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頭胎兒童在同胞出生前后的情緒變化及母親的重要影響

2021-06-28 20:09:50鄧林園姜秋璐劉曉彤劉秀艷
學前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鄧林園 姜秋璐 劉曉彤 劉秀艷

[摘 要] 二孩的出生會對由父親、母親、頭胎兒童構成的家庭微系統產生影響,引起家庭養育的客觀變化。這對頭胎兒童既是發展的機遇,也是成長的挑戰。本研究對40名二孩家庭的母親進行了半結構化訪談,結果發現在向同胞關系過渡期間,頭胎兒童既會產生積極的情緒變化,也會產生消極的情緒變化,且消極情緒所占比例更高。絕大多數母親在二孩出生后也會產生明顯的消極情緒。由于缺乏科學的情緒教養意識,多數母親使用了摒除型、紊亂型、不干涉型等消極情緒教養方式,對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產生了消極影響。母親應在二孩出生前支持頭胎兒童積極參與到二孩降生的準備工作中;在二孩出生后應注意及時感知與合理表達自身情緒,同時學會采取合理的情緒教養方式回應頭胎兒童的消極情緒,幫助頭胎兒童提高情緒適應水平。

[關鍵詞] 頭胎兒童;二孩;情緒適應;情緒教養方式

一、問題提出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在我國施行,頭胎兒童因二孩出生而產生的一系列行為和心理的負面變化屢見不鮮,同胞出生后頭胎兒童的適應問題也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生態系統理論(The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和轉折點理論(Turning Points),二孩出生勢必會對由父親、母親、頭胎兒童三者構成的微系統(Micro-system)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具體表現為家庭養育的客觀變化。對頭胎兒童的成長而言,這既是發展的機遇,也是成長的挑戰。一方面,二孩的到來可以為頭胎兒童提供更豐富的社交環境,使其有更多與同胞進行分享、合作等互動的機會,從而促進頭胎兒童的語言能力、[1]共情能力、[2]以及同胞間性格特質的互補性發展。[3]但更多地,頭胎兒童也面臨著諸多不利于自身發展的因素,如因父母投入更多的時間照顧二孩,從而對頭胎兒童的情感投入大大減少,甚至是有冷漠和忽視的傾向;[4]父母對于頭胎兒童的教育經濟投入減少;[5]父母因教育成本增加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增加;[6]父母對于頭胎兒童會產生更高的期待,采取懲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7]

消極的家庭養育變化對頭胎兒童的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8][9]依據家庭危機模型(Family Crisis Models)和壓力生活事件模型(Stressful Life Events),[10]如果家庭中沒有充足的資源應對因二孩出生帶來的變化時,頭胎兒童會因向同胞關系過渡這一挑戰而產生心理壓力,最終產生一系列問題行為和消極心理。其中消極情緒的增加在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格外常見,大量的研究表明,頭胎兒童在二孩出生后會產生痛苦、不安、害怕、擔憂等消極情緒,[11]愉悅情緒減少以及表現出更少的生機與活力。[12][13]消極的情緒變化會導致頭胎兒童身體上的不適和行為問題,如可能導致胸悶、頭痛、[14]睡眠障礙和攻擊行為的增加。[15]因此關注頭胎兒童在二孩出生前后的情緒變化十分必要。

影響頭胎兒童情緒適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頭胎兒童的年齡、[16]性別、[17]氣質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二孩出生后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18]除了個體因素之外,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也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家庭環境因素。兒童的情緒社會化模型(Model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就表明父母的情緒表達、情緒反應會影響兒童的情緒、情緒調節能力、情緒表達能力,[19]父母情緒教養方式會通過影響兒童的情緒認知和調節策略,最終影響兒童情緒體驗。[20][21]而相較于其他家庭成員,母親對于頭胎兒童有更加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兒童的早期成長階段。[22]由于性別角色的不同,母親相較于父親更加友好、親切,對于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更加敏感,[23]因此母親的情緒狀態會對兒童的行為問題和社會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24][25]在二孩出生之后,母親的情緒變化會影響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研究表明,母親產生的擔憂、內疚等消極情緒會阻礙母親及時、高效地處理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產生的消極行為和情緒變化,同時也會對頭胎兒童產生負面影響。[26]在情緒教養方式上,相關研究表明,母親的情緒教養方式與兒童情緒、行為、社會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母親運用的積極元情緒理念會讓孩子有更積極的情緒體驗,孩子會出現更少的攻擊、社會退縮行為和情緒問題,[27]擁有更高的注意力和自尊水平,[28][29]展現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30]并且積極的元情緒理念會通過母親間接地對兒童社會能力產生促進作用。[31]

