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鬧早吉
摘 要: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區域材料使用不夠科學,部分區域材料過于單調。文章從優化活動空間結構、體現活動主題、選擇適合的區域活動材料、正確投放材料幾方面對提高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有效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100-02
對于幼兒教育而言,環境和教學是相互影響的。一個好的環境能傳遞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行為,幼兒園需要營造良好的活動區域。所以,如何提高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的有效性依然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增加環境創設的有效性,首先應該從增加和幼兒的互動入手,創造真正適合幼兒活動的區域環境。
一、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幼兒園非常重視活動區域環境創設,但是在實際中依然可以發現很多亟須改進的地方,這些問題影響了活動區域的有效性,是必須攻克的難關。當前,環境創設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活動區域無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難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對于幼兒來說,好奇心是驅使他們探索世界的力量,但是如果環境單一老氣,幼兒沒有在其中活動的熱情,再優質的活動主題也無法進行。有的時候,教師的一些設計觀念和幼兒的需求是相悖的。還有一些活動區域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的環境中,位置單一,沒有變化性,這就導致幼兒很容易對活動區域產生厭倦感,從而對活動的熱情也慢慢減退。
此外,活動區域的材料使用不夠科學。對于幼兒來說,活動區域的構建最先要考慮的是健康環保,可能對幼兒身體產生潛在傷害的材料是一定不能列入考慮范圍內的。除此之外,讓材料充分展示自然屬性也很關鍵,幼兒需要玩具,環境中玩具的種類和材料影響著他們的成長發展。很多活動區域材料的使用太過單調,不能利用材料本身的優點,大大降低了活動環境的魅力值和吸引力。
很多幼兒園把室內區域作為主要的活動區域,室內環境穩定可以滿足不同天氣下的活動需求。室外活動區域環境創設也是幼兒園整體活動環境的一部分,在室外幼兒可以和大自然充分接觸,獲得更大的活動區域,和室內活動區域同等重要,這也恰恰是不少幼兒園容易忽略的地方。
二、提高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有效性的措施
1.優化活動空間結構,適應幼兒發展需要
根據幼兒心理特點和發展需求設計活動區域是最科學的方法,為幼兒園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設置合適的空間,就要讓環境充分發揮其價值,要搞清楚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希望在活動中得到什么,怎樣的空間才更適合他們展示自我。小班的幼兒和大班的幼兒在心理特征和認知經驗上存在一些差別,小班的幼兒更傾向于形式較為簡單的游戲,所以在環境中盡量讓幼兒增加對實物的認知。小班的幼兒還需要相對日常的環境,一方面這些環境貼近生活,不會讓幼兒產生抵觸感,另一方面一些日常的情景也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可以模擬家庭生活,通過還原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澆花、擦桌子等真實情景引導幼兒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大班的幼兒已經具有相對較強的活動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可以進行一些抽象的空間想象,所以在環境創設中要針對這些要求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可以加入一些科學的元素,通過道具進行簡單的小實驗,在墻上展示科技感較強的畫面,可以激發這個年齡段幼兒探索世界的欲望,或者加入一些抽象的空間概念,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環境創設會促進幼兒的各方面發展,包括競爭意識、社交能力、共情能力等。在和諧友好的環境氛圍中,幼兒更容易和同齡人建立友誼并激發展示自我的動機,教師在環境中加入一些比賽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2.區域環境創設需要體現活動的主題
區域環境應該準確反映出活動主題的特點,讓環境最大程度地服務于活動,讓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并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活動主題的真諦。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與思考,也可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當中。迎合幼兒興趣的同時讓幼兒為主題增添一抹自己的色彩,這也是引導幼兒進行創造和獨立思考的過程,可以提高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例如,在“發現春天”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在環境中增添春天的元素,用塑料紙做成五顏六色的花朵,用卡紙剪出小動物、草帽、野餐墊等,為活動營造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環境。教師也可以在環境中插入音樂,讓兒童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并對活動中一些比較重要的部分產生持久的記憶,這更有利于開發幼兒學習潛能。
3.選擇適合的區域活動材料
區域活動材料的來源多種多樣,但是教師不能忽視活動最主要的教育功能。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能逐漸產生探索的欲望,激發創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熱情。材料要具有實用性,可以來自生活,比如身邊隨處可見的彩紙、瓶子、盒子等,對這些簡單的材料進行多種多樣的變換,操作使用也非常方便。教師可以觀察幼兒更喜歡哪一種材料,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最受歡迎的材料。
環境的安全性同樣表現在材料上,幼兒處于成長階段,幼兒園使用的材料必須是親和無傷害的,可以多考慮利用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創造,一方面節省成本,另一方面也節約資源,是對幼兒的正面引導。此外,材料選擇還需具有層次性,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不同材料的興趣可能存在差異,教師要較為清晰地認識到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更喜歡什么種類的材料。一個區域內的材料要經常更新,否則幼兒會失去新鮮感。
4.正確投放材料
在選擇好材料后,下一個工作就是材料的投放,材料的投放需要注意安全性、科學性和動態性,這些因素影響著活動的質量和活動流程。首先活動區域要給予幼兒肢體活動的空間,所以投放材料時要避免一些危險情況的發生,特別是游戲環節,如果材料過于混亂,幼兒很有可能出現摔倒、磕碰的情況。
教師要基于幼兒身體狀況和行為特點正確投放材料,根據活動內容確定材料的數量和位置,以及材料的大小和投放密度,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增強體質。材料可以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幼兒往往對動態的事物更容易產生好奇心,教師在活動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材料的位置,讓幼兒活動熱情更加高漲,也更容易參與到活動中來。比如在職業模擬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職業有關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材料展示自己。
三、結語
總而言之,提高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的有效性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重視的問題,關系著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效且優質的環境要有層次性、科學性、安全性,并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開發幼兒潛能,提高幼兒素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幼兒的發展情況和心理特點有更準確客觀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創設更有效的活動區域環境。
參考文獻:
[1]莊宏玲.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05).
[2]王曉莉.幼兒園班級科學區學習環境創設[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4).
[3]孫延永,朱佳佳.幼兒園區域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4]白曉紅.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原則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8).
[5]蔡毅萍.創設多種適宜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9(09).
[6]王雅芬.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18).
[7]陳玉萍.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思考[J].成才之路,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