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5G技術的發展,在線學習、終身學習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方便、靈活、不受地點限制的網絡學習、在線學習、移動學習應運而生。本文探討如何利用在線資源和平臺,進行個性化學習與分析,探討在線學習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 互聯網? ?在線教育? ?5G? ?大學生? ?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網絡化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給現代社會的人們提供了更多、更便捷、更全面了解社會的窗口和更多的學習資源。在此背景下“互聯網+教育”應運而生,多年來各種網絡平臺、在線教育蓬勃發展,有效彌補了課堂教育的不足,幫助很多同學完成了學業,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線上教學全面開展,同學們通過網課深刻體會了在線學習,一時網課成為熱議話題,有的同學贊成,有的同學反對,褒貶不一。對此本文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在線學習的優缺點及未來前景進行探討。
一、“互聯網+教育”平臺下大學生在線學習優點
(一)時間靈活,不受地點限制。
在線教育最大的優點是時間靈活自由,課堂教育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上課才能完成學業,在線教育雖然規定了教學時間,但是在線教育課程一般可以生成回放,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做到隨時隨地學習,反復學習,根據自己的時間、需要重聽、部分聽課或者提高速度快速聽課,只要你有時間,可以隨時隨地聽課學習。
(二)交互協作,不受課堂限制。
在線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和交流,在線可以有多種方式,在課堂上及時就自己的想法與老師有效溝通,避免課堂中學生只能舉手回答問題和老師不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尷尬,例如在聽課過程當中有哪些問題不明白,可以在留言區給老師留言,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了解學生聽課的狀態和問題所在及時解決。老師也可以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在留言區回答,通過同學的回答及時了解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整教學進度。學生還可以在課后通過QQ和微信留言,學生之間也可以建立學習小組、組內討論等相互協作解決問題。
(三)獲取資料,不受紙質版限制。
在線學習,學生可以快速及時獲取電子版資料,一般老師將課件、習題通過網絡平臺直接上傳,學生可以下載也可以在線學習、在線做題、提交作業,并可以保存資料作為復習和考試備用,有別于課堂教育需要老師提供紙質版材料,學生按要求提交紙質版作業,在線資料的獲取更加便捷。
(四)個性化學習,不受大眾限制。
在線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水平、學習背景、學習精力制訂個性化學習方案,有選擇地聽課,有重點地聽課,有針對性地聽課,提高聽課效率,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節奏快的學生可以更快完成既定的學習計劃,實現更高的目標,節奏慢的同學可以通過重聽、慢放等方式按計劃推進進度,相對于課堂教學,因為老師要照顧大多數同學的聽課效果,有可能造成學習節奏快的同學“吃不飽”,學習節奏慢的同學“跟不上”,在線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因人而異,一生一策,合理規劃。
(五)資源均衡,不受區域限制。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東部地區優于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優于落后地區,教育資源有限,課堂教育只能聽本校的老師授課,沒有機會聽到更多名師講座。在線教育正好補足了這一缺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平臺免費向各學校提供學習平臺,例如中國大學MOOC在線學習平臺、職教云平臺等在線教育平臺。在MOOC教育平臺上不僅能夠聽到名師授課,還能夠按照課程要求完成聽課、課后作業、課程考核,通過之后,還給學生頒發相應的證書,學生不僅學到一技之長還取得相應證書。
(六)更多關注,不受人數限制。
大學上大課的時候多,也有幾個班合上的情況,人數多,老師精力有限,不能關注到每位同學,平時只能對作業良好的同學批注,線上教學老師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并且能夠通過相關學習軟件看到學生做題的效果和及時統計出來的數據。例如一套題,錯題數字統計很快就能獲得,老師通過學生做題情況,可以準確知道學生知識點的漏洞,也知道有哪些同學沒有掌握,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講解,老師也可以利用在線平臺對學生一一指導,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互聯網+教育”平臺下大學生在線學習缺點
(一)兩極分化,監管乏力。
線上教學提供了更便捷的學習方式,一臺電腦、一個平板、一部手機就可以跟著老師上課,很多同學最開始很新鮮,嘗試著在網上聽課,多數同學能夠跟著老師的進度學習課程,回答問題與老師進行網上互動,課下按時完成作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同學完全適應了這種模式,開始主動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時間要求,有效調整學習計劃,甚至有的同學能提前將錄播課程學完,真正提高了學習效率,加速完成了學習進度,成了線上學習的受益者。有些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線上教學老師隔著屏幕不能有效監督每位學生的聽課狀態,因為缺少老師的現場指導和約束,有些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聽課睡覺玩游戲,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長期下去荒廢學業,線上學習使學生兩極分化嚴重,自律者更強,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放縱者更弱,一曝十寒,半途而廢,成績好的學生更好,成績差的學生更差。
