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文

在深圳體悟實訓中,我始終堅持全方位融入、沉浸式實訓、內生式感悟,認真學習掌握深圳開放、創新、改革的內在機理和深層邏輯,努力提升自身“三化一型”的素質和能力。通過120多天的思想洗禮,在四個方面我感觸最深。
拼搏,成就深圳奇跡
“在深圳,不努力很快就會被淘汰。” “想干事,才有敢闖敢試的銳氣。”這種干事創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在深圳大街小巷追夢人匆匆的腳步中,在寫字樓通宵閃亮的燈光里,到處都能感受得到。正是有這樣一批又一批努力的深圳人聞雞起舞、風雨兼程的奮斗,才成就了“深圳奇跡”。
在深圳竹云科技實訓,感受最深的是企業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氣神”。初到公司實訓,就發現同事都習慣“當日事,當日畢”,加班加點從無怨言。公司初創時任務重、壓力大,正是靠“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這句話,公司才能爬坡過坎走到現在。如今,這句話已浸潤到每一位員工心中,成了一種習慣。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創精神包含敢闖、敢拼的猛勁,創新、創優的實力,也包含真干、實干的品質,我們要學習這種深圳品質,為了夢想不斷創新和拼搏。
文化,從閱讀開始
深圳的文化氣息很濃,特別是讀書的氣氛很濃。深圳年人均讀書18.5本,城市閱讀指數居全國之首,講座座無虛席、人氣爆棚,無不詮釋著學習和專業為這座城市注入的持久動力。文博會、讀書月、創意十二月,這里的“城市文化菜單”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
實訓期間,很為深圳人如饑似渴地讀書的精神所感動,也為深圳這座城市現代化的讀書環境所羨慕。讀書是長久之計,深圳大量建設圖書館、書城、書吧等,為市民提供閱讀陣地。目前全市有近千家圖書館,其密度之高居全國前列。深圳人對讀書的熱愛感動了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當年她訪問深圳,兩度參觀中心書城后說:“我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城市,沒有一個城市一個地方像深圳那樣,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聚集在書城盡享讀書之樂,這快樂溫馨的場面,我永遠都會記得?!?/p>
一個城市的文化從閱讀開始,不僅僅是提高人的素質和境界,創造一種更高雅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為城市的可持續和創新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深圳這座城市無數大膽的改革設想和創新創意都來源于持續閱讀與勤學善學,從而支撐這座城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奇跡和文化奇跡。與深圳發展路徑相似的青島,也迫切需要打造一座“閱讀之城”,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
創新,永遠在路上
“生于改革,源于開放,成于創新”,這是深圳科技創新的寫照,也是企業成長的“深圳基因”,更是一個城市的奮斗樣本。40年時間,深圳從一個落后的邊陲小鎮,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靠的是不斷地釋放生產力,不斷地注重創新。
深圳創新的基因滲透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政府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盤活工業用地,有效釋放產業發展空間的做法。深圳的星河·領創天下產業園,是龍崗區政府整合區域內工業用地,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由星河控股集團全資建設運行的創新創業服務產業園。園區可享受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增值稅減免等政策,同時,以股權投資的創新運營模式代替傳統的辦公場所租賃模式,不收取企業的場地租金,采取“租金換股權”、“服務換股權”形式,營造有益于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園區還可以為企業提供人才引進、創新金融、產業政策、知識產權等全流程服務,已成為國家科技部備案的國家級眾創空間。
深圳在市場化進程中敢于打破條條框框、先行先試的一系列做法,摒棄“全能政府”思想,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引導構建基于高度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小政府、大市場”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對標。
信任,源于雪中送炭
2020年竹云科技北方總部落戶青島,公司對青島和深圳的兩地營商環境有著切身的感受。交流過程中,實訓單位董事長說,其實深圳與青島差別不大,從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服務方面基本感受不到兩地的差距。但是企業從落地、發芽到發展壯大,會遇到諸多挑戰,企業真正需要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創維集團的一個例子,讓我感觸頗深。當年,創維集團遇到了發展瓶頸,面臨銀行紛紛抽貸、斷貸,企業隨時倒閉的風險。深圳政府了解到企業的情況后,指派專人到創維現場辦公,并拿出300萬元的扶持資金。有了政府背書,銀行開始給創維貸款,創維逐步走出了難關,成長為行業巨頭。營商環境中真正感動企業的往往不是面面俱到的政策措施,也不是無微不至的走訪調研,而是企業面臨困境時政府站在企業背后支持的力量。
深圳政府在打造營商環境上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從小事著手,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解決企業的現實困難,依法依規辦事已經成為行為習慣,值得青島深入學習和體悟。征途漫漫,唯有奮斗。經過實訓,我實現了從思想觀念到素質能力再到行為狀態的全新洗禮?;氐角鄭u,我必將結合所學所悟,為青島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市北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