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變“質疑”為“肯定”
對年輕干部的輿論質疑,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眾監督意識的覺醒,組織部門和年輕干部要用行動變“質疑”為“肯定”。一方面,組織部門應制定科學的考核標準,確保提拔程序有制可循、公正合理、公開透明,讓公眾不再對“潛規則”捕風捉影,而是對考核結果和選拔程序進行監督,引導公眾從“習慣性質疑”轉向“理性監督”,推動干部隊伍建設良性發展。另一方面,年輕干部需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深入人民群眾,知民情察民意,充分利用所學干事創業,勇于擔當作為,為民解憂,以工作實績讓公眾信服。 ? ? ? ? ? ? ? (武漢東西湖 陳科)
多一份期許未嘗不可
27歲碩士任鎮長也折射出了基層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虹吸效應”增強,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大多流向城市,導致出現“馬太效應”,城市發展愈加繁榮,農村、鄉鎮發展愈加滯后。此時,“破格提拔”便成為一種為促進基層發展的應對之舉,我們應多一些理性,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相信以“90后”碩士為代表的年輕干部能夠在基層勇擔當、敢擔責、善作為,帶動一方發展。 ? ? ? ?(武穴 湯曉倩)
社會輿論要當好助力器
年輕干部的成長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關心。社會輿論應當從事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發揮助力器作用,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上,為更多的年輕干部沖上改革發展穩定一線、勝任吃勁負重崗位加油鼓勁。要多營造“有為者有位”的實干環境,共同把社會評價的風向標樹正立好,引導年輕干部以國家事業、人民幸福為重,砥礪作為。要多推崇“容錯糾錯”的公心輿論,鼓勵年輕干部立足大局,發揚活力,大膽進取,創造性解決問題。要多聚焦青春無悔的擔當事跡,宣傳年輕干部知重負重、奉獻作為的感人行為,推動年輕干部勇挑善挑樂挑事業發展的“大梁”。 ? ? ? ? ? ? ? ? ?(鄂州 呂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