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我是一名基層招商干部,這100多天的體悟實訓經歷,對我思想意識的密集碰撞、思維方式的巨大沖擊、工作激情的強烈刺激前所未有,收獲很多。不論是青深學堂、學員大講堂的知識灌輸,“三述”的頭腦風暴還是實訓單位、調研項目的見識拓展,都讓我對深圳認識的更清晰,對自己以往工作的格局、態度、方法有了更多反思。
從承制新疆60周年國禮“石榴瓶”中,學到了機遇面前速度和膽量是制勝的關鍵
體悟實訓第9天,我和部分隊員一起到國瓷永豐源調研。在博覽館一個造型獨特的花瓶前,青島老鄉、集團副總裁郭京洲介紹,“象征民族大團結的石榴瓶,是永豐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生產的國禮,以它為造型的彩車在國慶70周年慶典上亮過相。”他說,“競標的過程中有個故事,石榴瓶是由中央美院設計,我們和景德鎮、淄博等許多同行共同競標承制,當時很多專家認為瓶肚太大、脖子太長,不可能制造出來,甚至譏諷美院不懂陶瓷。我們拿到圖紙后第一時間回實驗室實踐,實踐中創造的保肚子、挺脖子、翻帽子三大新工藝把困難全部攻破,一個月上交成品,那時其他同行還在論證應該如何修改設計方案。”窺一斑而見全貌,西藏50周年大慶、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廈門金磚國家會議、博鰲亞洲論壇、上合青島峰會、武漢軍運會、上海進博會等“國家任務”,永豐源從未缺席,“萬無一失、一失萬無”,一次次完美完成國家任務把“永豐源”與“國瓷”畫上了等號,也把深圳速度、深圳質量和深圳膽量載入史冊。
人們常說,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準備并不是能夠把握機遇的首要條件,機遇稍縱即逝,最關鍵的是沖出去、扛起來的速度和膽量。無獨有偶,深圳企業面臨機遇時的快速反應和大膽去闖的事例還有很多。我的實訓單位深圳前海泰屹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創業型企業,公司老總是個山東籍的草根創業者,2020年底,國務院發布一則《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他當天就迅速判斷市場走向、快速調整發展規劃,兩大主營板塊智慧環保和智慧水務人員配比從5:5調整為2:8,快速占領國內主要城市水務系統數字化轉型升級市場。在深圳,有許多像國瓷、泰屹一樣的企業,憑著敢為人先、寬容失敗,把眾多不可能變成可能,推動企業實現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轉變,帶動深圳走上內生動力強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么突破,要么淘汰。企業如此,城市亦是如此。中央賦予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重任,要高質量完成這些任務,必須像永豐源、泰屹一樣,首先勇敢沖出去,練就一身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膽量,闖關奪隘,勇攀高峰。只有敢于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只有練就敢闖敢試的膽量,才能走上別人沒走過的路。
從56歲青島老鄉一直保持20多歲沖勁中,學到了干事創業需要永葆激情
郭京洲,永豐源集團副總裁,1965年出生于平度市田莊鎮塔爾埠村,上世紀80年代初,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考入原山東輕工業學院學習,是他們村歷史上第一個本科生。1987年畢業后,進入山東省硅酸鹽研究設計院從事陶瓷材料科研工作。2000年,已經是高級工程師的郭京洲獲得了遠赴德國進修的好機會,在法蘭克福賽德克陶瓷裝飾材料實驗室,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和工作。回國后,深圳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向國際品牌叫板,爭創世界第一”的信念,深深打動了當時已經40歲的郭京洲,要知道,深圳是一座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城市。但是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理想:讓世界為中國陶瓷的文化魅力所折服。他年輕的血液被點燃,覺得自己渾身都充滿了激情和干勁,他決定要到深圳打造中國陶瓷新的輝煌,這一干就是16年,率領團隊成功攬下了一項又一項主場外交中的“國宴瓷”任務和民族團結慶典用瓷的“國家任務”,被業內稱為新時代的“督陶官”。
