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紅船,誕生了世界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南湖不大,孕育了偉大的紅船精神。在浙江嘉興,曾經的下崗工人韓鳴華在“紅船精神”的激勵下,成長為聞名海內外的“紅船使者”。決心做紅船模型
1997年,韓鳴華所在的電子儀器廠破產,1954年出生的他下崗了。1998年的一天,一位哈爾濱的老朋友專門到嘉興來看他。臨走前說,嘉興文化底蘊這么深,應該有一個文化紀念品可以帶回去作個紀念,可惜沒有。
1999年是新中國成立50周年。韓鳴華發現,南湖革命紀念館的參觀者越來越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得也越來越多。嘉興南湖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紅船不正是嘉興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產品嗎?韓鳴華決定做紅船模型——南湖畫舫。
可是,紅船的尺寸、規格、要素一概不知,怎么辦?他屢屢跑到南湖去觀察去摸索。經過反復比對核實,他獲得了紅船的長、寬、高——長是16.5米,寬是2.8米,高是2.2米。他最終確定以1∶20的比例來制作紅船船模。
做好了一個模型,卻怎么看都不太像。他拿著模型找到了南湖革命紀念館館長章水強。章水強被這個不屈不撓、頭腦聰明的下崗工人感動了,答應給他一套紅船的圖紙,但強調“紅船的圖紙版權是唯一的,不要外傳”。
韓鳴華拿到圖紙,紅船船模的設計制作終于走上了快車道。從2000年開始,韓鳴華決心批量生產紅船船模。他把第一只船模贈送給了南湖革命紀念館。
把船模當成女兒
為了把紅船船模宣傳出去,2001年4月的一天,韓鳴華直奔浙江日報社。200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報社沒有錯過這送上門來的好新聞。經《浙江日報》報道,制作紅船船模的韓鳴華一下子成了新聞人物。不久,嘉興市委、市政府又請他做一只紅船船模。韓鳴華決定建廠,一次性做20個木制船模。
更加利好的消息是,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也要來黨的誕生地嘉興,要在市人民廣場演出,需要一件核心的道具——紅船的船模,長10至12米。天降大任,舍我其誰?韓鳴華趕緊行動起來。2001年6月19日演出時,歌聲中,一艘長12米、寬3米的“紅船”直奔人海。但至今沒人知道,那一刻,韓鳴華就站在安裝了四個輪子的船底,負責踩著音樂的節拍,指揮著紅船船模在人海中“航行”。
2005年9月4日,韓鳴華讀大三的獨生女兒被一場意外奪去了生命,晴天霹靂一下子把韓鳴華打蒙了。此后,憑著對紅船模型這份事業的熱愛和執著,他熬過了艱難的3年。他常常念叨:“如果沒有做紅船船模,我可能無法活下去。我總習慣地把每一只船模當成我的女兒,看她出生,看她成長,看她到全國各地、世界各地。”
不忘初心使命
韓鳴華在悲痛中重新振作起來。2014年12月,他接到一個重要任務,再造一艘能下水的紅船船模送到中央黨校。
在制作過程中,考慮到北京冬天氣溫變化的因素,韓鳴華大膽建議將木船的船底改成2厘米厚的鋼板。2015年4月下旬,按照1∶0.9的比例,韓鳴華帶領16名老工匠仿制的紅船終于制造完成,設計載重為17噸。
4月28日晚,韓鳴華護送他的“大船模”到達中央黨校。29日清晨6時整,“大船模”正式下水。從此,“紅船”成為中央黨校黨性教育的一大亮點。
2018年,韓鳴華入選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鳴華紅船”也成為嘉興的一個文化品牌。 (摘自《北京日報》5.11 丁曉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