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大家現在都在關注ZEN3,但不要忘了7nm ZEN2的每瓦性能依然是強過Intel第十代酷睿的。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同為8核心16線程旗艦處理器,AMD銳龍7 3700X在65W TDP設定下就可以達到100%的性能,而Intel酷睿i7 10700K則需要在125W TDP下才能發揮全部性能,這也是受限于14nm工藝而強行拔高頻率付出的代價。此外,大家也知道,對于Intel的酷睿K系列處理器來講,TDP只是一個散熱設計建議,實際滿載功耗其實要比125W高不少(超過200W)。

除了先進工藝帶來的能效比優勢之外,AMD銳龍7 3700X還依靠7nm的高密度優勢內置了多出一倍的三級緩存,這對于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幫助很大,這也是為何在諸多測試中,AMD第三代銳龍的SMT技術效率要高于Intel HT技術的原因之一。在內存支持方面,AMD銳龍7 3700X默認即可支持DDR4 3200,而Intel酷睿i7 10700K默認只支持DDR4 2933,雖說兩者都可以在支持內存超頻的主板上使用更高頻率的內存,但Intel一方支持XMP內存超頻功能的主板(Z490)價格會明顯高于同級AM4主板,裝機成本就變得更高了。
最后是價格方面,AMD銳龍7 3700X擁有200元的價格優勢,配套的AM4主板總體價位也明顯低于Z490主板,性價比顯然更有優勢。來看看實際裝機的情況吧。

可以看到,由于AMD銳龍7 3700X加上主板的套裝價格相對Intel酷睿i7 10700K的板U套裝價有高達890元的價格優勢,因此即便是選擇更貴的RTX 3070顯卡和PCIe 4.0固態硬盤,整機價格還是比搭配RTX 3060 Ti顯卡的Intel酷睿i7 10700K低了420元之多。雖說Intel酷睿i7 10700K也可以搭配便宜的B460主板來縮小價格差距,但這樣既不能超頻,也不能使用超過DDR4 2933的高頻內存,性能損失實在太大,搭配自然就顯得非常不合理。如此一來,由于AMD銳龍7 3700X平臺的高性價比,搭配更強的RTX 3070顯卡自然就能獲得更強的游戲性能,同時PCIe 4.0固態硬盤也能帶來遠超PCIe 3.0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提供更加快捷的游戲載入體驗。

其實從裝機配置我們就能預估到測試結果了。由于AMD銳龍7 3700X平臺巨大的價格優勢,因此可以在大致相同的預算下選擇性能更強的RTX 3070顯卡。而Intel酷睿i7 10700K平臺由于板U總價過高,受限于總預算只能選擇性能弱一些的RTX 3060 Ti。所以從實測情況來看,在四款最新的3A游戲大作中,AMD銳龍7 3700X整機游戲性能表現都要更好一些,特別是在2K分辨率下,優勢更加明顯,《賽博朋克2077》和《眾神隕落》2K下的幀率優勢甚至達到了18%之多,高出Intel酷睿i7 10700K平臺一個檔次??偠灾?,在同預算的前提下選擇AMD銳龍7 3700X裝機,可以獲得比Intel酷睿i7 10700K更好的游戲體驗,而且整體價格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優惠,不得不說AMD銳龍7 3700X確實是當下8核處理器中的爆款甜品。
不要忘了,AMD銳龍7 3700X這套主機還搭配了PCIe 4.0固態硬盤(Intel目前只能支持PCIe 3.0),傳輸速度可達5000+ MB/s,遠超高端PCIe 3.0固態硬盤3500 MB/s左右的傳輸速度,在游戲中自然可以提供更快的載入速度,這對于大型開放世界3A游戲大作來說尤其重要。很明顯,AMD銳龍7 3700X這套主機更適合用來玩最新的3A游戲大作。
從前面的分析和測試對比結果來看,AMD銳龍7 3700X依靠整個平臺出色的綜合性價比,可以在同預算的情況下選擇更強的顯卡和傳輸速度遠超PCIe 3.0的PCIe 4.0固態硬盤,從而在最新的3A游戲大作中獲得比同價位Intel酷睿i7 10700K整機更出色的性能表現,相信玩家們都不會和自己的銀子過不去,該怎么選已經很清楚了。此外,由于AMD銳龍7 3700X這套整機選擇了B550主板,以后也可以順利升級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游戲性能再次飛躍,豈不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