“首鋼技術專家”,122人被評為“首鋼技術帶頭人”,108人被評為“首鋼優秀青年人才”,12人獲得“首鋼勞模”稱號。

(二)科技成果水平明顯提高

2018年完成科技成果驗收評價34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1455萬元,其中20項由科技領軍人才完成,占58.8%,8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項由科技領軍人才完成,占比75%;獲上級科學技術獎勵6項次,全部由科技領軍人才牽頭完成。“超大型水電站用金屬結構關鍵材料成套技術開發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是2018年度黑色冶金材料方向唯一獲獎項目,也是唯一一個由鋼鐵企業牽頭完成的項目;“燒結料面噴吹蒸汽機理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高強韌、厚規格海洋工程用鋼高效制備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首鋼技術中心在2018年全國133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評為優秀,排名22位,冶金行業第2位。

(三)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牽頭與長春一汽等11家企業聯合中標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鍍鋅高強汽車板專用生產線”獲國家技改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5萬t/d水電聯產與熱膜耦合海水淡化研發及示范”等3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順利完成結題驗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于鋼鐵流程余熱利用的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及示范”順利通過中期審查。“鋼鐵流程綠色化關鍵技術”“綠色裝配式高層鋼結構住宅產業化設計與建造”等項目按期推進。通過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升了行業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與國內領先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單位形成了合作關系,融入了國家級創新體系,科技創新資源進一步豐富,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知識產權數量質量顯著提升。2018年至2019年8月,全院形成專利申請329件,其中發明專利264件;科技領軍人才申請專利226件,發明專利195件,分別占全院專利數量的68.7%和73.9%。2018年至2019年8月,全院完成專利授權176件,其中發明專利109件;科技領軍人才授權專利109件,發明專利76件,分別占全院授權專利的61.9%和67.9%。“一種鎂質含鈦球團礦的制備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一種連鑄坯生產水電站用特厚鋼板的制造方法”獲北京市發明專利獎。集團公司獲首批“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試點單位”稱號。制修訂各類標準43項,其中主持國家行業標準13項,完成“ISO630.3結構鋼第三部分細晶粒結構鋼”等2項國際標準的立項,這是首鋼首次主持修訂的產品類國際標準。全年發表論文285篇,其中SCI/EI 收錄論文34篇。

猜你喜歡
科技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筆中“黑科技”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天堂av免费|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人人艹人人爽|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无码aaa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五月激情网| 欧美在线伊人|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1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久久精品66|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91麻豆精品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波多野结衣二区| 一级爆乳无码av| 在线国产你懂的|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91| 夜夜操天天摸|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另类欧美日韩|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色婷婷在线播放|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黄网在线|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欧美精品不卡|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2|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www.91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日韩激情成人|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先锋资源久久| 91久久大香线蕉|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婷婷亚洲天堂| 欧美天堂久久|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操美女免费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就去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