雖然國外研究者針對二孩出生前后頭胎兒童情緒變化及其影響因素有了較為豐富的研究,但研究樣本主要是以美國、歐洲白人為主的中產階級,而不同國家和種族之間在生育政策、家庭結構、家庭觀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譬如“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國出現了大量的獨生父母家庭,近半的獨生父母家庭選擇由祖輩照料二孩。[32]同時,國內有關二孩的實證研究主要是將非獨生子女群體和獨生子女群體進行橫向對比研究,這類研究很難從微觀的角度去探討二孩出生前后頭胎兒童的情緒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另外,雖然近幾年有少量研究意識到要從系統角度出發探討家庭環境變化對頭胎兒童情緒及情緒調節的影響,但作為孩子主要養育者的母親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母親情緒和情緒教養方式對于頭胎兒童情緒的影響。鑒于此,本研究將探究頭胎兒童在二孩出生后的情緒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母親情緒變化和不同的情緒教養方式對頭胎兒童情緒變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最終為二孩家庭中的頭胎兒童情緒教育提供建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樣與目的取樣相結合的方式,選取40個頭胎兒童正處于學齡階段、二孩正處于學前階段的家庭進行研究,對于家庭中的母親進行半結構化訪談。二孩的性別組合、頭胎兒童年齡、二孩年齡、母親年齡、母親學歷、母親職業、家庭收入水平等詳見表1、表2。

(二)訪談設計

對于家庭中的母親進行半結構化訪談,通過深入交談有助于獲得頭胎兒童和母親在二孩出生前后情緒變化的具體、準確描述,并且對于母親所采用的不同情緒教養方式及背后的動機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訪談內容主要圍繞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情緒變化展開,如“在二孩出生后,頭胎兒童是否有強烈的情緒變化?如果有,請仔細回憶并描述頭胎兒童的情緒變化”“頭胎兒童的情緒變化什么時間段出現,是否激烈,持續了多長時間?”“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變化,您是如何應對的?”“如果頭胎兒童沒有出現強烈的情緒變化,您認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您在二孩出生后情緒是否產生了強烈的變化?您覺得您的情緒變化對于頭胎兒童產生了什么影響嗎?”等。

(三)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對二孩家庭的母親進行半結構化回溯式訪談。在正式訪談前我們進行了五次預訪談,并在預訪談之后根據預訪談的結果分析對訪談提綱進行了修訂,使得訪談提綱所涉及的問題更加全面并貼近中國二孩家庭的實際情況。

接著,我們進行了訪談家庭的征集與篩選。通過多種方式聯系二孩家庭,在進行篩選后,與符合條件的二孩家庭的母親聯系并提前預約訪談時間,按照設計的訪談提綱進行正式訪談及錄音。

最后,我們對訪談錄音進行逐字轉錄,通過對每段時長在40~50分鐘的共40段訪談錄音進行整理和轉錄,共計得到文字材料達45萬字。

(四)數據分析

采用NVivo軟件對整理好的訪談文字進行編碼和分析,再用SPSS 22.0進行相關分析,最終總結得出頭胎兒童在二孩出生后的典型情緒變化及母親情緒、情緒教養方式對頭胎兒童情緒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情緒變化

