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哲

時光轉瞬即逝,100多天的深圳體悟實訓已接近尾聲,心中確實感悟良多,梳理時又覺得林林總總,找不到頭緒。來深圳之前,總覺得深圳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外乎經濟特區的獨特地位、優越的區位條件、寬松的政策環境、先行先試的容錯機制,可是恰恰沒有關注深圳發展密碼最關鍵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人。
從宏觀層面去分析人對深圳發展的意義有很多很多切入點,比如說深圳的人才政策、人口現狀、年齡結構等等,我想以一個小故事為切口,從細微處看深圳政府公務人員的法治意識和實踐能力,窺一斑而見全豹,從而對深圳法治政府建設能有一個感性的、直接的認識,也讓我們感受一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服務意識對政府服務水平提高的重要意義。
2021年3月2日,深圳市依法治市辦公室的1名業務處長給青島第五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員進行授課,題目是《深圳法治政府建設的實踐和挑戰》,整個授課非常精彩,把深圳市法治建設的歷程、成果,特別是存在的困難和未來努力的方向通過翔實的數據、經典的案例呈現給了全體隊員。
作為一個學法律出身的政府公務人員,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講課中一個案例,簡要情況是這樣的:深圳市司法局通過工作實踐,為方便企業、群眾更好地理解政府發布的各類文件,進而避免在后續適用、糾紛解決過程中再對文件類型進行定性確認,以正文文件形式請求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建議在市委市政府發布文件時直接在文件編號上注明文件屬性,讓企業、群眾一眼就能知道這個文件是什么,具備什么樣的法律效力。
深圳市政府辦公廳非常重視,因為這是個新事物,全國都沒有過這種實踐,在咨詢國務院辦公廳后答復不行,建議市司法局進一步論證其合法性和可行性。到這里,我們通常會覺得市司法局已經很盡責了吧?不是深圳市政府不想創新啊,是國務院的規定就是如此呀。但故事還在繼續,深圳市依法治市辦在深入論證、調研的基礎上,以專題調研報告的形式向深圳市委上報了工作建議,市委書記很快做了批示,要求相關部門研究推進。最終,深圳市司法局的這個工作建議得到認可,并全面進行實踐,深圳市的文件文號從此比全國其它地方多了一個內容,就是表明文件法律效力的一個字,讓企業、群眾能夠最直觀的看明白。
故事講完了,這個事大嗎?可以說不大,顯性的結果是深圳市的文件文號跟別的地方不一樣了,直接注明了文件法律效力,讓后續關于該文件的復議、訴訟過程中不用再去認證文件的法律效力了。這個事小嗎?我覺得不小,這是深圳法治精神的完美體現,也是深圳公務人員為人民服務意識的完美體現,只有具備了嚴謹的法治觀念和服務型政府的理念,這個小事才會落到實踐中去,讓企業、群眾看到法治政府應該有的樣子。
故事講完了,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深圳市實現了這個創新,最關鍵的力量是什么?我覺得是人,從這一個小案例,也徹底顛覆了我對深圳發展成就的認知,根本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專業、敬業、愛民、親政的公務人員群體,才能創造和提升深圳精神,讓全球的企業、人才向深圳聚集,讓深圳精準地把握住了幾次轉型升級的時機,從而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通道。
即將回到青島,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唯有不忘初心,時刻把企業,把群眾當親人,以法治的觀念、專業的精神、服務的意識、忘我的工作來為青島的發展做貢獻,才不負赴深圳體悟實訓的初心和使命,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作者系市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主任