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明 邱美良 張 萍 孫林欣 陸 強 王繪華 丁 琳
(1上海市青浦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 201700;2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農業綜合 服務中心,上海 201718;3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上海 201706;4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上海 201709)
“青香軟526”是上海市青浦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采用“嘉04-08選系/南粳46//青角301”經常規雜交選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種,于2020年8月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滬審稻2020005)。經在上海市郊試種,“青香軟526”表現出米質優、適口性佳、豐產性好、生育期適中、抗倒性較強、田間病害輕、綜合抗性較好等特點,適宜在青浦區和上海其他郊區作單季晚稻種植。為促進“青香軟526”的進一步推廣種植,筆者擬在介紹其種植表現的基礎上,對相關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青香軟526”于2017年參加青浦區晚粳組品比試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718.6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7.27%;于2018年參加上海市水稻區域試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51.1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3.1%,增產達顯著水平;于2019年繼續參加上海市水稻區域試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705.8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7.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于2019年參加上海市水稻生產試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74.2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5.8%,增產不顯著;于2019年在青浦區農技中心科技創新基地試種833.4 m2,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56.0 kg。
“青香軟526”生長整齊,株型緊湊,莖稈韌性較好。據2018—2019年連續兩年上海市水稻區域試驗統計,該品種平均株高108.2 cm,葉色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清秀活熟,熟色好,每667 m2有效穗數22.4萬穗,穗型較小,穗長14.8 cm,每穗總粒數113.9粒,穗頭略彎,結實率高(95.5%),谷色淡黃,籽粒飽滿呈闊卵形,粒型較大,千粒重28.8 g,脫粒性中等。
“青香軟526”屬中熟晚粳類型,在上海市宜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7.2 d,比對照“秀水134”的成熟期早8.0 d。采用機插栽培,一般在5月20日左右播種;采用直播栽培,一般在6月初播種,10月25日左右成熟。
經多年試種,“青香軟526”均表現為抗倒性較強,未發生倒伏;田間病害發生輕,未發現穗頸瘟發生,綜合抗性較好。同時,2019年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青香軟526”的稻瘟病綜合指數為5.00,病級為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評價為感。
“青香軟526”米質優,經品嘗,口感香軟柔滑,食味佳,且冷飯不回生,食用時冷熱皆宜。經2018—2019年連續2年上海市水稻區試統一抽樣且送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該品種為軟米,除直鏈淀粉含量較低外,其他主要指標均達國標優質米3級以上標準,見表1。

表1 “青香軟526”米質檢測結果
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利用太陽光中的短波光(如紫外線),殺死部分附著在稻殼上的病菌,且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然后進行藥劑浸種,以有效控制惡苗病等種傳病害,采用綠色栽培的地方,可使用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拌種,以防治水稻惡苗病。浸種后進行催芽,按照“高溫破胸(最高溫度不得超過40 ℃)、保濕適溫催芽(破胸出芽后,苗床溫度控制在25~28 ℃、濕度保持在80%左右)、低溫晾芽(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于室內攤晾,在自然溫度下煉苗半天到一天)”的基本技術環節進行催芽。達到標準后(機插或機直播的催芽標準為露白或芽長2 mm以內,人工直播要求長芽播種,即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即可播種,以利于出苗“快、齊、勻、壯”。
根據“青香軟526”的生育特性,若采用機插秧栽培,宜在5月20日左右播種,采用寬為25 cm的秧盤進行播種,每盤播凈種(干谷)125 g,每667 m2播種28盤左右,每667 m2大田用種量在3.5 kg左右,移栽時秧齡掌握在18~20 d、葉齡3.5~4.0葉,移栽密度為25 cm×14 cm,每667 m2栽1.9萬穴,每穴栽插4株左右,機插后及時進行人工補苗,確保不缺棵、不漏棵、每667 m2基本苗數在7萬~8萬苗、每667 m2有效穗數在22萬穗左右。若采用直播栽培,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每667 m2用凈種(干谷)3.5~4.0 kg,確保每667 m2基本苗數在8萬~10萬苗、每667 m2有效穗數在24萬穗左右。
根據“青香軟526”的生長特性,施肥措施上要做到前重中控后補,并減少后期氮肥用量,且要增加磷、鉀肥的投入。其中,在氮肥用量上,要求全生育期每667 m2用純氮18 kg左右,且前期施氮量占總施氮量的比例在85%以上,穗肥施氮量占總施氮量的比例在15%以內。具體施肥措施為:前期施足、施好基面肥,在第2次大田翻耕時,每667 m2施水稻專用BB肥20~25 kg(有條件的,可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300 kg左右),結合耙田或在播栽前田間平水后施面肥,每667 m2施碳酸氫銨15~20 kg,待充分溶解后再進行播栽作業;早施分蘗肥,促早發,且分蘗肥要分2次施用,第1次分蘗肥在機插7 d后或直播稻3葉1心期時施入,每667 m2施碳酸氫銨20 kg或尿素7.5 kg,機播10 d后施第2次分蘗肥,每667 m2施水稻專用BB肥15~20 kg或三元復合肥25 kg左右;水稻生長中期要適當控制氮肥施用,保穩長;一般在8月10日左右,待基部第2節定長后看苗酌情施穗肥,每667 m2施尿素4~5 kg(長勢旺、葉色深的田塊可少施或不施穗肥);結合防病治蟲,在抽穗期和灌漿期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以提高粒重、增加產量。
建議采用好氣性水漿管理技術,做到科學灌水。具體為:若是作機插稻種植,要掌握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若是作直播稻種植,要做到曬田出苗,在幼苗1葉1心至3葉期時進行濕潤管理,以干為主;分蘗階段要盡可能增加2次灌水間歇的脫水時間,以改善根系生長環境,促進低節位分蘗;當每667 m2總苗數達20萬苗左右時(一般在7月10日左右),應及時多次擱田,先輕后重,以控制無效分蘗,每667 m2高峰苗數應控制在32萬苗以內;拔節孕穗期,以間歇性灌溉為主,露田通氣與淺水灌溉交替循環進行;進入減數分裂期須及時復水,以滿足植株生理需水,防止穎花退化,提高結實率;抽穗揚花階段,如遇高溫應灌深水,以調節田間溫度和濕度;齊穗后干濕交替,以促進灌漿結實;此后到9月底前,田間以濕為主;10月保持田間干濕交替,以干為主;成熟前7 d左右斷水,嚴防斷水過早而造成早衰,影響結實率和千粒重。
在“青香軟526”生長期間,要積極推廣太陽能殺蟲燈、性誘捕器、生物農藥和種植香根草等綠色防控措施,盡量減少化學防治病蟲草害的次數和用量,具體病蟲害防治措施和用藥時間,可參照當地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和綠色防控意見執行。其中,要特別注意對稻瘟病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破口抽穗期要及時用藥預防。
“青香軟526”若是作機插稻種植,要在大田機插前3~5 d、田塊平整后,趁田水混濁用農思它封田除草,在栽插后5~7 d再用拋秧星封田除草,且封田期間要確保田內有一定水層;若是作直播稻種植,應在播種后1~2 d內用直播寧封田除草(也可在播種前用農思它封田除草),在秧苗2葉1心期再用拋秧星封田除草。此外,對封殺效果不理想的田塊,要盡早進行雜草補除。
適時收獲是確保優質稻米品質的重要措施。當“青香軟526”稻穗枝梗變黃、95%谷粒呈金黃色時,即可趁晴好天氣及時收獲,避免過早或過晚收獲而影響產量。收獲后稻谷應進行曬干或低溫烘干(40℃以下)處理,以確保稻米的商品性和食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