今年3月30日,我們又一次去永豐源調研,郭京洲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提前一天從北京飛回深圳,為了讓我們有不一樣的體驗,候機過程中,郭總重新做了一套PPT。座談交流時,他一口標準普通話里突然跳出的平度方言,讓他的介紹更加熱情洋溢、激情澎湃,他說只要自己能夠干的動就永遠是20歲,事實上,很多年輕人的思想意識和工作節奏都不上他的步伐。
郭京洲的干事創業激情不僅體現在國瓷的推廣上,還體現在濃濃的家鄉情懷上。郭京洲作為深圳青島商會的副會長,主動牽線搭橋,根據各區市部分鎮街對標學習的需要,他幫助對接深圳相關街道作為學趕對象,學習借鑒城市治理、基層黨建、招商引資等方面的經驗。為使家鄉的干部和企業家提升學習成效,郭京洲義務舉辦多場經驗分享會,用切身體會和鮮活的案例,剖析和講解“深圳速度”“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深圳精神”以及文化產業發展、工匠精神等內容。
“學深圳、趕深圳”,首先要“學深圳人、趕深圳人”,特別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選派干部到深圳體悟實訓,是青島“學深圳、趕深圳”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去年,市委要求在全市干部隊伍中開展“燃燒激情、建功青島”主題實踐活動,比激情、比擔當、比實干,大力創意、創新、創造,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提升專業精神、提升探索勇氣,以“三比三創三提升”激勵廣大干部永葆激情、勇擔使命。在改革開放最前沿體悟實訓過的我們,必將挺身而出、融入大局、勇擔重任,沖在15個攻勢、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等重點任務一線,為實現“讓青島更美好”貢獻力量。
從傳統工藝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學到了創新是快速發展的密碼
永豐源的品牌來源于董事長劉權輝家族六代傳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豐源的快速發展卻離不開創新與科技的賦能。國宴瓷器型多而層次分明,方寸間處處彰顯大國風范、中華禮儀和中國自信,作為收藏有一定市場,但是動輒八九萬的定價一般家庭肯定望塵莫及。為開辟“后國宴”市場,永豐源創新性提出了“參加一次峰會、留下一座豐碑、激活一片市場”的理念,經過多次國家任務考驗后,永豐源對于“后國宴”市場的開發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打法:讓國宴走進家宴,讓外交走進社交,讓國禮成為私禮。借“國宴”熱度,同步推出系列單品、酒具套裝、茶咖具套裝、中式餐具、中式茶具等,靈活的搭配,讓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享受到國瓷的尊貴,永豐源得以迅速拓展市場。上合青島峰會后,總書記要求“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后峰會時代,我們在挖掘和利用峰會優勢方面尚顯不足。
永豐源的創新還表現在渠道拓展的不拘一格,緊跟時代風口、踏足直播渠道,實現和市場終端快速交互,獲得2020年雙11總裁直播電商業績行業第一;和海爾卡薩帝洗碗機品牌疊加及渠道融合,提出“呵護國瓷之美”;與文旅融合傳播國瓷文化;與茶葉、絲綢融合,組成“絲綢之路聯盟”;與茅臺、五糧液、國窖融合,打造高端國酒新形象。在技術創新方面,永豐源把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改變了傳統陶瓷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模式,開創了陶瓷業界的“綠色制造”和“綠色產品”,讓中國的陶瓷產品在外觀精美典雅的同時,做到了無鉛無鎘無毒,解決了美麗背后的隱患。在深圳的這段時間,我們普遍感受到深圳人思維活、招數多、善變通,可以說為了成功他們真是千方百計,千思萬慮,傾盡腦汁,這就是創新、敢闖敢試。
一百余天的體悟實訓,讓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工作方法等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變革,我將帶著這份收獲,繼續探索前行,在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征程中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作者系青島新河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基地管委會招商投資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