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鵬
“企業公民”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客戶的厚愛時,應該履行公民義務。尤其是在國家和社會面臨重大公共事件時,更應當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以行動回報社會。履行責任與付諸行動,才是企業最好的公關。
重大社會事件中的企業行動開啟“本質公關”
對于企業來說,公共關系是什么?業界普遍認為,公共關系是指組織機構與公眾環境之間的溝通與傳播關系。它包括八大關系:政府關系、媒體關系、消費者關系、投資者關系、競爭者關系、員工關系、社區關系以及法律關系。
在日常經營中,企業要優先履行經濟責任,創造經濟效益。而在重大社會事件中,企業要優先履行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發揮自己的優勢,急國家之所急,解民眾之所憂,這便是企業最好的、最本質的公共關系。
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人們對企業的期望發生了改變。相比于經濟效益,大家此時更希望企業能有效地承擔起化解核心矛盾、維護市場秩序、幫扶弱勢群體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上的責任和義務。企業的所作所為,也被放大、被聚焦,直接成為外部評價企業形象、衡量企業價值的重要標準。此時,企業的社會價值表現,成為改善公共關系的關鍵因素。
踐行抗疫責任見證公關“逆襲”之力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石化將社會責任置于經濟責任之上,以良好的責任企業形象,增強了社會對“戰疫”的信心、對企業的信任,廣泛改善了公共關系,刷新了企業公共關系指數。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面對重點醫療物資緊缺局面,中國石化堅持“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盡最大努力緩解醫療物資緊缺局面。開足馬力生產用以加工制作口罩、手術服、防護服、輸液瓶等的聚烯烴醫用材料及消毒用品,并信守原材料不漲價承諾。
疫情初期,中國石化提出“要讓老百姓買得到口罩,買得起口罩”,跨界馳援口罩生產。疫情期間口罩原料熔噴布緊缺、價格飛漲,中國石化連續投資2億元,緊急上馬16條熔噴布生產線,12天建成第一條熔噴布生產線,76天建成全球產能最大的萬噸級熔噴布生產基地。同時,還將熔噴布低價供應各省防疫部門指定的地方口罩生產企業,有效平抑口罩價格。
疫情嚴峻時,為保障百姓生活,中國石化利用3萬座加油站和2.7萬個易捷便利店的渠道優勢,做到油品不斷供、服務不打烊,及時生產、銷售兒童口罩,創新“一鍵加油”“安心買菜”等無接觸服務模式。“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到后備廂”“我有易捷店,誰有滯銷品”等活動,助力解決疫情期間“市民買菜難、農戶賣菜難”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間,中國石化跨界轉產口罩后,如果推出“中國石化”牌口罩,這將直接擠壓3萬個下游口罩生產商的生存空間。中國石化最終決定“有所不為”,不做中國石化牌的口罩,不與民爭利,亦是承擔社會責任。“做”與“不做”,因時而異,共同提升公共關系建設。
最大的公共關系是“俠之大者,廣得民心”
“俠之大者,憂國憂民”是最大的公共關系。它是企業站在國家、社會、民族甚至人類的道義高點,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與公眾,廣得民心,打造品牌美譽度,從而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才是最大的公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石化所形成的良好責任口碑,促使社會公眾更愿意來中國石化加油、來易捷便利店消費。2020年上半年到處封城、車輛限行,而中國石化油品和非油品銷售業績不減反增,實現逆勢增長,這也許是公眾在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中國石化的贊賞。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石化的“抗疫”行動,以多種形式手段,零時差同步創造了多次“石化體”現象級傳播。這一年,中國石化28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1次進入“焦點訪談”、2次參加對話節目、16條短視頻單條過千萬點擊量。發布的“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的微博,獲得1 000多萬人次點擊、2.6萬次轉發,被網友稱贊“硬核跨界,為國為民”,被媒體報道為“跨界狂魔”英雄帖,被國務院客戶端、中國政府網公眾號借用,被國家網信辦授予“2020年正能量網絡獎”。
(作者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