通過對頭胎兒童典型的消極和積極情緒關鍵詞進行編碼,一共得出19個一級編碼關鍵詞。在此基礎上依據一級編碼之間的聯系重新進行歸屬,建立二級編碼體系,最終得出8個二級編碼關鍵詞。聚類分析和關鍵詞含義見表3。

將二級編碼進行詞頻統計,母親提及的頭胎兒童消極情緒變化包括“低落”(42次)、“敵意”(22次)、“敏感”(21次)、“生氣”(13次)、“焦慮”(3次)、平穩情緒(7次);積極情緒變化包括“愉悅“(23次)、“自豪”(5次)。

其中積極情緒中被最多提及的是“愉悅”情緒,譬如母親(A1)就說到“因為老二本來就是她(姐姐)要的,所以生下來以后她也喜歡得不行”,可見二孩的到來給頭胎兒童的生活帶來了高興與快樂。同時也有2位媽媽反饋頭胎兒童的高興和快樂會出現在母親不用陪伴二孩時。

在消極情緒方面,被提及頻率排在第一位的是“低落”,例如一位母親(A28)提到:“把二寶接回來后有一個月吧,真是少有精力管他(哥哥)了……他還是挺失落的?!辈煌诒憩F含蓄和內斂的“低落”,一部分孩子表現出的“生氣”情緒就更加激烈。“生氣”情緒一方面是源于在與同胞的相處過程中產生一些矛盾,譬如母親(A12)報告到:“弟弟會經常去摸一下她的東西,這個時候她就會大喊大叫,表現得非常抗拒,情緒很失控?!绷硪环矫妗吧鷼狻鼻榫w也來自“失落”情緒在心中的不斷積壓,最終只好通過“生氣”情緒進行宣泄,如母親(A28)分享到“大寶努力想表現出來他很懂事,他很理解這個事……但實際上他會突然發脾氣,莫名生氣。比如他平常會很有耐心地搭積木,但是二寶出生之后他經常搭一會兒就開始發脾氣……”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頭胎兒童消極情緒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積極情緒,可見二孩出生后大部分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狀況不佳。通過卡方檢驗,我們進一步發現,頭胎兒童消極情緒的出現頻次在頭胎兒童性別間存在顯著差異(見表4)。通過頻次分析,可以發現相較于女孩,男孩在向同胞關系過渡期間更容易表現出消極情緒,但女孩出現高頻次(≥4次)消極情緒的人數更多。

(二)二孩出生后母親情緒的變化

通過對母親在訪談中提及的母親情緒關鍵詞進行編碼,一共得出23個一級編碼關鍵詞,并依據一級編碼之間的聯系進行歸納和整理,建立二級編碼體系,最終得出11個二級編碼。聚類分析和關鍵詞含義見表5。

將二級編碼進行詞頻統計,只有10位母親報告在二孩出生之后自己明顯感覺到更加愉悅。這種積極情緒的變化一方面是由于新生命的誕生而產生的一種滿足感,另一方面在于母親在二孩出生之后感受到的自我能力提升與個人成長,因而產生充實感和幸福感。

與之相對的是,大部分的母親在二孩出生之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消極情緒。母親提及的自身消極情緒變化包括“煩躁”(33次)、“疲倦”(14次)、“愧疚”(14次)、“難過”(11次)、“焦慮”(9次)、“抑郁”(4次)、“糾結”(2次)、“后悔”(1次)。其中,母親產生愧疚的情緒是因為發現在二孩出生之后自己對于頭胎兒童的陪伴不如從前,頭胎兒童相較二孩出生之前與自己有所疏遠。更多母親則表示在二孩出生之后自己感到特別煩躁,這主要是因為在二孩出生之后母親會變得更加忙碌,除了照顧兩個孩子之外,母親還要處理工作的壓力和家庭的瑣事。在多重壓力之下,許多母親表示在二孩剛出生的那段時間是最辛苦、最痛苦的,也有不少母親因此變得易怒、脾氣暴躁,甚至是產生抑郁傾向。

