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華 李雯瑾 周 偉 黃覬禕
(1上海市金山區農業科技教育信息中心,上海 201599;2上海市金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1599)
蔬菜“2+X”田間肥效試驗可用來確定蔬菜施肥方法及施肥量、驗證土壤和植物養分指標等,從而有助于進一步修正和優化施肥技術,最終形成一套適合蔬菜生產的新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促進上海市金山區蔬菜進行綠色生產,控制蔬菜生產中的化學氮肥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筆者于2020年進行了“2+X”(減氮調控)田間肥效試驗,以期探究氮肥在金山區蔬菜生產上的科學施用技術。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金山區朱涇鎮上海楨霖果蔬專業合作社進行,供試田塊土壤為水稻土,質地為重壤,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勻,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4.6 g/kg、堿解氮含量為172.4 mg/kg、有效磷含量為39.2 mg/kg、速效鉀含量為142 mg/kg。
供試作物為青菜,采用大棚栽培。供試肥料為商品有機肥、46%尿素、12%過磷酸鈣、52%硫酸鉀。
試驗共設4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面積為20 m2,小區間做好隔離,防止串肥滲肥,除施肥不同外,各處理的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均一致。各處理的化學肥料運籌見表1。具體為:(1)無氮肥區,即不施化學氮肥,有機肥、磷肥、鉀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每667 m2施用有機肥500 kg、12%過磷酸鈣37.50 kg、52%硫酸鉀8.65 kg。(2)70%優化氮區,基肥每667 m2施用有機肥500 kg、46%尿素6.90 kg、12%過磷酸鈣37.50 kg、52%硫酸鉀8.65 kg,追肥每667 m2施用尿素3.70 kg。(3)優化氮區,基肥每667 m2施用有機肥500 kg、46%尿素9.80 kg、12%過磷酸鈣37.50 kg、52%硫酸鉀8.65 kg,追肥每667 m2施用尿素5.43 kg。(4)130%優化氮區,基肥每667 m2施用有機肥500 kg、46%尿素12.80 kg、12%過磷酸鈣37.50 kg、52%硫酸鉀8.65 kg,追肥每667 m2施用尿素6.96 kg。

表1 各處理化肥(折純)運籌方案
由表2、表3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的小區平均產量分別為22.3、26.9、31.4、33.4 kg,折合每667 m2產量分別為743.7、897.1、1 047.2、1 113.9 kg,其中,處理(4)的產量最高,處理(1)、處理(2)、處理(3)分別比處理(4)減產33.2%、19.5%、6.0%。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可知,處理(4)與處理(3)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4)與處理(2)和處理(1)、處理(3)與處理(2)和處理(1)、處理(2)與處理(1)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2 不同處理的青菜產量比較

表3 不同處理的青菜產量方差分析
由表4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的每667 m2經濟效益分別為204.9、405.9、635.5.0、731.7元,其中,處理(4)的經濟效益最高,處理(1)、處理(2)、處理(3)的每667 m2經濟效益分別比處理(4)減少526.8、325.8、96.2元,減幅分別為72.0%、44.5%、13.1%。

表4 不同處理的青菜經濟效益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增施化學氮肥有助于提高青菜產量,從而增加經濟效益,但化學氮肥施用量過多,會使肥料的增產效應明顯下降。在本試驗條件下,在有機肥、磷肥、鉀肥用量相同的條件下,與130%優化氮區相比,優化氮區的化學氮用量減少了21.9%,且處理間青菜產量差異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