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彬

赴深圳體悟實訓的100天,我們150名隊員接過上幾批體悟實訓的“接力棒”,腳踏實地躬身體悟深圳發展生態、勤學勵行努力增長建設青島本領,用“實”字持續擦亮“青島體悟實訓干部”品牌。
創新創造奇跡
市委要求實訓隊員帶著求學的心態,深刻體悟深圳發展生態和背后內在邏輯,悟透“經脈”,找準“穴位”,真正把體悟實訓,變成取經之旅,開闊眼界、轉變思維、提升能力之旅。我實訓單位正威集團,是全球排名第91位的深圳當地頭部民營企業,實訓期間,恰逢集團總部組織為期2天半的新入職員工培訓。我有幸參加,得以從企業文化理念、集團發展規劃、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報銷制度等方面系統認識企業、盡快進入角色。精彩熱烈的培訓課程體驗下來,正威集團深邃強大的企業文化深深的觸動著我。它從每一位正威人的一言一行中體現了出來,它凝聚著每一位正威人手挽手、心連心、知行合一、成就夢想。正威文化十步、正威文化十大法寶……這些從千錘百煉的在商海搏擊中孕育而生的正威創新精神、正威創新之魂,根植于每一名正威人的內心,引領著企業27年來深耕主業,持續創新,跑出了中國速度,深圳精神,跑進了世界500強,300強,100強。像正威集團這樣永不停頓、永不止步的企業,只是深圳創新精神的一個縮影。在深圳,創新已成為一種文化、時尚和生態,這讓我對創新的看法發生很大轉變。我們往往把創新當做更進一步的工具或措施,但在全球化競爭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創新不僅是“打法”,更是“活法”,不創新就沒有活力,不創新就沒有活局。“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搞活一座城,青島需要的就是那些敢于走出舒適區、勇于走進無人區、善于做新鮮事的企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內生活力、創造發展奇跡。
速度搶占先機
在深圳,最常見到的就是步履匆匆的年輕人,晚上10點后寫字樓依然燈火通明。這是一座快節奏的城市,一切都在加速進行。現在外界評價深圳,習慣說深圳正在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但我們親歷的深圳,速度并沒有降下來,依然在快車道上大步前進。中小企業的指數級增長,在深圳成為普遍現象。比如我們調研的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服務機器人高科技企業,年度銷售額從5000萬元到3億、15億、50億,四年時間翻了100倍。深圳企業快倒逼政府快,政府快又促進企業快。我們調研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時,感覺規模小、人不多,與深圳的“高大上”不相稱。原來深圳市政府通過大力推行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超過200個事項實現“秒批”和零跑腿。深圳很多經濟指標,只考增速、不考總量。與深圳政府官員和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帶給我們最大震撼的,是他們對減速的集體性焦慮。我領悟到,失速意味著掉隊,快才能形成先發優勢。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有時拼命奔跑發現仍然留在原地,那是因為競爭者們都在加速。對一個企業如此,對一個城市也是如此。一個城市的發展夢想,要么在快速崛起中實現,要么在等待觀望中沉淪。青島要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需要的不是行業的跟跑者,也不是并跑者,而是引領風口的領跑者。唯有與快者共舞,奮力追趕,才能跑出超越加速度。
精深成就卓越
實訓期間,我們走進深圳市中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學習企業搶抓科創板推出和注冊制實施的歷史機遇,深度布局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實體經濟的發展貢獻資本力量的企業擔當。交流過程中,最大的體會是,創投風投活躍程度反映了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深圳是全國創投機構最多、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創投機構數量占全國總量的1/3左右,國內創投機構前20強更是半數在深圳。活躍的創投風投市場,形成了強大的資本供給,不僅成就了創業企業,也成就了深圳的產業轉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18家,截至2019年11月,深圳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4573家,管理基金數量超過1.4萬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8萬億,而青島分別是254家、633家、1543億元。2000年前后,青島、深圳都是國內最早探索創業投資發展的城市之一,開始培育本土創投機構,為什么20年后深圳創投風投發展如此強勁。一是向國際慣例看齊。深圳毗鄰香港。香港資本市場發達、創業投資發展規范,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天堂。這使得深圳在最初發展創業投資之時就有一個天然的“好師父”,深圳發展創投風投從一開始就向國際慣例靠攏,就嚴格按規范化、專業化來運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是深圳創投風投之所以能全國領先的重要原因。二是政府精準引導。早在2017年,深圳就出臺了33條金融扶持意見,從資金、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構筑政策體系,支持創業投資發展。更是于當年設立了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按照“高起點、國際化、專業化”的原則,遴選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天使投資機構、創投機構,從源頭上孵化和培育創新企業和新興產業。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營造創投風投生態圈,深圳精心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三是資本產業高度融合。在深圳,正是資本、科技、產業不斷地深度融合,才激發了創投風投面向市場全方位的發展活力。鵬城、深圳灣等實驗室的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來全球一流的項目和人才落戶。深圳既有中信資本、中核投資等央企創投風投機構,又有平安、順豐等上市公司平臺,更有“華為系”“騰訊系”等大批實業投資人,創投風投與實體產業無縫對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同時,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等,為投資機構退出提供重要支撐,實現了創投風投閉環發展。對標深圳,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過精準的制度創新、精細的流程再造,大幅提高效率,大力優化服務,充分釋放體制活力,才能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合伙人”加入城市發展“大合唱”,成就城市發展。
合作實現共贏
平臺思維,是深圳保持領先活力的密碼。在深圳,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平臺,體悟平臺思維的蓬勃力量。訪商協會,發現他們善用平臺“聚力”,如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不享受政府任何補貼、完全市場化運作,物博會在展會規模上已連續6年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進政府,發現他們會用平臺“賦能”,深圳市國資搭建了專業化的資本運作平臺,既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又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其中深投控直接控股參股10余家上市公司,今年已經躋身世界500強。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優質的城市發展合伙人,各地都在爭搶。“學深圳趕深圳”,是一場關乎青島未來發展的持久戰。100天的“深圳時間”,增強了我們比學趕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深圳只是大學堂,青島才是“主戰場”。我將充分釋放在深圳汲取的能量,回到青島后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市南區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區財源建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