我們在母親情緒的調查中還發現只有一位母親(A34)明確表達了對于生二孩的后悔情緒,而其他母親表示雖然養育二孩辛苦,但是回想起來還是很值得的,并不后悔。母親(A34)說道:“我特別后悔,現在如果誰征求我的意見說要不要生二胎,我會堅決建議人家不要再生,耗費太多精力了,然后可能(對大寶)心理上和行為上都會有傷害。還有一個就是(我)自己沒有自由,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弄小寶……”結合對于該被試的深入訪談,我們可以發現母親產生后悔情緒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不僅是因為頭胎兒童在同胞出生之后行為和情緒上發生了許多的消極變化,而且由于一胎養育由長輩承擔,母親缺乏養育上的經驗,再加之母親與其他家庭成員的溝通、合作不夠順暢,導致母親在孩子的養育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最終產生了極度后悔的情緒。

(三)二孩出生后的母親情緒教養方式

情緒教養方式來源于戈特曼(Gottman)等人提出的父母元情緒理念(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33]不同的父母所秉持的元情緒理念會導致不同的情緒教養方式。我們可以依據母親所采取的不同方式與策略,總結出母親所采取的不同情緒教養方式,包括情緒教導型(12人)、情緒摒除型(2人)、情緒紊亂型(2人)、情緒不干涉型(4人)、混合型(10人)和沒有相關證據(10人)。

情緒教導型的母親會在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及時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原因進行了解,同時通過平等、耐心的態度進行溝通,譬如有母親(A36)就說“當時也是考慮到他的心情,所以盡量比較溫和地和他溝通”。其次,情緒教導型的母親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共情,具體表現在能夠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來體驗孩子的情緒。母親(A39)還同時表示在面臨孩子摔玩具的情境時,她就會想孩子為什么摔玩具,這樣的換位思考會幫助她明白孩子此時的情緒是什么,也有助于展開下一步的溝通。

情緒摒除型行為體現在父母對于孩子情緒表達的壓抑,往往是通過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表達出來,譬如打、罵、嘲笑等,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你不應該有這些情緒”。在訪談中也有母親(A27)提到“我們家是這樣的,我通常會制止他,但是我公公婆婆還有我老公會呵斥他,你再這樣揍你啊”“她一哭我就覺得很好笑,你居然會因為這個事情哭”。

情緒紊亂型的母親往往在面臨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因為失去耐心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處理,往往無法控制自我的情緒,譬如有母親(A32)說道“所以我們兩個在那個時期是沖突很多的一個時期、磨合的一個時期,也是很痛苦的一個時期,有時候我就有心力交瘁的感覺,有時候你和他溝通呢,特別有耐心地說也不行,發火也不行”。

情緒不干涉型的母親最明顯的方式就是對于孩子的情緒表達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在我們的訪談中也有不少母親采取了這樣的方式,譬如有母親(A9)就表示:“……我們采用不理睬她、冷處理的方式,過一會兒吧,可能兩個小時以后她自己忘了,脾氣就好一點兒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訪談中有25%的母親采用了混合型的情緒教養方式,她們不會自始至終采用某一種情緒教養方式,而是根據頭胎兒童的情緒、自己的情緒、當時的情景等因素進行選擇,最終可能采用情緒教導型,也可能采用其他消極的情緒教養方式。

(四)母親情緒、情緒教養方式和頭胎兒童情緒適應的關系模型構建

為了探究母親情緒、情緒教養方式對頭胎兒童情緒適應的影響,通過兩兩卡方檢驗,母親消極情緒在不同情緒教養方式間存在顯著差異(見表6)。通過具體頻次比較可以發現母親的消極情緒較少時,更有可能采用教導型情緒教養方式。同時,母親采用的不同情緒教養方式在頭胎兒童消極情緒出現頻次間存在顯著差異(見表7)。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相較于其他情緒教養方式,教導型的情緒教養方式可使頭胎兒童出現較少的負面情緒。

