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剛
編者按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公報指出,要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群眾合法權益。村級紀檢委員正確履職盡責是監督執紀延伸到基層一線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優化基層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
村級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以下簡稱“兩員”)正確履職盡責,是監督執紀延伸到基層一線的重要抓手,是徹底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根據前期調研及各方面反映的情況來看,有些“兩員”不敢監督、不會監督、不善監督、不能監督,成為了“局外人”“老好人”“稻草人”“兩面人”,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紀檢監察工作質效。此問題應予重視、亟待解決。
一、存在問題
(一)履責意識弱,淪為“局外人”。有的“兩員”對自身崗位認識不足,缺乏身份認同感,不同程度存在消極履職、被動履職等問題;有的缺乏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對一些已經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及時采取措施,完全置身事外,毫不關心。如,2018年至2019年間,隨縣安居鎮安南山村黨支部委員、“兩員”陳某某,對本村兩家塑料回收加工廠生產排放的廢氣和廢水污染環境問題,未進行有效監管,甚至不聞不問,造成不良影響。2019年9月4日,陳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二)監督執紀軟,扮演“老好人”。少數“兩員”過不了“熟人關”“親友關”“人情關”,抹不開情面、放不開手腳、邁不開步伐,有了問題就“捂著”或假裝不知道。極少數的“兩員”甚至認為監督就是“找麻煩”,礙于情面不愿得罪人,怕影響了群眾基礎和班子團結,存在嚴重的畏難情緒,毫無斗爭精神可言。
(三)投入精力少,充當“稻草人”。絕大多數“兩員”都是身兼數職,導致監督執紀成了“副業”,在工作中沒有魄力,遇事沒有主見,怕擔風險,怕得罪人,怕遭非議。遇到問題就回避,遇到困難就躲避,遇到風險就逃避,監督形同虛設。還有的“兩員”對自己承擔的相關工作,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不擔當,也不作為,更不監督,導致工作出了紕漏。
(四)原則底線無,甘做“兩面人”。少數“兩員”政治立場不堅定,紀律性和原則性不強,不能時刻反省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臺上和臺下不一樣,工作時間和業余時間不一樣,有監督和沒監督不一樣,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別人是一套、要求自己是另一套,甚至無視黨紀法規,帶頭違規違紀。
二、原因分析
(一)環境不優履職難。一是地方黨組織重視不夠。從基層實際來看,鄉鎮黨委認為村級“兩員”作用發揮不如村其他“兩委”干部,未將村級紀檢組織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導致“兩員”履職干事環境不優。二是村“兩委”支持不力。一些村“兩委”負責人對村級黨風廉政建設認識不足,對村級“兩員”履職領導支持不夠。三是黨員群眾信任度不高。大多數黨員群眾對“兩員”工作職能和作用了解不足,對是否能發揮作用持觀望懷疑態度。
(二)顧慮太多監督難。一是熟人監督怕尷尬。村級“兩員”生活和工作環境是典型的“熟人社會”,與監督對象抬頭不見低頭見,“老好人”思想作祟導致不愿意得罪人,普遍存在畏難情緒。二是同級監督沒底氣?!皟蓡T”并不是鎮上的干部,其本身就是所監督的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與專職紀檢監察干部不同,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和紀檢監察機關的大力支持,開展同級監督底氣不足、硬氣不夠。三是“一把手”監督有顧慮。當前同級的干部管理權限在上級,“兩員”與村級黨組織負責人之間不存在上下級關系,甚至有時還要服從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的工作安排,臉難拉、手難下,不敢較真碰硬。
(三)能力欠缺斗爭難。一是崗位認同不深。少數“兩員”角色意識不強,尤其是對自己監察信息員的身份認同不夠,在履職時更側重于對黨員干部的監督,而對于非黨員的村干部或村民小組長等監督不夠。二是隊伍結構不優。大部分“兩員”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三是專業能力不夠。絕大多數“兩員”思想認識、理念思路和方法措施跟不上形勢任務需要,對黨規黨紀知識、村級財務管理等方面一知半解,開展工作主要是憑借自身多年經驗和個人威信。
(四)關心不夠工作難。一是兼職精力少。全縣“兩員”中70%以上都身兼三四個以上職務,精力上對紀檢監察工作只能是過問式居多,其工作質效可想而知,變成“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二是培訓指導不多。針對“兩員”開展培訓重視不夠、方法不多,導致越到基層、培訓越少、指導越缺。三是激勵舉措不實?!皟蓡T”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的功利思想,削弱了工作熱情。雖然省紀委監委出臺了村級“兩員”津貼政策,但基于各地財力狀況,有些地方不能兌現或部分兌現。
三、意見建議
(一)撐腰壯膽,壓實“兩個責任”。督促鄉鎮黨委、紀委切實履行責任,為村級“兩員”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鄉鎮黨委要積極落實主體責任,將強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落實“兩員”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協調理順各方面關系,為村級“兩員”站臺撐腰。鄉鎮紀委要加強對“兩員”工作的日常指導和監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干部群眾相信和支持“兩員”工作,切實讓“兩員”感受到這個身份有動力、有壓力,承擔的職責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二)量體裁衣,明確職責定位。村級“兩員”盡可能地實現專職專責,負責村級廉政建設和監督責任,并分管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兩委”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監督本村黨員遵守黨規黨紀,監督村級“三重一大”事項執行民主決策,監督農村“三資”管理及運轉情況,監督征地拆遷、強農惠農、精準扶貧等資金使用情況。實施村級“兩員”質詢制度,“兩員”根據職責范圍內的監督事項和群眾意愿,在支部黨日活動中對“兩委”干部提出質詢,“兩委”成員給予回復并整改。
(三)強筋健骨,加強教育培訓。在常規培訓上,從省到縣要系統制定紀檢監察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有計劃地開展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力爭把村級“兩員”納入培訓范圍。培訓內容要盡可能豐富,重點培訓涉農黨規黨紀、財經財務等知識,增強實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專題培訓上,要探索建立村級“兩員”跟班學習機制,抽調“兩員”參與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市縣紀委可依托鄉鎮辦案協作區制度,對業務能力較弱、困難較多的鄉鎮和村進行專門指導培訓。
(四)加油鼓勁,完善管理機制。堅持嚴的標準,把好村級“兩員”進門關口,選優配強村級“兩員”,建立優秀“兩員”選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兩員”工作例會、定期述職述廉等制度,實行動態管理。逐步建立村級“兩員”清退機制,對于素質低下、群眾反映強烈的“兩員”,通過制定剛性政策條規,清退出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完善村級“兩員”工作考核機制,制定科學、合理、具體的定量考核指標,年終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并實行鄉鎮排名末位談話制。 ? ? ?(作者單位:隨縣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