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軍

在深圳100多天的體悟實訓期間,圍繞實訓單位工作、工作部工作任務、各類課題調研、工作專班工作等,積極開展相關沉浸式體悟實訓工作。不僅有大量收獲,各方面的認識和能力水平均有提高,且就問題找到了深圳答案,更好地指導下一步的工作。體悟實訓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我發現的深圳
我的實訓單位是深圳市潮汕商會,深圳市潮汕商會以“傳承、創新、守正、發展”為辦會理念,堅持抱團做黨建、抱團做慈善、抱團創新、抱團發展。力倡公益慈善事業,發起設立廣東省潮商公益基金,積極引導和召集會員抱團開展慈善公益事業,修路造橋、扶貧濟困、興教助學等,累計捐款人民幣50多億元及大批物資。
深圳市創新載體資源豐富多樣。創新載體指聚集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 物理空間,各類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和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的載體。目前在國內以及深圳普遍以幾種形式存在: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目前,深圳各類創新資源匯聚載體平臺2693家,類型多樣、遍布各垂直行業和領域。我通過各種方式共調研了不少于20家相關載體平臺、商協會等,個人簡單分類如下:
1.創新創業平臺類: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益田新興產業、中力商業控股、中洲科技產業、東方工業自動化設備研究院、中科美城產業創新中心、中城新產業等。
2.行業商協會類:深圳市私募基金商會、物聯網協會、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服務貿易協會、人工智能協會等。
3.另有科研院所類、金融服務類等,均在深圳匯聚不同的大量創新資源。
一個完整的創新載體構成一般含有以下 9個組成要素,分別是:有政府政策支持、人才政策、擁有大量創新創業項目、擁有可以合作的投資機構、健全的導師體系、創新主體活動平臺、市場端產業資源豐富、可提供初創期企業服務。創新載體業態對于降低創業門檻、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通過專業化的服務推動創業者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業態。
以中城新產業集團為例:中城新產業是一家專注于產業研究、為中小制造業企業轉型服務的產業園區運營服務商,產業園區服務主要聚焦在智能制造、生物醫學、物聯網、航天航空、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其中在智能制造產業方向中,致力開發供需對接平臺——天集社,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平臺,現已實現為6000+企業市場服務;在生物醫學領域與上海理工大學合作,將制藥、器械等相關培訓引流至園區,并提供GMP潔凈廠房的優質園區設施,將檢驗檢測、注冊認證等環節形成一站式服務平臺;在國際合作方面,與ITTN國際技術協作網絡平臺形成可落地的戰略合作,并成立香港comp@ss公司,共同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樞紐橋梁。自主打造的天集社線下結合服務的智能硬件加速器,聚集上千家產業服務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精準實現線下對接與深度服務。通過中城金服形成產業閉環,為更多優質企業尋找匹配資源。服務模式: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從信息服務和產業兩個主要方向入手,注重以科技手段賦能服務創新,結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信息技術及應用,規劃、建設和運營了多個基于產業鏈的專業服務平臺,包括面向融資的“中城金服”、面向營銷的天集社,面向產業鏈的“北斗鏈云”等專項服務,形成系列化的服務矩陣,促進跨界融合與協作,提供全方位的精準公共服務。同時,整合各類企業咨詢和專業服務資源,選用、引入優質服務商,依托上述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健全進駐相關園區和對接中小企業的工作機制,以線上、線下及相互融合的靈活服務方式,為眾多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性、便利性、多層次的企業服務。
個人提升和學有所用
作為第五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的一名隊員,身處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通過認真落實實訓要求,全身心融入和沉浸式體悟深圳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理,按照“三化一型”的標準,進一步加強新的實踐能力,用更加開放的思維為青島市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貢獻一份力量。
思維方式更加開放和多元化。(1)大格局注重細節:在實訓單位深圳市潮汕商會體悟其抱團做黨建、抱團搞經濟(發展)、抱團做公益、抱團做慈善的成功實踐,認識到在從大格局思考問題的同時,注重細節更是成功的關鍵。(2)分工協同意識進一步加強。在大量調研過程中,在完成個人調研部分時認真總結分析,同時邀請專業隊友協助調研,進一步加強了對事物掌握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努力將實訓成果落地到實際工作。實訓期間對接到了很多促進青深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創新資源,為更好地開展本職工作奠定基礎。特別是建立聯系的各類創新資源載體平臺,都將是下一步對接青島市中小企業應用場景需求的優質資源。下一步,緊緊圍繞青島“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的13個領域的產業情況,進行深入調研,探尋更優的青島應用場景開放方式,為深圳創新載體賦能青島產業問題進一步提高契合度。
建議和延續實訓成果
建議以最高水平和最大力度,開放我市產業和工業應用場景,引進深圳優質服務機構直接賦能青島中小企業。
提高效率環境。除了政策和資金外,提高優質技術服務公司鏈接青島產業資源的效率最為重要。政府擁有最大的產業應用場景資源池,向優質服務機構開放更多的應用場景,將大大提高對接效率。
加強對接的精準性。根據服務機構優勢,通過多種方式讓這些機構快速了解青島產業情況,進而針對性精準對接到青島相關領域和行業。政府能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優質機構真正實現有效對接,從0到1,當服務機構建立示范服務企業案例后,政府也可以提供宣傳推廣等加速服務,實現從1到n的市場化運作。
導入青島飛地創新中中心的托管運營模式。深圳成熟創新載體熟悉空間運營體系搭建,生態資源整合落地,擁有豐富的運營管理服務能力和創新生態資源,同時擁有國家級、省市級眾創空間許可從業資質,可以協助青島有關部門的項目引進、空間日常管理、日常活動舉辦、物業管理、創新創業資源導入等工作。
基于對深圳重視人才、創新、效率等鮮明特征的經歷和理解,對于加強自身開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仍需在實際工作中,持續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和進行有效實踐,不斷沉淀成功經驗,直至形成自己擅長且更加成熟高效的工作作風,真正做到體悟實訓工作在青島繼續開始,為青島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真正實現實訓成果在青島的繼續實踐。
作者系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技術服務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