該模型意味著,二孩出生后因母親情緒變化導致的不同情緒教養方式會影響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情緒適應。如母親的負面情緒增多,則更有可能采用情緒摒除型或者是情緒紊亂型等消極的情緒教養方式;相反,若母親的情緒穩定,則更有可能采用情緒教導型的情緒教養方式。在訪談中也有多個案例證明了該觀點,譬如有母親(A35)說道:“二寶出生后,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照顧他,而且因為二寶不太好養,我經常表現急躁,會去跟他吼叫,所以后面孩子會經常性地、莫名地發脾氣,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

四、討論

(一)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頭胎兒童和母親都會產生更多的消極情緒

訪談結果表明,在向同胞關系過渡期間,頭胎兒童確實會在情緒上產生一系列的變化,一部分頭胎兒童會出現愉悅、驕傲等積極情緒,另一部分則會表現出生氣、委屈、失落、嫉妒等消極情緒,頭胎兒童出現消極情緒的頻數明顯大于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的增加可能是因為在二孩出生之后,頭胎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產生消極的變化,而此時的頭胎兒童正處于自我情緒認知和管理都不足的時期,因此很容易產生混亂感。同時本研究中受訪母親的學歷偏高,而文化程度較高的母親可能無形中對孩子有更高的期待,要求也更嚴格,這就更容易導致與孩子的沖突,從而增加孩子產生消極情緒的概率。[34]今后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來源,彌補因采樣范圍局限而導致的研究結果推廣性的不足。

頭胎兒童的個人特點也會導致在二孩出生后不同的情緒變化。在本研究中就發現頭胎兒童的性別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男孩表現出消極情緒的概率更高,這可能是因為,總體而言,男孩相較于女孩的情緒表達更為外顯,因此更高比例的男孩會被報告表現出消極情緒。[35]同時,女孩產生高頻次消極情緒的人數更多,這啟示我們,女孩在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情緒變化有更大的個體差異。

我們的訪談也表明,母親在二孩出生后既會產生積極情緒,也會產生消極情緒,其中消極情緒的占比更高。二孩養育對于所有受訪母親來說都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產生暴躁、焦慮等情緒的概率相較于一胎養育而言大大增加,隨之導致母親的吼叫、哭泣等消極情緒表達行為的頻次也明顯增加。

(二)多數母親缺乏科學的情緒教養意識

在我們對40名二孩母親的訪談中,只有30%的母親采用了教導型的情緒教養方式,45%的母親則使用了摒除型、紊亂型、不干涉型和混亂型的消極情緒教養方式,剩余的母親則在我們的訪談中沒有體現出相應的情緒教養意識。

這說明,不同二孩家庭中的母親所采用的情緒教養方式是存在差異的。只有少部分母親有意識地運用了科學的情緒教養方式,大多數的母親很難意識到并接納頭胎兒童在同胞過渡時期產生的情緒變化,尤其是消極的情緒變化。這可能是由于這些母親對于頭胎兒童的情緒缺乏積極的關注,同時也缺少科學情緒教養方式的相關理論學習,因此很難做到對頭胎兒童的消極情緒進行積極引導,這不利于二孩出生后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

(三)母親情緒變化導致的不同情緒教養方式會影響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

本研究發現母親采取何種情緒教養方式是與母親當時的情緒密切相關的,并且不同的情緒教養方式也會影響頭胎兒童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情緒適應。如果母親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其多會采用情緒摒除型或者是情緒紊亂型等消極的情緒教養方式。而母親采取的情緒教養方式又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采用消極情緒教養方式會導致頭胎兒童產生更多的消極情緒。該結果在相關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證,有研究發現母親的情緒可能會影響其教養方式,從而影響兒童的情緒和行為表現。[36]也有研究表明母親長時間維持消極情緒,則其采取消極教養方式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而孩子在母親的影響下也會持續表現出較多的消極情緒。[37]

