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陳康 柳玉鵬
“史無前例的舉動”,“德國編輯部網絡”24日這樣感慨俄羅斯艦機此前一天在黑海開火和投彈警告驅離“入侵領海”的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戰斗民族”硬“剛”“日不落帝國”的海軍軍艦,不僅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更是震動西方國家。俄羅斯外交部和國防部隨后分別召見了英國駐俄大使和武官,指責“英國無禮的挑釁,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俄羅斯法律”。令英國尷尬的是,盡管英國官方極力否認英艦進入俄領海并被俄軍開火的說法,但連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卻都采用俄方的說法。許多西方網民都感慨“皇家海軍能夠在全世界各國海洋‘自由航行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俄羅斯海軍上將科莫耶多夫嘲笑稱:“英國早已從海上雄獅變成老鼠了。”
“到底誰在撒謊”
“這是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在與西方的激烈對抗中首次直接開火。”美國廣播公司(ABC)稱,俄羅斯使用實彈驅逐北約國家的軍艦,反映出在俄同西方緊張關系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發生軍事沖突的風險越來越大,雙方稍有意外就可能釀成一場戰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俄英雙方對這起事件各執一詞。俄國防部稱,英國驅逐艦23日正午前侵入俄領海3公里,俄巡邏艦對其開火示警,俄戰機在英艦行進方向投下4枚炸彈,驅離了英國軍艦。與俄方說法相反,英國國防部隨后發表聲明稱,我們認為俄方是在黑海進行射擊訓練,“沒有針對‘保衛者號的開火射擊,我們不認可其在英艦航線方向投炸彈的說法”。
驅離戰之后,雙方的輿論戰立即打響。對于英國的說法,俄國防部于北京時間24日凌晨發布了俄艦機驅離英國軍艦的視頻,直接打臉英國。視頻顯示,俄軍快艇、蘇-30SM戰機和蘇-24M戰機都在驅逐英國艦艇。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4日表示:“英國驅逐艦進行了一次蓄意和有準備的挑釁。此類行為不可接受,不符合國際法。同樣可以確認的是,俄武裝部隊嚴格按照國際法行事,將對此類挑釁采取強硬立場。”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4日在“俄羅斯24”新聞頻道的節目中稱:“對于這樣蠻橫的駛入和無禮的行徑,我們不僅會有外交回應,我們會有一整套回應。我們的武裝力量、邊防部隊都會采取措施回應。”俄新社稱,俄
外交部23日當天就緊急召見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進行抗議,俄國防部也召見了英國駐莫斯科武官,抗議英國驅逐艦“危險的舉動”,并敦促英國當局對該艦的行為進行調查。
“到底誰在撒謊:英國國防部、英國駐俄大使館,還是BBC記者?”扎哈羅娃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給英國的傷口抹上一把鹽。她稱,事件發生后,英國國防部、英國駐俄大使館和BBC在此事上的表態互相矛盾。英國國防部稱其軍艦被開火警告的報道為“俄羅斯的虛假信息”,但是在英艦上的BBC記者卻證實該艦故意進入俄水域,并稱大約20架俄戰機飛越了該艦。扎哈羅娃稱:“倫敦已經失去了禮貌。我想勸告英國伙伴:下次你想‘和平進來時,請敲門。”
“這是一場危險的游戲”
“俄羅斯‘開火投彈驅離‘侵入俄海域的英國軍艦”,包括英國《每日郵報》在內的許多西方媒體24日都在標題中直接使用俄方說法來報道俄英之間的這起戲劇性沖突,盡管關鍵性詞句被打上引號。《每日郵報》稱,當時該報也有一名記者正在英國軍艦上。這名記者稱,俄艦機確實多次向英艦方向開火投彈示警。
與以往西方媒體經常用撒謊等手段抹黑俄羅斯等“敵對國家”的行為不同,這次它們至少都如實報道了俄方對這一事件的說法。英國《獨立報》24日引述俄駐英國大使的話稱,俄艦機向英艦行進方向開火投彈進行警示,是因為英艦已深入俄領海多達3公里。俄駐英國大使館在推特上稱:“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變成了‘挑釁者號,侵犯俄領海。這并不完全是一次‘例行過境吧?”
與俄方疾風驟雨般的輿論攻勢相比,英國方面顯得有些沉默。俄衛星新聞網24日稱,事件發生后,英國國防部新聞處電話無人接聽,處于留言狀態,英國以及國際媒體均無法獲得英國國防部對此事件的實時評論。在英國內閣成員中,似乎與此事毫不相干的環境大臣尤斯提斯24日出面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采訪時無力地辯解稱,英國從未承認俄“吞并克里米亞”的事實,在英國看來,“那里仍然是烏克蘭水域”。
對這一事件,烏克蘭和波蘭顯得最興奮。烏克蘭外長庫萊巴稱,烏將堅持與北約在黑海的新合作。“尊敬的、親愛的英國人!”波蘭《政治周刊》24日歡呼:“英國的動作很棒”。
報道煽動稱,“毫無疑問,皇家海軍派出了其最強大的軍艦之一。如果俄羅斯真的敢動武,它可以積極自衛。我們不僅要欣賞這種勇敢的戰略溝通行為,還要欣賞皇家海軍人員的平靜,他們沒讓自己被俄艦機嚇倒。”
不過,包括美國在內的老盟友卻沒有出面為英國討說法,尤其是法德等歐盟國家。英國媒體提醒民眾,在對俄立場上,英國需要留意歐盟的態度改變。英國《金融時報》24日引述外交人士的話,默克爾建議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這一建議得到了馬克龍的支持。報道稱,德法都認為,歐盟應該積極與俄羅斯重新發展關系。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埃爾伍德24日稱:“雖然對于英國來說,有必要捍衛‘國際航行自由,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是一場危險游戲。”
“海上雄獅早已變成老鼠”
“黑海正在成為一個火藥桶”,德國新聞電視臺24日稱,黑海對俄羅斯重要性無與倫比,黑海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對莫斯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英國的冒險舉動,可能與參加美國和北約組織的“海上微風”國際軍演有關。該演習將于28日開始,美國聲稱有來自32個國家的軍艦及5000名軍人參演。也許是擔憂被卷入沖突,被美國列入參演國名單的韓國和突尼斯23日均公開表示,根本沒有參演計劃。
對于英國艦艇挑頭挑釁俄羅斯,俄黑海艦隊前司令科莫耶多夫海軍上將24日接受俄媒采訪時嘲諷說:“英國早已從‘海上雄獅變成老鼠了。原則上他們不應該這么做,這在海上是多么不友好。”科莫耶多夫說:“在蘇聯和俄羅斯水域曾出現過與外國艦船有關的事件,但是表現得如此肆無忌憚,還被人使用武器警告,只有英國人有這種‘聰明勁兒。”
令人詫異的是,就在俄英雙方為此爭執不下之際,英國《衛報》在報道此事時卻扯上了中國。該報稱,英國驅逐艦在克里米亞附近的航行活動,目標受眾不是克里姆林宮,而是北京。因為在今年夏末,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將率領艦隊穿越南海。此事可能是“為應對中國對英國軍艦抵近領土行為的反應提前進行測試”。對此,有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稱:“英國的‘炮艦外交早在1949年就終結了。他們大概忘了當年解放軍在長江口炮擊英國‘紫石英號、擊斃40多名英軍士兵的事了。”▲
環球時報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