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芳,楊華,王進海
1.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科,陜西 西安 710004;2.西安市第一醫院老年消化科,陜西 西安 710002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于胃黏膜上皮,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該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據數據顯示,約有60%的胃癌患者合并Hp感染[1]。幽門螺桿菌L型(Hp-L)是Hp的一種變異類型,擁有更強大的致癌作用,也是導致胃癌侵襲、轉移的重要因素,可明顯加劇病情惡化速度[2]。早期了解胃癌患者Hp-L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在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指導治療方面有重要意義。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ΜIF)在促進腫瘤進展方面作用關鍵,參與著正常細胞的分裂、癌基因所誘導的惡性轉化過程[3]?;|金屬蛋白酶-9(ΜΜP-9)對基底膜及細胞外基質中的IV型膠原具有降解作用,可促進新生血管生成,導致腫瘤細胞浸潤、轉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作為重要的促內皮細胞分裂、促血管生成因子,參與著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4]。此外,胃黏膜炎癥在胃癌的惡化過程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炎癥反應越重則可能提示Hp感染程度越重[5]。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ΜIF、ΜΜP-9、VEGF及炎癥因子在胃癌合并Hp-L感染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并探討其臨床意義?,F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172例胃癌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胃癌診斷標準,并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6];②具有胃癌組織標本以及距離癌組織邊緣>5 cm的正常胃黏膜組織標本;③初次接受診斷確診,既往未接受過相關抗癌治療。排除標準:①近1個月內使用過質子泵抑制劑、免疫調節劑、抗Hp感染治療等;②合并其余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出血性疾病;④合并其余惡性腫瘤或者重大軀體疾?。虎萑焉锲诓溉槠?。172例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71例;年齡43~76歲,平均(63.40±7.52)歲。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1.2.1 Hp-L感染檢測 將胃癌組織、癌旁組織標本進行常規石蠟包埋切片,結晶紫初染30 s,洗滌,碘液復染1 min后,視野95%乙醇脫色,時間30 s,再次洗滌,稀釋,復紅復染,時間2 min;再次洗滌,使用中性樹膠予以封片,革蘭染色油鏡下觀察,放大倍數10×100,隨機觀察10~15個不同的視野并計算數量,最終結果取平均數,陽性標準細菌L型、Hp均數≥20,陰性標準為<20或者無L型和Hp陰性[7];并進行免疫組化(SP)染色,工作濃度1∶80,將磷酸緩沖鹽溶液(PBS)作為陰性對照,已知的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抗Hp-L抗體購于蚌埠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觀察顯示胃癌細胞、間質巨噬細胞的細胞質或者胞膜中有棕黃色顆粒表達,則判定為Hp-L陽性;當革蘭染色、SP染色檢查結果均顯示為陽性,則最終判定為Hp-L感染[7]。
Hp-L感染程度的判定方式[7]:在顯微鏡下,對胃黏膜黏液層、小凹上皮、表面上皮、腺管上皮表面的L型和Hp情況進行觀察,輕度為:L型和Hp表達少量,僅偶爾發現或者不到標本組織長度的30%;中度:L型和Hp的表達呈連續、稀薄性,在上皮表面有分布,或者到達標本組織長度的31%~60%;重度:L型和Hp的表達量多,已到達標本組織長度的60%以上。
1.2.2 ΜIF、ΜΜP-9、VEGF檢測 ΜΜP-9、抗ΜIF、VEGF單克隆抗體均由武漢博士德公司提供,SP試劑盒由福州邁新該公司提供;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ΜIF、ΜΜP-9、VEGF陽性率情況,具體方式如下:將切除的胃癌組織、癌旁組織經10%甲醛固定,常規石蠟包埋,進行4μm連續性切片,SP試劑盒染色,使用檸檬酸緩沖液進行煮沸修復,二氨基聯苯胺法顯色,再使用蘇木素復染,將PBS作為陰性對照,已知的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ΜIF、ΜΜP-9、VEGF的表達均定位在細胞質,根據細胞質類的染色強度、陽性細胞數量進行綜合評價,染色強度無染色則記0分、淡黃色則記1分、棕黃色則記2分、棕褐色則記3分,陽性細胞數量<5%則記0分、5%~25%則記1分、26%~50%則記2分、>50%則記3分,將兩者結果相加,總分≥3分則判斷為陽性,<3分則判斷為陰性[7]。
1.2.3 血清炎癥因子檢測 收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室溫下靜置1 h后上離心機離心,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提取上層清液儲存于-80℃的冷凍箱中待檢。檢測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IL)-6和IL-1β,試劑盒均購于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方式如下:使用IL-6、IL-1β抗體包被酶標板,洗去游離部分后,加入經過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所標記的抗人IL-6、IL-1β抗體,洗去游離部分,加入3,3',5,5'-四甲基聯苯胺(TΜB)進行顯色,在HRP的催化下,TΜB顯示出藍色后,加入終止液,使用酶標儀對吸光度進行測量,并計算血清IL-6、IL-1β濃度的表達。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胃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Hp-L感染陽性率比較 胃癌組織中Hp-L感染陽性率為69.19%,明顯高于癌旁組織的12.2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5.678,P<0.05)。
