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4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宣布了4名副總干事人選,來自中國商務部的張向晨位列其中,他成為史上第二位來自中國的WTO副總干事。易小準為首位來自中國的世貿組織副總干事。
在外界看來,正值WTO急需盡快確定改革方向和發展目標之際,副總干事人選的敲定,有利于在伊維拉總干事的帶領下,重塑各方信任,加強多邊主義建設和全球治理。
日內瓦常客
今年56歲的張向晨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從其公開的履歷看,他是一位資深的國際商貿領域專業人士。張向晨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是國際關系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其職業生涯大部分與世貿組織相關。
據公開資料,早在2008年,張向晨就任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副代表、公使。他幾乎全程參與了中國入世的談判,也是當時的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中國加入WTO談判代表團團長石廣生先生的重要助手之一。
2017年4月12日,張向晨在日內瓦向世貿組織總干事遞交全權證書,出任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
此前他先后52次到過日內瓦,最早一次是1992年,他第一次來日內瓦參加中國復關談判。從那時起,他見證和參與了中國融入多邊貿易體制的整個進程。
捍衛中國利益的關鍵人物
過去三年多時間,正是美國瘋狂推行單邊主義、打壓世貿組織及中國等世貿成員的三年。2019年以來,美國的靶子又多了一個: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以及與此相關聯的中國所享受的特殊和差別對待待遇問題。
這年1月16日有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即美國在歷史上首次散發了一份名為《一個未分類的WTO:自我認定發展階段危害機制相關性》的45頁的文件,其中84次提到中國,稱“中國已經有能力登月”,所以應該立即從發展中國家陣營“畢業”升入發達國家行列,企圖從體制上永久剝奪中國在未來談判中可以享受的正當權利。
世界老大拼了命要給老二套上緊箍咒,我們只能據理力爭。張向晨正是“在世貿組織捍衛中國利益的關鍵人物”(某外媒語)。
針對美國那份文件中提到的所謂問題,張向晨的回應是:我們對擁有登陸月球背面的能力感到驕傲。但也應該看到衡量一國的發展水平,不能僅看幾個領域,而應進行全面的評估。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順便說一下,我們剛剛擁有了一些好東西,有些人卻希望把它扼殺在搖籃中,比如5G技術。”
張向晨說,縱觀美方和我們的文件,顯然美方看到的是我們杯子里的水比原來多了,而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我們的杯子還空著半截。這既是觀察角度的不同,也是我們所承擔的不同歷史使命所導致的差異。無論別人怎么說,我們的使命是把杯子的水裝滿,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
在一次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上,美國大使在發言中使用了“偷”這樣的字眼。對此,張向晨反駁說,這個詞匯使他想起了中國古代疑鄰竊斧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不是賊,賊在你心里!你丟失的正是你心里的一些東西,包括對法治的尊崇、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反躬自省的勇氣……”
(摘自《環球》等 聶曉陽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