(二)情感交流少,個體被割裂。
線上學習,學生們居家學習,不能形成統一的整體,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溝通的氛圍,不利于學生團隊意識、協作溝通能力的培養。
(三)網速影響,聽課效果打折。
線上學習還需要網絡信號的普及和支持,手機、電腦上網受到上網信號、速度,附近是否有基站、手機信號模塊、所在位置、地形、地貌、高樓的影響,可能有時候信號不好、時斷時續,也有可能根本收不到信號,這樣的網絡平臺勢必影響聽課的效果和滿意程度,甚至根本不能聽課,無法學習,導致一些人失去在線學習的熱情和耐心。
三、“互聯網+教育”平臺下大學生在線學習未來前景探究
從以上在線學習的分析來看,在線學習有利有弊,目前在線學習已經不是新鮮事物,隨著互聯網、大數據、5G的發展,在線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勢必掙脫傳統教學的束縛,迎來輝煌發展的春天。不一樣的課堂,不一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了在線聽課、即時交流、答疑反饋的樂趣,體會到了學習的魅力、知識的力量。現階段我們應該探究如何利用在線學習與課堂教育實現互補,一舉兩得,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優化。
(一)學習軟件、開發軟件,線上教學未來學習趨勢。
線上教學是未來學習的一種趨勢,傳統一支筆、一張PPT的教學方法將不能適應未來教學,老師應該與時俱進、接受新的網絡教學方式,學習一些應用軟件,明白網絡教學技術,利用這些軟件豐富課堂教學,重新鍛煉自己,取得網課教學經驗,例如考勤管理,很多軟件都可以了解學生簽到情況,雨課堂、云班課、釘釘、QQ簽到等軟件都有此功能,而且馬上就可以知道到課人數和缺勤人數。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云課堂不僅可以考勤管理,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發布推薦的好課視頻,指導學生觀看講座、課堂討論、點評討論,也可以開啟頭腦風暴功能,非常方便課堂教學與管理,加強師生互動,增強趣味性,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利用教學平臺發布課程有關的學習資源,例如PPT課件、視頻、學習文檔,布置作業,規定完成作業的時間,課程學習進度有進度條跟進檢查,定期進行考核,同學在線上學習會感覺教學資源豐富,學習要求嚴格,不能有所懈怠,不努力聽課寫作業,就不能完成任務。老師也會定期公布學習結果,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答疑提醒,這樣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強化在線課堂的學習效果。
(二)在線教育,深耕細作成為趨勢。
教育網絡化是大勢所趨,BAT等互聯網巨頭早已進軍教育培訓行業,“互聯網+教育”風生水起,樹立行業標桿。教育行業資本市場化,未來將出現一批專注于在線教育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例如:K12在線教育,潛在市場需求量大,吸金能力更強,K12類型教育機構占比25.8%,職業教育中,IT應用類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大,預計2021年培訓市場規模將達到386.9億元,預計在線教育將在未來3年—5年內走向深耕細分領域階段,行業內部市場逐漸細分,分別涌現行業龍頭,在線學習課程的質量和控制都將得到更好的發展。當今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內容豐富,平臺眾多,在習近平同志強調教育創新、技術革新的新要求下,我國在線教育定能得到更大更快的發展,促進我國教育趨向更公平更完善發展,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多的平臺和學習資源。
(三)直播互動提高教學效率,技術創新提升學習體驗。
5G時代,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線培訓服務模式進一步更新優化,“老師—學生—場景”更貼近線下培訓,在直播過程中有的老師不但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例如獎勵回答問題正確的同學“紅包”,發彈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對直播場景的改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觀察和督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直播的語言環境,直播的視頻對話,互動的在線場景,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專注度和接受的程度。在線學習的發展與線下學習效果高度相似。目前,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領軍行業,已經將在線課程模式由傳統“在線錄播+線下課程”拓展至“在線直播+在線錄播+線下課程”模式;更多的工具類在線教育產品向在線直播課程拓展,例如猿題庫的直播課程平臺猿輔導、一起作業網與學點云在線合作開發的直播課程。Al大數據精準教學,在線教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結合,推進了在線教育AI數據精準教學的發展,學生將利用智能化的工具——Al大數據和語音識別、自適應等功能,獲取學習資料,實現選課、上課,提高學習效率。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沒有改革就沒有思考,沒有思考就不能進步,面對線上教學的沖擊,大學生要學會接納,利用線上學習,為自己錦上添花,不負時光,不負韶華,以夢為馬,報國成才。
參考文獻:
[1]徐雪松.邵紅燕.劉人春.在線自主學習促進本科教學模式改革及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01).
[2]梁林梅.加拿大K-12遠程、在線、與混合學習的經驗及啟示[J].數字教育,2019(12).
[3]洪宣容.洪濤.成人在線學習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成人教育,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