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婕 李覲麟

這一年,岳樺家里的大號醫藥箱越來越滿了。只不過,在這個外殼上貼有貓狗卡通圖案的醫藥箱內,只有一盒創可貼是岳樺為自己準備的,其余的,全是她“寶貝兒子們”的保健品。
岳樺的“兒子們”其實是一只2歲的暹羅貓和一只1歲的柯基犬。為了讓寵物們健康長大,岳樺囤下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寵物保健產品。
岳樺這樣的年輕鏟屎官還有很多。他們寧愿自己吃外賣,也要給“毛孩子”準備定制主糧;寧愿自己補鈣靠曬太陽,但給貓狗補鈣就要鈣片和營養膏齊飛;自己生病喝熱水熬一熬就過去了,貓狗的腸胃卻每天離不了“益生菌”和維生素養護……
就在日前,連續兩年寵物營養品類目銷售第一的寵物品牌衛仕,其母公司寵幸寵物再獲2億元融資。
從微量元素片、鈣片,到益生菌、營養膏,再到卵磷脂和魚油,岳樺也是慢慢對這些寵物保健品熟悉起來的。
“最開始養貓狗時,以為保證它們糧食質量,吃好睡好就行,哪知道還需要這么多日常營養品。”岳樺遛狗時和別人一聊,才發現好多營養品是必備。
于是,前幾年還在堅持勸長輩們別相信保健品推銷的岳樺,如今卻為貓狗的保健品下了“血本”。
和許多“鏟屎官”一樣,“95后”岳樺了解寵物保健品的渠道主要是各大社交網站的養寵達人,以及不少養寵交流群。
如果你有關注過一些養寵達人或博主,不難發現,在他們推薦或給寵物喂養的產品中,主糧從不是主角:養著一貓一狗、在微博上有著430萬粉絲的萌寵博主“大胖大胖”,要么狗喂糧時“要加點魚油啥的”,要么就加“黑酵母”;人氣萌寵博主“我是老段”的寵物吃播里,也少不了凍干粉、鯊魚骨。
岳樺還加入了不少養寵交流群,群友們也常常對寵物的營養品進行討論。
如今,岳樺對各類寵物保健品功效如數家珍:貓咪喜歡舔毛,若不定時清除,毛球很容易在腸胃里堆積引發疾病,所以需要化毛膏;狗狗免疫力不好且腸胃脆弱,所以需要益生菌……
在品牌的選擇上,岳樺們也更謹慎。他們更愿意相信被廣泛推薦的暢銷品牌,雖然也產生過“動物和人吃的鈣片能有多大不同,怎么寵物的要貴這么多?”的疑問,卻最終還是選擇了寵物專用的鈣片。
而且,“鏟屎官們”針對不同產品往往會選擇不同品牌,比如卵磷脂要選90元500g的衛仕,營養膏要選擇87元120g的紅狗,羊奶粉則選擇147元一罐的麥德氏……
對于許多對寵物健康有著更高要求的“鏟屎官”而言,他們日常購入的營養品則可能更多也更貴。
這僅是一個縮影——寵物食品市場的消費結構,在過去的十幾年內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寵物食品的總體占比不斷下滑,寵物保健品、寵物零食的消費比例不斷攀升。
CBNData消費大數據顯示,對比主糧來看,貓狗保健品消費連續兩個滾動年的消費占比上升明顯。
CBNData數據分析師認為,寵物保健品不僅是對寵物食品品類的補充,也是對寵物醫療保健品類的拓展。可以說寵物醫療保健的場景不只被局限在寵物醫院或門店,而是逐漸滲透入日常的家庭場景。

