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任燦
策劃人語
古往今來,從“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到“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延續千百年卻依然閃爍著光芒的不朽詩篇,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的重要論述論斷,無一不在強調,悠悠萬事,民生為重。
時間的書頁不斷掀開,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但毋庸置疑,民生問題始終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它既事關國家發展大計,也事關人民幸福安康。那么,幸福民生究竟該有什么樣的底色?
我們不妨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2020 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 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2%;對因疫情遇困群眾及時給予救助,新納入低保、特困供養近600 萬人,實施臨時救助超過800 萬人次;加強易返貧致貧人口監測和幫扶。年初剩余的551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從這些成績不難看出,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遺余力讓人民群眾能夠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這無疑正是幸福民生該有的絢麗底色。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在不平凡的2020 年里,“十三五”圓滿收官,我國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譜寫出民生事業的輝煌篇章。2021 年,“十四五”發軔新征程。可以看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做出的重要部署都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個個數據,一條條舉措,無不讓人感受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也讓人們看到,黨和政府始終在用實際行動,擦亮百姓民生的幸福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