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波,劉長春,許曉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10)
射頻同軸連接器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微波毫米波器件,相對于波導連接器而言,同軸連接器具有頻帶寬、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便宜等優點,在國防軍工、儀器儀表、移動通信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145GHz同軸連接器頻帶寬,其頻率上限已經進入THz領域,THz波束寬,容易對準,天線系統可以實現小型化、平面化,降低了對準所需要的精度和難度,在遙感和遙測、毫米波雷達、電子偵察、精確制導、星間通信、亞毫米波空間探測與環境監測、測試測量儀器等方面具有廣闊的需求背景,是下一代通信的發展方向?,F有的同軸連接器產品最高頻率只能覆蓋到110GHz,無法滿足各行業對于THz同軸連接器的需求,因此開展145GHz精密同軸連接器的設計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45GHz同軸連接器的設計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145GHz同軸連接器的設計目標
本次設計的連接器最高頻率高達145GHz,連接器的電性能指標對阻抗不連續的變化異常敏感,對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在如此寬的頻帶內實現阻抗匹配的難度非常大。同時,為了支撐和固定內導體,145GHz同軸連接器在設計時同樣需要引入介質支撐,介質支撐的引入會導致傳輸線變得不均勻,如果設計不當,會產生嚴重的反射,甚至會激發出高次模,導致設計失敗。因此,如何在超高頻帶內實現傳輸線的精確設計是145GHz同軸連接器的關鍵所在,難點總結如下:
難點1:頻帶寬,工作頻率高達145GHz,實現整個頻段內阻抗匹配難度大。
難點2:介質支撐不僅要有足夠的強度,還必須進行合理的補償結構設計,在超寬帶頻率范圍內盡量較小反射,設計難度大。
難點3:工作頻段高,對零件精度要求高,在兼顧微波性能和成本的前提下,容差設計計算量大,設計難度高。
介質支撐是145GHz同軸連接器的核心部件,在設計時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保證電性能的前提下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介質支撐的材料介電常數要盡可能的小;介質支撐的結構必須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在介質支撐介入位置會引發阻抗的不連續,相當于在此位置引入了一個不連續電容,工程上常用的方法通過共面補償進行消除,同時為降低介質支撐的等效介電常數,保證連接器的帶寬,需要在介質撐端面進行周期性打孔處理。

圖1 介質支撐回波損耗仿真曲線
本次設計我們采用介電常數較小的工程塑料來設計介質支撐。通過軟件仿真來優化介質支撐的各尺寸,從而將不連續電容降到最低,保證介質支撐在整個頻段內盡量匹配。介質支撐的仿真結果如圖2、圖3所示,通過仿真優化,介質支撐的回波損耗在-40dB以下。
為了保證同軸連接器的陰陽內導體接觸良好,陰頭內導體上一般需要設計彈性結構,常用的結構主要有開槽結構和陰頭內導體內嵌彈簧爪結構。145GHz同軸連接器的直徑僅有0.348mm,內嵌彈簧爪結構無法實現,因此陰頭內導體采用開槽結構。綜合考慮現有的加工手段和加工難度,將陰頭內導體設計為雙槽結構,如圖2所示。在HFSS中建立仿真模型,雙槽結構對回波的影響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雙槽結構對回波損耗影響較小,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圖2 雙槽結構示意圖

圖3 開雙槽結構仿真曲線
同軸連接器互連時,理論上互連的陰陽連接器的內導體之間應該沒有間隙存在,即G=0mm。事實上,理想狀態是無法實現的,為了保證互連時連接器內導體不會損壞被測件,內導體端面與電氣基準面之間通常設計一個很小的負公差,接觸間隙的存在,使連接端口的特征阻抗匹配惡化,增大了連接端口的反射系數,影響測量精度。通常間隙對駐波比的影響可以通過式1進行計算:

式中,S為駐波比;F為頻率;G為空氣間隙寬度;d為內導體外徑;N為開槽數量;w為開槽寬度;dg為插針直徑。
針對不同的間隙和槽寬組合,采用HFSS軟件進行仿真分析,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間隙G=0.05mm時,回波曲線惡化嚴重,沒有足夠的設計余量,因此要求G<0.05mm,即內導體端面距離電氣基準面的公差(g)應該控制在-0.025mm~0之間。

圖4 不同間隙的仿真曲線
對于同軸連接器而言,橫截面上中心導體相對于外導體的同心度偏差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同心度偏差會引起連接器特性阻抗的變化。設e為中心內導體和外導體內孔中心軸線的同心度偏差,如圖5所示,內外導體同心度e引起的特性阻抗偏差為:


圖5 傳輸線偏心示意圖
在通常情況下,引發同心度偏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內外導體的形狀偏差和裝配偏差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介質支撐的介入引起的。安裝介質支撐的臺階結構,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于刀尖的磨損,在臺階根部并不是標準的直角,而是會產生一個微小的過渡圓角。根部圓角的大小與內導體臺階高度接近,會導致阻抗補償設計失敗,還會引起內外導體同心度惡化。
因此,在設計時不僅要嚴格控制零件的尺寸和形狀誤差,加工過程中也要對內導體的根部圓角進行動態監控,保證內導體的臺階根部圓角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在DC~110GHz頻段內,通過搭建110GHz同軸測試平臺測試,在110GHz~145GHz頻段內,通過110GHz~170GHz太赫茲測試系統進行測試。在DC~110GHz頻段內,回波損耗22dB,插入損耗0.28dB,在110GHz~145GHz頻段內,回波損耗18.9dB,插入損耗0.36dB,滿足表1中連接器的設計目標。具體測試曲線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DC~110GHz頻段測試曲線

圖7 110GHz~145GHz頻段測試曲線
本文通過理論計算和仿真方法,分析了介質支撐、內導體開槽、內導體間隙以及內導體根部圓角對145GHz同軸連接器傳輸線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設計完成145GHz同軸連接器。如圖8、圖9所示。連接器經實測,回波損耗小于15dB,插入損耗小于0.6dB,滿足設計目標,證明理論和放著相結合的設計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其他高頻產品設計時進行借鑒。同時145GHz同軸連接器的研發為我國THz領域產品的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8 145GHz同軸連接器實物

圖9 太赫茲測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