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在沒做任何提前宣傳和造勢的情況下,低調地更新了主流機型MateBook 13/14,升級到了第11代酷睿平臺,另外有搭載MX450獨顯的配置。而在“困難重重”的大環境下,在聯想強勢壓力下,新款的MateBook還值得購買嗎?


先從最便宜的MateBook 13說起。一如既往,MateBook 13的外觀還是走的商務風,大方精致。該機有銀、灰和“櫻粉金”三色可選,屏幕皆采用2160×1440分辨率100%sRGB高色域DC調光低藍光觸控屏,14.9mm/1.3kg,42Wh電池。
相信會有人說:哎呀我不用觸控屏,意義不大。但多一個功能也沒有什么不好(尤其是價格似乎不太增加的時候)。而且,華為的MateBook系列為了發揮起“手機聯動”功能,在筆記本屏幕上實現手機的電話/應用操作,觸控屏也是必要的——部分手機應用和操作需要“滑動手勢”,鼠標是不行的,必須用觸控屏。另外,觸控屏也為筆記本帶來了多人共享的便捷(比如你給朋友分享內容,朋友可用觸控屏操作,避免了“來,你讓一下位置,我來操作”的尷尬)。
另外,這塊屏幕為3:2比例,縱向內容比16:9的屏顯示得多且是相機拍照的默認比例——對于攝影愛好者而言,這種屏幕更完美。
功率釋放方面的具體數據暫無,但散熱依然是雙風扇雙熱管,從既往情況分析,會有最高40W左右的散熱能力,談不上多兇猛,但也絕不差。之前我們說過,功率和性能之間有個最佳效能關系,比如25W的1135G7和35W的1135G7,其實應用性能差異很小,只是后者聽著很生猛、心里感覺很爽。
i5 1135G7/16GB/512GB/Iris Xe/2K觸屏 5499元
i7 1165G7/16GB/512GB/Iris Xe/2K觸屏 6499元
i7 1165G7/16GB/512GB/MX450/2K觸屏 6999元
接下來說說MateBook 14。該機的配置情況和MateBook 13基本類似,不過顏色只有銀色和灰色(就質感來說,當然選擇灰色更漂亮),15.9mm/1.49kg。不過該機的電池容量提升到了56Wh。另外,其i5款就有MX450獨顯可選——當然,起價也要貴一些了。
散熱方面,MateBook 14和MateBook 13類似,也是雙風扇雙熱管,只是內部主板的布局稍有些不同,也沒有額外的硬盤位。

i5 1135G7/16GB/512GB/Iris Xe/2K觸屏 5899元
i5 1135G7/16GB/512GB/MX450/2K觸屏 6399元
i7 1165G7/16GB/512GB/MX450/2K觸屏 7399元
1.MateBook 13和14,誰更值得買?
顯而易見的是,MateBook 14的電池容量更大,而且i5款就有MX450的設計。另外還有個重要區別就是接口:MateBook 13的接口少,機身右側一個USB 3.0 5Gbps口,左側一個3.5mm口,還有個兼做電源口的USB Type-C口,就沒了!而MateBook 14有兩個5Gbps USB大口,另外還多出一個HDMI口。綜合這些情況來看,MateBook 14是更好的實用選擇。
但對于純商務人士,不玩游戲,也不處理復雜的照片和圖片,使用無線鼠標完全OK,而工作數據的來去都主要靠網絡,對于USB大口的需求也不多。這種情況下,MateBook 13顯然是更好的選擇,畢竟更輕更小更便攜,拿出去也倍兒有面子。即便偶爾需要接駁外接顯示設備,短暫用一下USB Type-C口,不插電也沒關系。
2.它們在設計上有沒有什么明顯的問題?
除了接口都不算太豐富,剩下的明顯問題就是:都升級到第11代酷睿了,竟然沒有Thunderbolt 4接口。“21世紀都走到第21年了,怎么能沒有Thunderbolt呢?那怎么用呢?”^__#
其實,真正必須用Thunderbolt才能解決問題的用戶,占比應該不到5%。對于絕大部分用戶的應用,全功能的USB Type-C應該可以解決問題。只是有一點麻煩,一旦要用USB Type-C,就得轉接(不然就無法充電了),需要至少100元買個帶反向充電功能的小型Type-C擴展塢(也正因為如此,現在很多第11代酷睿本都采用了雙Type-C口的設計)。
3.相對于聯想的輕薄本,它們還有競爭力嗎?
從散熱規格來看,新款MateBook 13/14的處理器性能表現不可能有聯想的YOGA 14和小新Pro 14好。另外在內存方面,MateBook 13/14都是采用的DDR4 3200內存,這是目前輕薄本的普遍情況,但相比聯想大部分YOGA新品都標配LPDDR4x 4266,的確是差了些,主要表現是同功率下顯卡性能只有80%~90%(當然了,對于日常使用和LOL網游來說并無實質性區別)。
另外在易用性設計方面,聯想YGOA 14s/13s以及小新Pro 14的“智能感知”和“智能鍵盤背光”的確是拉風且實用。

但,華為MateBook筆記本也有它的絕活兒——華為分享應用生態。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從最簡單的一碰傳,到多屏協同,到筆記本端編輯手機上的文檔,到筆記本端開啟多個手機應用,華為分享這個應用生態日益強大。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作為具備多種終端設備的廠商(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華為云空間”提供的服務也相當強大且更具實用價值(聯想也有云服務,但相對普及度不高)。
所以,綜合來看,我們不能說新款的華為MateBook 13/14在聯想強勢新品面前就沒有競爭力了,實際上它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賣點和核心價值。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落實到“好用”這個層面,華為的筆記本可能“更實在”一些,畢竟筆記本使用更多是和軟件打交道,而在這方面,華為顯然更具優勢。相對的,聯想的優勢更多體現在“硬件功能創新”上,算是各有特色吧。
Q:大叔,我滿懷激動地等著銳龍5000H處理器+RTX30顯卡的游戲本新品,怎么感覺沒有幾臺呀?
A:是的,從目前的新品發布情況來看,銳龍5000H處理器游戲本的確還不多,少量的幾款又集中在華碩上,價格也不算便宜(因為顯卡配置高)。如果你想買到價格實惠的RTX30顯卡游戲本,目前還是得看英特爾平臺,畢竟6核的i5 10500H和8核的i7 10870H/10875H的供貨充足,機型也多。比較典型的就是i5 10500H+RTX 3060+144Hz的組合,最低首發價格只要6999元,競爭力很強。
當然,從更為主流的層面來看,聯想惠普等國際一線品牌還沒有動靜呢,如果不急,先等等吧!
Q:大叔,我看華碩的ROG品牌發布了一個很神奇的機型,幻13,很輕,而且是銳龍5800HS處理器+GTX 1650顯卡的組合,還能后空翻當平板使用,請問這個機型可以買嗎?
A:13英寸的ROG幻13的確很吸引眼球,1.35kg,采用TDP 35W的銳龍R7 5800HS,還有GTX 1650獨顯,而且是后空翻觸屏機型,而且屏幕還支持120Hz高刷新率。綜合來看,可以定義為“帶有后空翻觸控功能的輕薄游戲本(或輕薄高性能本)”。

不過,由于該機太輕了,我們對其最終性能釋放還有些吃不準。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極致的性能發揮,但我們分析打算購買的人,多半還是沖著其“輕薄、高配置”去的,所以對性能多少還是有需求的——待到我們拿到真機做了測試再回答購買價值這個問題吧。建議大家不要糾結隨機附送包鼠這個問題,包鼠一定要自己買,可以有效提升使用體驗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