五、教育建議

(一)母親要依據頭胎兒童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教養準備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向同胞關系過渡中頭胎兒童的情緒適應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因此,對于容易出現消極情緒的頭胎兒童,母親應該在二孩出生前做好充分的物質與心理準備,采取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例如讓頭胎兒童參與到二孩降生前的準備工作中,比如陪伴孕檢、一起給同胞準備禮物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加頭胎兒童對同胞的期待,并對同胞產生更多的認同感。相關的研究也證明在二孩出生之前,如果父母能夠與頭胎兒童進行充分的溝通,那么頭胎兒童會顯示出對于同胞更高的接納度,并且在二孩出生后會有更積極的表現。[38]

(二)母親要及時感知自身情緒,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并尋求支持

二孩家庭中的母親往往面臨著巨大的養育壓力,會出現更多的消極情緒。而母親的情緒對兒童情緒調節和心理行為適應有重要影響,因此母親應該重視自身的情緒,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掌握基本的情緒調節方法,例如放松、冥想、轉移注意力(運動、聽音樂、逛街等)、合理情緒療法等,能夠在調整好自身情緒的前提下,再處理孩子的情緒。同時,母親也要學會用積極、有效的方式向他人尋求幫助,表達自己的需求。當母親能夠主動向丈夫、祖輩、朋友、同事進行傾訴、積極尋求支持和幫助時,不僅可以減輕二孩養育的壓力,還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39]幫助頭胎兒童更好地向同胞關系過渡。

(三)母親要采用合理的情緒教養方式回應頭胎兒童的消極情緒

由于二孩比較年幼的特點并且基于一胎的養育經驗,父母往往會給予二孩更多的情感支持,并在二孩的養育中體現更多的支持行為,[40]而這也容易導致頭胎兒童出現更多的負面情緒問題。這就要求母親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頭胎兒童的消極情緒,意識到向同胞關系過渡中的頭胎兒童出現消極情緒是正常的,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將消極情緒演變為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同時母親也應盡量采用教導型的情緒教養方式,接納和尊重孩子的情緒變化,能夠透過頭胎兒童情緒看到其需求,幫助孩子用合適的言語表達情緒感受,最終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并且協助其解決情緒問題。

參考文獻:

[1][10]VOLLING, BRENDA L. Family transitions following the birth of a sibling: an empirical review of changes in the firstborns adjustment[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2,138(3):497-528.

[2]LAURIE K, DAWN R. Advice given to parents on welcoming a second child: a critical review[J]. Family Relations,2010,51(1):2-14.

[3]楊周瑩.二孩家庭教養方式問題調查及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10-16.

[4]吳向麗.當前二孩家庭教育的主要問題及其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242.

[5]LISA A K. Sharing the wealth: The effect of siblings on adults wealth ownership[J]. Demography,2003,4(3):521-542.

[6]郭莉萍.二孩家庭中長子女“同胞接納”問題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人類發展生態學的視角[J].教育觀察,2019,8(38):132-134.

[7]KOJIMA Y. Mothers adjustment to the birth of a second child: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us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toward two children[J].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9,84(1):141-144.

[8]JEANNIN R, VAN LEEUWEN K. Associations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nd child social-emotional adaptation[J].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015,24(6):1838-1855.

[9]BUIST K L, DEKOVI■ M, PRINZIE P.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3,33(1):97-106.

[11]GOTTLIEB L N, MENDELSON M J. Parental support and firstborn girls adaptation to the birth of a sibling[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11(1):29-48.

[12]GULLICKS J N, CRASE S J. Sibling behavior with a newborn: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2010,22(5):438-444.

[13][15]TIFFANY FIELD AND MARTIN REITE. Childrens responses to separation from mother during the birth of another child[J]. Child Development,1984,55(4):1308-1316.

[14]周夢婷.頭胎兒童在同胞關系中的身心變化及對策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3):15-20.

[16]KRAMER L, GOTTMAN J M. Becoming a sibling: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2,28(4):685-699.

[17]CAROLYN Z W, ELIZABETH A S, KRISTINE M. Disorder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gender and psychopathology[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8,4(1):275-303.

[18]CHESS S, THOMAS A. Issu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emperament[J]. Temperament in childhood,1989,28(4):377-403.

