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冬季,在北方開電動車,電池使用壽命更短,電池的狀況不佳引發許多電動車車主吐槽。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特斯拉Model 3的一位車主表示,在夏天一周充一次電就能夠滿足通勤,而現在一周至少得充兩次電,對此非常困擾。
低溫為何會成為電動車續航的“殺手”?冬季電動車續航衰減主要受動力電池特性、空調和傳動系阻力三個因素影響,電池作為一個化學產品,化學反應其實都跟溫度有關。簡單來看,手機電池電量在冬天不耐用,純電動車同樣如此,這是鋰離子電池本身就存在的特征。
在低溫狀態下,電池內部的一些電解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包括鋰離子遷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導電性都會進一步變差,使得電池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電池性能和容量揮發,對外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這也是為什么停了一晚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會下降的原因。
例如前一天停車的時候,儀表盤顯示的續航是在室外溫度、電池溫度與狀況等當下綜合情況下折算出能夠行駛的距離。但是,如果在室外零下的溫度下停放一晚之后,十幾個小時的擱置會讓電池變得非常地冷,在這個時刻電池的活性很低,續航自然也就會明顯地下降,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減少好幾十公里。
此外,冬季隨著氣溫下降,汽車的傳動系統阻力會產生變化。由于冬季空氣密度增大,導致整車的風阻和輪胎阻力都會加大,并且傳動系統里的潤滑油脂在氣溫降低后,效率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電動汽車在冬天用同樣的動力行駛,消耗的電量會比其他季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