代理價與建議零售價差距大
在居民收入增長,中國“鏟屎官”消費能力上升、消費意愿增強的情況下,寵物保健品行業自然而然地變得火熱起來,并不難理解。
只不過,引無數“鏟屎官”趨之若鶩的寵物保健品,依舊存在著價格虛高、假貨泛濫的問題。
去年12月初,姜云升正式開始負責公司的代理加盟事宜。這一轉變,與寵物經濟的火爆不無關系。在此之前,姜云升所在公司是成立逾十年的寵物食品制造商,如今從幕后走到幕前,也想從千億市場里分一杯羹。
“我們只做一年時間的線上推廣,比如官網、第三方平臺這類。”姜云升告訴鋅刻度,因為過去主要為其他寵物食品品牌進行生產加工,所以相對在線下更有渠道和人脈優勢,目前在線上的店鋪比較少。
姜云升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尤其是一款擁有造血專利的保健品。“我們今年重點推這一系列的產品,但是代理加盟剛剛開始,糧食質量肯定是同價位中最好的。”
在姜云升發來的資料中可以看到,產品價格分為代理價、批發價和建議零售價三個檔次。

網友展示為自家寵物囤的各類保健品
舉例來說,其大力推廣的1.5kg規格的造血專利全價成貓糧,建議零售價139元/袋,批發價69.5元/袋,但代理價僅需42元/袋;1.5kg規格的全價成犬糧的建議零售價為129元/袋,批發價為64.5元/袋,代理價僅為39元/袋;而建議零售價為120元的120g裝營養補充劑,批發價60元/支,代理價40元/支。
普遍來說,代理價僅為建議零售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如果在線上售賣,必須嚴格按照建議零售價銷售,在線下可以自己做促銷活動。”姜云升告訴鋅刻度,同樣的產品在線上的管控會更嚴,不能亂價。但無論是零售價與代理價之間三倍以上的差價,還是線上線下的不同定價,都讓寵物保健品的價格顯得有些虛高。
與主糧市場的混亂情況如出一轍,寵物保健品市場也頻頻出現假貨危機。
例如美國品牌Fresh Is Best生產的凍干雞脖被不少“鏟屎官”認為是優質的蛋白質補充產品,常年在微博、豆瓣等平臺上頻繁開團。不過一次“翻車”的假貨團購,卻牽扯出了背后龐大的寵物保健品制假窩點。包括酵母、乳鐵蛋白、大蒜片等在內的熱門寵物保健品均被打樣生產,批量制假。

小紅書用戶分享的寵物保健品清單
與此同時,中國寵物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由2014年的28.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5.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2.0%。并且,隨著寵物主數量的增長,以及居民消費能力的上升,預計中國寵物保健品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突破200.0億元。
不過從目前看來,國內寵物保健品市場仍然與主糧市場一樣,本土企業占有率低,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一方面是因品牌知名度仍待提高,而另一方面則由于是本土企業的研發水平與國外企業有較大差距。
“就寵物保健品來說,首先需要解決的還是適口性問題,同時針對不同的活性成分,不同劑型的保健效果可能也有所差異,因此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也很重要。”某寵物電商平臺工作人員對鋅刻度解釋道。
但更重要的是,在整體寵物食品、用品法規還不夠完善的大環境下,寵物保健品的監管和質量標準幾乎是一片空白。
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沉淀發展的情況下,面對巨大市場的誘惑,在幾乎無門檻的情況下,滋生出了一大批水平參差不齊的小作坊式廠家,既無法對產品的質量做出保證,更讓整個行業的聲譽受損。
面對寵物保健品這個朝陽產業,全國性的龍頭企業仍然虛位以待,行業集中度仍需提升。即便是衛仕、駿寶、紅狗等耳熟能詳的國內頭部品牌,長久以來也存在著產品同質化、缺乏競爭力的問題。
在無人登頂的前提下,寵物主心中的品牌依賴度并不高,因此頭部品牌們再拿不出高質量的差異化產品,未來依舊存在掉隊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國內寵物保健品市場的健康發展仍然一邊需要“鏟屎官”提高寵物養護知識水平,一邊需要行業規范的誕生和產品從質量到價格的競爭力提升。
(應受訪者要求,文章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