[19]胡瑞,梁宗保,張光珍,等.情緒教養視角:父母元情緒理念與兒童心理社會適應[J].心理科學進展,2017,25(04):599-608.

[20]黃敏兒,郭德俊.情緒調節方式及其發展趨勢[J].應用心理學,2001,007(002):17-22.

[21][36]費葉.父母元情緒理念與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關系:教養方式的中介作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58-65.

[22]DENHAM, SUSANNE A. Mother-chil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eschoolers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nd dependency[J].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4,155(1):119.

[23]劉國艷.中國城市12~36個月幼兒情緒社會性與父母教養方式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4(25):3534-3537.

[24]MORRIS A S, SILK J S, STEINBERG L, et al. The role of the fa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J]. Social Development,2010,16(2):361-388.

[25]EISENBERG N, GERSHOFF E T, FABES R A, et al. Mothers emotional expressivity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and social competence: mediation through childrens regula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1,37(4):475-490.

[26]陳斌斌,施澤藝.二胎家庭的父母養育[J].心理科學進展,2017,025(007):1172-1181.

[27]KATZ L F, MALIKEN A C, STETTLER N M. 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12:417-422.

[28]瞿鴻雁,許遠理,黃玲玲.父母元情緒理念對5~7歲兒童情緒調節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1(05):41-46.

[29]KATZ L F, HUNTER E C. Matern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J]. Social Development,2010,16(2):343-360.

[30]HOOVEN C, GOTTMAN J M, KATZ L F. Parental meta-emotion structure predicts family and child outcomes[J]. Cognition & Emotion,1995,9(2):229-264.

[31]梁宗保,張光珍,陳會昌,等.父母元情緒理念、情緒表達與兒童社會能力的關系[J].心理學報,2012,44(2):199-210.

[32]包蕾萍,陳建強.中國“獨生父母”婚育模式初探:以上海為例[J].人口研究,2005(04):64-74.

[33] GOTTMAN J M, KATZ L F, HOOVEN C. 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6,10(3):243-268.

[34]林磊,董奇,陶沙,等.母親教育方式與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6,12(4):56-60.

[35]BAYDAR N, GREEK A, BROOKS-GUNN J.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birth of a sibling during the first 6 years of life[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7,59:939-956.

[37]DENNIS M L, NEECE C L, FENNING R M.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ress on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the rol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al factors[J]. Advance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8,6:1-13.

[38]劉強,朱瑋依,白鴿.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及其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19(11):62-72.

[39]劉維韋,付路,葛曉云,等.二孩兒童母親的育兒壓力狀況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0(03):224-228.

[40]但菲,郝爽,許智.“全面二孩”背景下二孩家庭父母教養行為調查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3(06):99-104.

Emotional Changes of First?鄄born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 Birth of Their Siblings an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others

Linyuan Deng,1 Qiulu Jiang,2 Xiaotong Liu,1 Xiuyan Liu3

(1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The High School?鄄Changp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8 China; 3Xinjiang Yili Xinhua Hospital, Yini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The birth of second child will influence the family micro?鄄system made up of parents and first?鄄born child, which is a big challenge to first?鄄born child. This study conducted semi?鄄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40 mothers of two?鄄child families. It was found that first?鄄born child in the transition to sibling relationship would experience not only positive but also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accounted for a higher proportion. The majority of mothers interviewed also had obvious negative emotions after the birth of second child. Because of having no scientific emotional parenting awareness, most mothers took negative emotional parenting types that ultimately affected the emotional adaptation of first?鄄born child badly. Mothers should encourage first?鄄born child to involve in the preparing of second child, be aware of and regulate their own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after giving birth to second child, and learn to adopt positive emotional parenting style to cope with first?鄄born childs negative emotions.

Key words: first?鄄born child, second child, emotion adaption, emotional parenti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在线国产91|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九色国产在线| 自拍偷拍欧美|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天天干伊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亚洲成人免费看|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三级|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剧情伊人|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理论一区|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看片a|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欧美在线一二区|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