2.2 胃癌Hp-L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ΜIF、ΜΜP-9、VEGF表達陽性率比較 胃癌Hp-L感染陽性患者ΜIF、ΜΜP-9、VEGF表達陽性率明顯高于Hp-L陰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胃癌Hp-L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的MIF、MMP-9、VEGF表達陽性率比較(例)
2.3 胃癌Hp-L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胃癌Hp-L感染陽性患者血清IL-6、IL-1β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Hp-L陰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胃癌Hp-L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s,pg/mL)

表2 胃癌Hp-L感染陽性和陰性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s,pg/mL)
組別Hp-L感染陽性Hp-L感染陰性t值P值例數119 53 IL-1β 28.31±3.42 14.07±2.31 27.614<0.05 IL-6 25.05±3.71 16.23±2.04 16.232<0.05
2.4 不同Hp-L感染程度患者ΜIF、ΜΜP-9、VEGF及炎癥因子表達水平比較 119例Hp-L陽性感染患者中輕度感染27例,中度感染56例,重度感染36例。重度感染患者的ΜIF、ΜΜP-9、VEGF表達陽性率及血清IL-6、IL-1β水平明顯高于中度和輕度感染患者,中度感染患者上述結果均明顯高于輕度感染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Hp-L感染程度患者MIF、MMP-9、VEGF及炎癥因子表達水平比較
2.5 Hp-L感染陽性與ΜIF、ΜΜP-9、VEGF及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Hp-L感染陽性與ΜIF、ΜΜP-9、VEGF、IL-6、IL-1β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Hp-L感染陽性與MIF、MMP-9、VEGF及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
Hp常定位于胃黏膜,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Hp-L是其中的一個變異類型,主要生成于不利于Hp生長的條件之中,即便是在消除相關風險因素后,Hp-L型仍可能持續存在并產生毒性作用,和原菌Hp相比,更具有侵襲性、黏附性和威脅性,且其會持續性的對胃黏膜上皮細胞造成損傷,加速胃癌的進展[8]。
ΜIF的分泌主要來自T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關于其在惡性腫瘤中的作用近年來也備受學者重視;目前的研究發現,ΜIF在諸多腫瘤中均具有更高表達,且可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分裂、血管生成等,導致病情進展[9]。另也有報道指出,在胃炎、腸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胃癌組織中均能檢測出ΜIF的表達,且表達趨勢呈逐漸遞增表現[10]。ΜΜP-9是ΜΜPs家族的重要成員,在體內被激活后可生成Ⅳ型膠原酶,并對腫瘤表面細胞外基質中的Ⅳ、Ⅴ型膠原蛋白造成破壞,加速腫瘤向周圍組織的浸潤和轉移,且其對血管基底膜具有降解作用,可促進內皮細胞遷移,從而導致新生血管形成[11]。VEGF可在血管內皮細胞中發生特異性的作用,主要可促進內皮細胞增殖,是機體血管形成的重要標志物,其表達的升高可加速腫瘤細胞生長[12]。此外,在胃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于腫瘤細胞會對周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也會加重機體的炎癥反應過程[13]。IL-6、IL-1β均是機體重要的炎性介質,在炎癥信號的刺激下,其表達和發生迅速性的升高,對其的評估有助于判斷機體炎癥狀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胃癌組織中Hp-L感染陽性率為69.19%,明顯比癌旁組織要高,和陳聰英等[14]結果具有相似性。而在胃癌Hp-L感染陽性患者中ΜIF、ΜΜP-9、VEGF的陽性率及血清IL-6、IL-1β的表達更高,隨著Hp-L感染程度的加重,這種表達情況更加明顯。在本研究的相關性分析中顯示,Hp-L感染陽性和ΜIF、ΜΜP-9、VEGF、IL-6、IL-1β均呈正相關,通過分析是由于,①Hp-L感染可生成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等具有毒性的因子,直接在胃黏膜產生作用,加重胃黏膜上皮的損傷程度,促使細胞基因發生突變;YULIZAL等[15]研究顯示,CagA可刺激ΜIF的分泌增加;加上在惡性腫瘤患者中,隨著體內T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的增加,也同樣會加劇ΜIF的釋放,而隨著ΜIF的增加,又會激活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此過程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逐漸導致感染程度加重。②胃癌患者發生Hp-L感染后機體會出現慢性炎癥表現,增加血清IL-6、IL-1β的表達,并持續性的損傷胃黏膜造成損傷,隨著感染程度的加重,可導致組織發生水腫,壓迫到毛細血管,造成局部組織缺氧,此過程會導致VEGF表達的明顯增加,加速內皮細胞生成,繼而又增加ΜΜP-9的大量分泌,各因素之間相互協同、相互促進。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例如未觀察上述指標和胃癌患者臨床病理之間的關系等,此后也將持續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ΜIF、ΜΜP-9、VEGF、IL-6、IL-1β水平與胃癌Hp-L感染陽性均呈正相關,且隨著感染程度的加重表達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